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末至12月初,全國各地的滑雪場相繼開業,周末又多了一個休閑放松的好去處。當然,去哈爾濱、北海道、瑞士或是阿拉斯加等天然冰雪圣地去探索,也是非常棒的冬季長途旅行方案。
我想你一定不會希望像我這樣,好不容易登上少女峰,擺個Pose擺個照就完了,絲毫沒有體驗到雪山、滑雪的樂趣。
不過說實在的,滑雪這項運動成本不低,如果你想玩得專業點,不僅需要購買專業的服裝和器材,還要花時間練習。但話說回來,其實如果你更享受在雪地探險、滑行、玩耍的樂趣,其實比什么都更有意義,誰在乎是不是穿得租來的滑雪服、或者是摔不摔跟頭呢!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有趣的雪地玩法,不一定僅限于滑雪哦。當然大家要量力而行,畢竟安全第一。
無人機又厲害了 堪比雪橇犬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老外的奇思妙想,比如你如果經常逛國外視頻網站,就會發現一個“無人機能干什么?”系列,做飯、收拾桌子、安燈泡,各種挑戰極限。
現在,無人機還能變成“雪橇犬”,拉著你在雪地上滑行……
?
好吧,我怎么感覺這其實是“千萬不要讓男人在家帶孩子”系列。國外一個用戶突發奇想,用無人機拉著自己5678歲的小兒子在雪地上滑行,看上去還挺有趣的。
不過這里要警告各位奶爸:該操作有風險,需謹慎,尤其是你的無人機駕駛技術不過關的話。
當然,如果你對自己有信心,并且想去滑雪時拍點更酷的照片,不妨嘗試。無人機方面,盡量選擇有腿的或是擁有螺旋槳外圈的款式,一是容易固定繩子、二是更安全一些。
幫你快速學會滑雪的小工具
如果你想真正享受在雪地馳騁的感覺,告訴你,無人機和雪橇犬都不靠譜,還是要依靠自己的滑雪技術。學滑雪太難?其實我也沒有速成的辦法,但可以借助一些小工具,比如CARV。
?
簡單來說,CARV就是一款專為滑雪愛好者設計的數據監測裝置,分為鞋墊式壓力監測器和一個電池通信模塊。
有了它,就可以在滑雪時記錄你的腳掌施力、腳部動作,再加上應用程序的分析,幫助你更好地掌握姿勢。
納尼?我滑雪時要專心注意不摔個狗啃泥,還能看手機指導?別擔心,CARV擁有實時語音指導功能,戴上個藍牙耳機就OK啦,跟著它的語音左搖右擺、注意腳掌施力程度,很快就能學會滑雪。
進階用戶也別擔心,CARV的課程非常豐富,你可以下載不同難度的課程來訓練自己的滑雪能力,即便是騰躍、翻轉也不在話下。
別怕摔 戴上安全頭盔就好了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我就是怕摔、穿成熊一樣也怕,把腦袋摔壞怎么辦?別擔心,很多人已經替你想到了,比如Giro公司開發的MIPS頭盔。
放心,它不是什么需要使用電池、或者沉重無比的夸張玩意兒,開發者其實也是一個滑雪愛好者,總結了多年經驗,再加上幾個力學工程師,開發出了一款適合所有人的滑雪頭盔,可以更有效地保護大腦。
?
MIPS頭盔使用了3D掃描技術,找到了大多數人頭部容易遭到撞擊的部分,在此設計了一個靈活可動的保護裝置,它會隨著你的運動、頭部擺動進行微調,再加上內置的泡沫減震結構,從而更好地保護頭部脆弱位置。
另外,頭盔本身也是碳纖維和堅硬的復合材料制成,重量輕、抗壓性強,戴上它滑雪絕對安全滿分。
專業滑雪大神們可以嘗試的新體驗
可能有些滑雪大神們不滿意了:有沒有更酷的、讓我們滑的更爽的小工具啊!當然有,還不止一款。
?
首先是Wingjump,說白了就是一款類似降落傘的滑雪斗篷,想體驗更加漂浮的懸空感?用它就對了。
Wingjump擁有三種版本,高級玩家們可以直接選擇擁有2.8平方米滑翔翼的最高階版本,從阿爾卑斯山上“飛”下來,一定非常刺激。當然,Wingjump還擁有初學者版本,適合小朋友們或是剛剛學會滑雪的人群,另外它非常容易收納,乘坐纜車時可以輕松折疊起來。
?
如果還感覺不夠刺激,SMX(Snow Motocros)是一種在國外非常風靡的滑雪極限運動,簡單來說就是坐上一個三輪(滑雪板)的滑雪車,做出各種極限動作,類似雪地版小輪車。
由于滑雪板變成滑雪車,難度無疑增加了不少,所以建議還是擁有豐富經驗“老司機”們嘗試。另外,在國內滑雪場好像很少能找到SMX租賃,如果你想玩可能需要搜索一下國外滑雪場的資料。
戴上太陽鏡邊滑雪邊直播
有些妹子很喜歡直播,比如吃飯要直播、逛街要直播、洗澡……當然不能直播了。不過,滑雪是可以直播的,聽上去也很有趣。但問題是:用什么直播呢?太陽鏡怎么樣?
?
ORBI Prime是一款集成四顆廣角1080P相機的太陽鏡,分別位于鏡框和鏡腿上,戴上它,你看到什么就能拍到什么,簡直完虐GoPro或是神馬隨身相機。
更酷的是,ORBI Prime可以拍攝360度全景視頻哦,也就是說可以通過VR眼鏡或是頭顯觀看;另外只要通過Wi-Fi與手機連接、使用4G數據蜂窩網絡,就可以邊滑雪邊直播了,還能起到護目鏡作用。當然,你要確保自己的流量夠用。
去雪山玩雪?雪地鞋必不可少
說實話,很多居住在南方或是北方不那么冷的城市的朋友,可能都沒有見過真正的雪上是什么樣子,也沒有那種在淹沒小腿的大雪中行走的體驗。
?
其實,近如哈爾濱周邊、遠如美國阿拉斯加或是瑞士,都可以體驗爬雪山的項目,也有不少這種以玩雪、看雪為主的短途旅行團,都可以成為非常好的冬季旅行項目。
不過,如果你真的想爬雪山,需要準備好一雙雪鞋,因為在雪地行走其實蠻難的。
有人發明了一款“Small Foot”,它不是傳統沉重的金屬雪鞋,而是通過類似充氣囊的設計,減輕腳部負重、同時又能輕松應對雪地狀況,另外也非常便攜,使用時充氣就好了。
相比傳統雪鞋,Small Foot可以讓你走得更快、更輕松,雖然腳上好像圍著個游泳圈有點滑稽,但絕對是雪地行走利器,看看這哥們走得多起勁。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玩法兒》給大家帶來的玩雪小工具,不知道是否有你感興趣的。當然,我只是拋磚引玉,大家不妨開發些自有的更酷玩法。四季其實是大自然的恩賜,當你感到工作壓力大、心煩時,不妨好好享受冬天獨有的景致和,否則就要再等一年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