CDMA的平滑演進特性,為處于同一3G競爭市場的后發運營商創造了機會。日本KDDI如此,中國電信的未來市場表現更加令人期待。與在全球率先商用WCDMA的NTT DoCoMo相比,從2002年4月開始經營3G的KDDI并不占據時間優勢。為此,KDDI另辟蹊徑,選擇相對成熟的CDMA技術走差異化競爭路線。憑借CDMA良好的后向兼容、平滑演進特性,KDDI在較短時間內就以較低成本實現了網絡部署和升級,并迅速贏得了用戶的青睞。KDDI在推出CDMA2000 1X業務22個月之后,3G用戶數就已高達1230多萬,早其一步發展3G的NTT DoCoMo當時的用戶數只有240萬。正是由于選擇了CDMA,KDDI與優勢同行而實現了華麗的大翻身。
中國電信的CDMA平滑演進之路,同樣將成就其贏得用戶的“法寶”。從CDMA演進到3G,技術上只需要進行軟件升級就可實現。而且,數年前中國聯通在CDMA2000 1X網絡二期招標中,就已經對向EV-DO演進提出了要求,現有設備可以平滑演進。從投資角度來看,CDMA演進到3G所需要的投資僅僅是從GSM升級到WCDMA的三分之一。進一步從用戶的平滑過渡來看,據北京電信表示,原有CDMA用戶一不用改號,二不用換卡,三不用登記,不需要去營業廳辦理,只要買部CDMA2000制式的手機即可輕松享用3G業務。因此,無論在技術、成本方面還是在用戶轉移方面,CDMA都向運營商提供了一條極富有優勢和競爭力的平滑演進之路,這使得中國電信的3G未來尤為令人期待。
CDMA陣營摒棄UMB而選擇LTE,是更為明智的選擇。首先,從3G到3.9G的演進,對于任何一種3G制式而言,都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變革。無論是從WCDMA、TD-SCDMA到LTE,還是從CDMA到UMB,從移動WiMAX到802.16m,均是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各種3.9G技術均選擇了“顛覆性”的OFDM技術作為關鍵性技術。其次,LTE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性的主流選擇,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CDMA陣營選擇融入發展的主流,更能夠規避風險。最后,業界專家普遍認為,任何一種3G技術演進至LTE,難易程度和投資均基本類似?;谏鲜鲈?,從CDMA演進至LTE,對于CDMA運營商乃至整個產業而言,都是一種應對現實狀況的最佳選擇。目前,CDMA發展聯盟(CDG)已經正式放棄由3GPP2主導的UMB而轉向LTE。
全球范圍內的諸多CDMA運營商均已明確選擇了LTE。Verizon Wireless作為CDMA陣營的風向標,已經在2007年宣布摒棄從CDMA走向UMB的演進路線,而明確表示支持LTE。近日,Verizon Wireless又完成了對Alltel的收購,成為美國第一大移動運營商,并表示將在今年部署LTE。此外,韓國SKT、日本KDDI等亞洲運營商也選擇了LTE。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信作為新3G運營商,也將會等待LTE的發展。中國電信董事長兼CEO王曉初在收購中國聯通CDMA業務發布會上表示,未來將在中心城市將CDMA網絡升級至EV-DO Rev.A,而長期則會等待LTE的發展。
作為產業鏈的重要環節,CDMA設備制造商也紛紛投入了以LTE為演進方向的研發大軍之中。作為CDMA的創始者和最老牌的CDMA設備制造商,上海貝爾已經加入LTE之列;曾經一度力挺UMB的芯片商,高通公司也正式宣布停止研發UMB而專注于LTE。設備制造商的紛紛投入,令CDMA向LTE的演進增添了許多動力,平滑演進方案也開始呈現。例如,北電制定了CDMA基站向LTE基站的平滑演進方案,降低了在CDMA基站中引入LTE的集成復雜度和網絡部署成本。摩托羅拉也成功實現了從CDMA EV-DO Rev.A到LTE的分組交換網絡切換。
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共同推動下,從CDMA向LTE的演進不斷取得了新的進展。在標準層面,為支持EV-DO向LTE的演進,3GPP/3GPP2兩大標準組織都制定了相應系列規范,2008年年底已基本完成,計劃2009年3月全部發布。在演進策略上,從EV-DO向LTE/SAE演進將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核心網向3GPP的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進,此時EV-DO的接入網也會受到影響,需要配合升級,3GPP2目前正在進行相關的eHRPD(增強型EV-DO)標準化工作;在核心網向3GPPEPC演進前或過程中,EV-DO接入網在目前被廣泛采用的A版本基礎上很可能會向Rev.B(多載波)和Rev.C(EV-DO增強)版本升級,以進一步提高EV-DO系統的吞吐量和峰值速率。第二階段,EV-DO和LTE接入技術共存,此時需考慮EV-DO和LTE之間的互通和系統間無縫切換問題,3GPP2和3GPP也在進行該方面的標準化工作。與此同時,運營商需要引入EV-DO/LTE多模終端。第三階段,當時機成熟時,EV-DO接入網被LTE(甚至更可能是LTE-Advanced或其他4G)接入技術完全替代,以進一步提高EV-DO系統的吞吐量和峰值速率。
從CDMA演進到LTE,擁有充分的時間窗口,從而確保了演進的平滑性,降低了演進的風險。以中國電信為例,由于LTE的產業成熟和規模商用仍需等待數年的時間。因此,中國電信可以先將網絡演進到EV-DO Rev.B之后,再決定如何以及何時向LTE/4G演進,這使其獲得了更大的主動性和靈活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