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消息,據消息,此前有消息稱三星Galaxy Fold 2將采用新型顯示屏,而不是三星Galaxy Fold使用的聚酰胺塑料材料柔性折疊屏。現在這一消息得到了驗證,三星目前提交了名為Ultra Thin Glass(超薄玻璃)的商標。
報道稱,12月9日,三星在西班牙提交了三個商標申請,分別是:Samsung Ultra Thin Glass、Samsung UTG、UTG,這三個商標的核心都是超薄玻璃,其商標描述中明確表示會使用于智能手機。超薄玻璃的厚度小于100微米(μm),甚至有可能達到30微米。UTG顯示屏的優點是顯示清晰耐摩擦,其缺點也很明顯,生產難度大,而且價格昂貴。目前三星已向 Dowoo Insys 投資了 120 億韓元(約 900 萬歐元)來提升越南工廠的產能,以滿足明年 500~600 萬的折疊屏產能需求。
責任編輯:gt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615瀏覽量
183590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5瀏覽量
1822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三星Galaxy S25/S25+發布 AI賦能引領手機新潮流
三圍尺寸為70.5×146.9×7.2mm,重162克;Galaxy S25+三圍尺寸為75.8×158.4×7.3mm,重190克,是三星有史以來最纖薄的S系列機型。二者均采用大猩猩
三星計劃2025年推出四款折疊屏手機
據外媒SAMMY FANS報道,三星計劃在2025年推出四款折疊屏手機,在折疊屏領域再展宏圖。 此次新品中,三星會照例更新Flip和Fold
三星或于2025年推出首款內向三折疊手機
據外媒報道,三星計劃在2025年推出一系列創新的折疊屏手機,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其首款“三折疊”機型——Galaxy Z Tri-Fold。
三星顯示在CES 2025上展示全球最大可折疊OLED顯示屏
的可折疊OLED顯示屏。 這款顯示屏在折疊狀態下尺寸為13.1英寸,而展開后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8.1英寸,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與三星在2022年推出的17.3英寸可折疊OLED面板相比,此次展示的
三星Galaxy Z Flip/Fold系列今年升級幅度小
保守。據悉,三星今年僅為這兩款旗艦折疊屏手機規劃了較小的改動與升級,并未打算引入顯著的變化或創新改進。 這一消息無疑引發了業界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作為折疊屏手機市場的先行者,三星的
今日看點丨三星顯示計劃使用玻璃制造折疊屏手機背板;特斯拉中國:Cybertruck 暫無入華銷售計劃
1. 三星顯示計劃使用玻璃制造折疊屏手機背板 ? 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正計劃用玻璃來制造折疊
發表于 12-03 10:56
?561次閱讀
三星Galaxy Z Fold SE鉸鏈零件加倍,耐用性顯著提升
據透露,三星Galaxy Z Fold SE在鉸鏈設計上進行了顯著增強,其零件數量達到了Galaxy Z Fold6的兩倍之多。這一增加的
三星Galaxy S25據傳將繼續采用M13材料OLED面板
據預計,三星電子將在2025年初隆重推出其旗艦系列——Galaxy S25。此次,三星顯示(SDC)將采用一種新型材料組合“M13”來為其供
三星在韓國推出折疊屏手機Z Fold SE
三星電子于10月21日正式宣布,其Galaxy Z Fold系列中的最新成員——Galaxy Z Fold特別版(SE),將于10月25日在
三星Galaxy Z Fold6引領AI手機新潮流 購機享多重好禮
作為三星 Galaxy Z 系列折疊屏手機的最新力作,三星 Galaxy Z Fold6 自發布
三星中國Galaxy Z系列新品接入豆包大模型
近日,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隆重發布了新一代Galaxy Z系列產品,包括Galaxy Z Fold6與Galaxy Z Flip6兩款折疊
三星Galaxy Z Fold6搭載瑞聲科技“超輕薄”感知解決方案
近日,三星Galaxy Unpacked新品發布會于巴黎舉辦,備受期待的第六代折疊屏Galaxy Z Fold6和
三星發布新智能手機和無線耳機,引領移動科技新風尚
7月10日,三星電子在巴黎璀璨舉行Galaxy Unpacked全球新品盛宴,震撼發布了其最新的科技結晶——三星Galaxy Z Fold6
Galaxy AI體驗煥新 三星Galaxy全球新品發布會即將啟幕
用戶帶來了革新移動體驗。 就在上周,三星電子官方宣布Galaxy AI再度迎來突破創新。而更強大的AI功能即將在7月10日于巴黎舉行的三星Galaxy全球新品發布上,與第六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