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廠商爭云計算市場 軟硬結合成最大利器
據臺灣媒體報道,去年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一席“我從不隨波逐流、不做重復的東西,我不去藍海,因藍海終會走到red sea(紅海),我去云端。”讓云計算再度成為話題主流,其實臺灣的磁盤陣列廠早就是標準的云端概念股了。
磁盤陣列領導廠商普安科技亞太事業群總經理吳志成指出,臺灣IT廠商對于客戶需求掌握度高,且能提供高性能與價格比的產品,這樣的軟硬結合,就是臺灣廠商搶食龐大云端商機最大利器。
以下是臺灣媒體的專訪內容:
問:請說明何謂云端運算?
答:所謂的云端概念就是將運算功能交由遠程的計算機主機來處理,我們公司對云端運算的定義是3C及3P,包括屬于云的3C是Comptuing(運算)、Capacity(容量)及Content(內容);以及端的3P,Peer cloud(特定族群)、Private cloud(私人)、Public cloud(公眾),云端商機也就是上述3種不同的云。
舉例來說,一般民眾會接觸到的Google、Yahoo,都是屬于Public cloud,至于Private cloud主要是企業用戶,而Peer cloud是屬于專業領域,像歐洲有一個核子協會,專門在進行核子研究,就是Peer cloud的一種。
對于計算機用戶來說,數據保護是最重要的工作,對企業而言更是重要,而磁盤陣列的功能就是讓數據獲得最周全的保護,透過硬盤之間的備援功能,避免因為硬盤損壞而影響企業運作。
問:隨著云端商機出現,臺灣磁盤陣列廠的機會在哪里?
答:根據統計,一般企業在分配預算時,硬件成本約30%、軟件約40%、售后服務約30%。以往臺灣磁盤陣列廠主要市場仍集中在硬件部分,不過近年來因企業對于數據保密認知增加,很多企業都建置自己的系統,因此磁盤陣列廠已開始增加軟件設計服務,再延伸到后續服務,加上臺灣信息廠商對于客戶需求的掌握度很高,能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這樣的軟硬結合,就是臺灣廠商的機會。
不同云的使用者,需求也各不相同,例如Peer cloud及Public cloud,因為有特殊運算需求,主要的商機是以大容量儲存為主。至于Private cloud由于多為企業用戶,對于軟件及后續服務的需求也比較高。
安控、電信 需求大
問:就目前觀察,哪些產業及地區的發展機會最大?
答:從產業面來看,包括安全監控及電信今年需求都還不錯,安全監控因為畫素提高,儲存容量也要跟著增加。
另外,銀行提款機也是推升安全監控需求的主力。而電信產業在3G系統普及后,多媒體服務增加,對于儲存設備的需求量也很大。
如果以個別地區來看,歐洲及中國這兩個地區臺灣廠商比較有機會。由于美國廠商規模都很大,因此美國市場幾乎都被這些廠商給包辦了,所以我們公司美洲部門也打得很辛苦。相對來說,歐洲客戶對臺灣品牌廠商的接受度還不錯,至于中國因為多為政府標案,也比較會采用臺灣的產品。
問:磁盤陣列還是以硬盤為主要儲存裝置,SSD(固態硬盤)有機會取代硬盤嗎?
答:就個別產品效能來說,SSD的效能確實比傳統的硬盤好,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價格及容量,尤其目前很多標案動輒就是以PB計算(1PB=1,000TB=1,000,000GB),單顆硬盤最大容量可達2TB,相較之下,SSD雖然效能比較高,但是容量及價格上還無法與硬盤競爭,因此除少數客戶會依據需求采用SSD外,其他主要還是以硬盤為主.
相關閱讀:
- [電子動態] 傳稱iPad上市意味第二代云計算到來 2010-03-31
- [電子動態] 微軟云計算操作系統Windows Azure將在中國落地 2010-04-13
- [電子動態] 云計算將成為ERP未來重要研發方向 2010-04-13
- [電子動態] Gartner預測2011年十大策略性科技 2010-12-01
- [無線通信] 3PAR將其云計算支持擴展至紅帽服務器虛擬化 2010-05-27
(責任編輯:發燒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條評論,共5人參與,點擊查看相關下載
- 微軟云計算解決方案與下一代數據中心267
- 云計算入門指南163
- 云計算:系統實例與研究現狀72
- 物聯網與云計算60
- 云計算與開源51
電子技術文章排行
本類排行
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