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未來工廠、人機一體化”,這些科技感十足的名詞與“融合發展,標準互通,優勢互補”等關鍵詞多次出現在2019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智能制造及裝備產業合作專題論壇”的討論中。
2019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拉開帷幕,兩岸智能制造行業人士圍繞“深化融合發展 助推智能制造”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為打造兩岸智能制造的共同市場紛紛獻計獻策,分享智慧。
***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名譽理事長,***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卓永財說,“智能制造企業要軟硬兼施,虛實互用”,以前制造業就是埋頭生產,降低成本才是體現競爭力的門檻。但是現在乃至未來,智能制造一定要全面了解顧客的需求,講究“服務”,突出“制造+服務”的功能,才能有高附加值的回報。
在卓永財看來,智能制造企業不是只掌握核心技術就高枕無憂了,還要注重“軟實力”建設,也就是說企業的組織管理、干部員工的培訓同樣很重要。為了激發鼓勵兩岸青年學子投入智能制造領域,他非常重視培養高層次創造型人才,他的“上銀科技”還特別設立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卓永財希望用這些方法吸引到更多的青年才俊“為兩岸的智能機械工業制造傾注心力。”
作為全球品種最全的數控機床企業,***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認為,目前在人機協作、控制性能感知和材料技術、智能機器方面,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高端制造設備的技術還是被瑞士、美國等國家壟斷。***智能制造起步早,與國際接軌程度深,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程度高,但是,大陸近幾年的新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兩岸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合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他希望通過紫金山峰會這樣的切磋平臺,兩岸企業能夠優勢互補,攜手推動產業鏈、創新鏈的雙向融合,“共同打造智能制造的新天地,賺世界的錢。”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宋曉剛是裝備制造領域的專家,也是這組專題論壇大陸方面的行業召集人之一。他介紹說,作為兩岸工商界交流對話、密切對接的重要平臺,兩岸企業家峰會為促進兩岸裝備制造業的交流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自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以來,兩岸智能制造行業在鄭州、成都等地舉辦了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進一步加深了相互了解,達成了多項共識。宋曉剛說,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剛剛出臺實施的惠臺“26條措施”,與***同行共同挖掘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27瀏覽量
54582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883瀏覽量
777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碼頭岸電安全運營難題?安科瑞絕緣監測方案為綠色港口“保駕護航”

維信諾亮相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會議
鐳神智能機器人英文官網正式上線:打造全球領先的3D SLAM無人叉車及智能制造物流解決方案平臺

中星微技術出席海峽兩岸安全應急產業展
三相220V變單相220V隔離變壓器技術方案,專業隔離變壓器護航中國設備揚帆臺灣市場

藍牙語音遙控器:智能家居的智慧控制核心
兩岸同芯·AI賦能 創盈芯雙展亮相 文化與科技的精彩碰撞

軟通動力攜手華為共建平潭智能體算力底座
如何降低岸電使用成本?解決岸電使用“卡脖子”難題

臺積電停供大陸芯片 國臺辦發聲
兆易創新協辦海峽兩岸暨港澳大學生職業技能(能力)大賽順利舉辦
攜手并進 鏈筑未來 尋跡智行受邀參加2024海峽兩岸(昆山)供應鏈洽談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