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不少科研團隊,尤其是在農業、生態、地質、遙感、林業等領域的高校與研究所,逐漸開始采購國產地物光譜儀,而且不只是出于“預算”考慮,而是性能與實際應用之間的平衡選擇。
那么,國產地物光譜儀為什么越來越多地被科研團隊選擇?原因并不復雜,但值得細講。
一、性能接近國際主流,滿足科研需求
國產地物光譜儀在核心技術上,近年來取得了質的進步:
1. 波段范圍齊全
常規科研所需的350–2500nm全波段(覆蓋可見光、近紅外、短波紅外)已成為國產儀器的標準配置,基本對標ASD FieldSpec系列。
2. 光譜分辨率與信噪比大幅提升
通過采用進口探測器和優化光路設計,國產型號現在在關鍵波段(如700–1400nm)能做到:
分辨率優于3nm;
信噪比優于1000:1;
足以應對植被紅邊、土壤反演、水體色素吸收等精細需求。
3. 數據接口與分析流程本土化
國產光譜儀在數據輸出格式、預處理軟件、配套光譜指數算法上更貼近國內科研習慣,支持常用數據格式(如txt、csv、ENVI hdr)、直接輸出NDVI、PRI等指數,上手更快,學習成本低。
二、野外作業更“實用”:體積、配件、便攜性優勢明顯
科研團隊最常見的應用場景,是“背著儀器進地頭、下河灘、進林子”:
國產光譜儀在便攜性上普遍做到:
主機小型化,重量控制在2kg以內,適合野外背包攜行;
一體化整合了光纖、積分球、參考面、GPS等,不需要額外配置太多設備;
多數提供背包、電池、電動云臺、三腳架一站式解決方案,適合長時間野外巡測與重復測量;
相比之下,部分進口型號雖然性能強,但設備龐大、拆裝復雜、不便攜帶,尤其在非公路地區非常吃力。
三、售后響應及時、適配本地科研需求
科研設備不同于一般工業產品,調試、標定、故障判斷、采集指導都非常依賴廠商支持。
國產品牌的售后優勢明顯:
技術工程師可現場指導操作、標定、維護;
可根據具體科研項目進行定制化功能調整(如定制濾光片、植被指數模塊);
設備更新周期快,新型號適應高校項目周期與基金申報節點;
出現問題能當天響應、一周內解決,比國際品牌動輒兩三周的零件調配要高效得多;
四、價格更親民,科研經費利用效率更高
這是很多人關注的現實問題:
一套進口全波段地物光譜儀(含配套系統),報價往往在80–120萬元人民幣;
國產同規格型號,價格通常為30–60萬元,甚至更低;
對于資金有限、項目階段性強的課題組來說,這是節省預算但不犧牲數據質量的理想方案;
更重要的是——在經費使用合規方面,國產設備采購流程更順暢,部分型號已進入高校集采目錄或國產替代推薦目錄,更便于立項報銷。
五、逐漸被國內SCI研究引用,形成良性生態
隨著越來越多國產地物光譜儀參與科研工作,其數據質量逐步獲得認可:
已有大量使用國產設備的數據發表在《Remote Sensing》《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Sensors》等SCI期刊中;
有些廠家開始和高校合作開發專屬光譜算法庫(如土壤參數反演模型、作物營養指數庫);
一批國產品牌逐漸形成“科研朋友圈”,設備間結果具有可比性,有助于多團隊聯合研究;
從“能不能用”到“被引用用得好”,是國產設備科研價值的根本體現。
總結一句話:
國產地物光譜儀的崛起,不僅僅是“便宜的替代”,更是在性能、服務、適配性上逐步對標甚至超越國際品牌,是科研工具國產化的縮影之一。
在追求“可重復、可溯源、高質量”的科研趨勢下,國產光譜儀通過技術突破與本地化優勢,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科研團隊的首選。
歡迎關注萊森光學,了解更多光譜知識。
萊森光學(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光機電一體化集成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公司,我們專注于光譜傳感和光電應用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審核編輯 黃宇
-
地物光譜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97瀏覽量
34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地物光譜儀助力海洋與水體生態研究

地物光譜儀在多維生態系統監測中的應用

科研項目預算有限?國產地物光譜儀成為性價比新選項

國產地物光譜儀在“高光譜-機器學習”模型構建中的表現

便攜式地物光譜儀在農業中的應用

如何通過地物光譜儀提升生態研究的精度?

地物高光譜儀的發展趨勢如何?
地物光譜儀在森林樹冠研究中的具體應用

地物光譜儀在植物冠層測定中的應用

地物光譜儀如何助力森林樹冠研究?
地物光譜儀:原理、應用與技術特點
地物光譜儀是測什么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