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New Atlas報道,背著一個又大又重的背包會讓人很累。所以科學家們開發了一款背包,不僅號稱可以減輕佩戴者的負擔,還可以利用運動來發電。這個實驗性的背包是由清華大學的一個團隊開發的,其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的HoverGlide模型很相似。
HoverGlide背包包含一個主要的載貨包,該包由滑輪系統上的蹦極繩懸掛,并安裝在使用者背上的框架上。當使用者行走時,背包會沿著框架上下移動,但它的移動速度與使用者完全不一致。這意味著,當佩戴者行走時,背包或多或少地懸停在同一高度,因此他們不需要消耗那么多的能量來隨著身體上下移動背包。
清華背包的工作方式大致相同,其主體部分可在導軌上滑動,同時由兩根彈性繩懸掛。這種設置據稱可以減少負重的垂直擺動28.75%,從而使穿戴者的垂直力減少21.08%。
另外,不過這款背包還加入了一個三電納米發電機,它能將背包沿導軌滑動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在正常行走的情況下,它能夠做到14%的效率--這聽起來可能不多,但據說這足以為一塊電動手表、LED和一個熒光燈管供電。
商業版本的背包還可以為集成電池充電,這可能是該技術更實際的應用。科學家們表示,這樣的設置對于運動員、探險家和救援人員來說可能很有用,他們可以走到沒有電的偏遠地區。
而這其實并不是我們看到的第一個發電背包。Go Kin也是這樣做的,不過它加入了卷軸式的電纜,從穿戴者的鞋后到背包底部的發電機。當這些電纜被用戶的行走動作拉進拉出時,發電機就會旋轉起來。不過,該產品并沒有達到Kickstarter的目標。
最近,一篇關于清華背包的論文發表在《ACS Nano》雜志上。
責編AJX
-
發電機
+關注
關注
26文章
1685瀏覽量
69379 -
可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55文章
3842瀏覽量
1685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地物光譜儀如何幫助科學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AI 推動未來科學 晶泰科技共襄未來科學大獎周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華為自動駕駛科學家陳亦倫投身具身智能創業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分壓式滑動變阻器的分類和使用方法
滑動變阻器限流式分壓式接法區別
限流式滑動變阻器與分壓式滑動變阻器的區別
滑動變阻器分壓式和限流式的選擇
受人眼啟發!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改良相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