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大眾集團亞洲未來中心在北京落成。作為大眾數字化轉型戰略的重要布局,該中心承擔著“洞察未來移動出行需求、打造前瞻解決方案”的職能。而就在剛剛開幕的北京國際車展上,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博士宣布,在中國,到2022年,大眾與合資企業伙伴將在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數字化和全新移動出行服務領域直接投資約150億歐元。
大手筆是不是?放在過去,你可能很難想象一家傳統車企會把錢砸在這些未成規模的技術生態上。但正如麥肯錫2016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所描述的,在汽車工業逐漸被電動化、智能化等趨勢影響時,任何踟躕或者不作為的方式都可能導致被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后面。所以對大眾集團而言,燃油車技術的創新已經不足以使其保持領先地位,大力推進數字化、電動化以及智能出行的產業布局,才是贏得未來的新姿勢。
大眾汽車集團首席數字官Johann Jungwirth
小編有幸與大眾汽車集團首席數字官Johann Jungwirth先生在車展期間聊了聊,就大眾集團目前在數字化領域的進展、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未來出行等相關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打造能服務不同群體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
在回答媒體提問前,Johann Jungwirth首先闡述了自己對“未來”的一些看法。他認為好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應該是讓全世界范圍內的不同人群(老人、兒童、病人、盲人等)都能享受得到的,而實現這樣愿景的關鍵,大眾集團主要將精力集中在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的研發上。比如去年日內瓦車展前夜,大眾推出了一款SEDRIC概念車,未來它可以根據用途的不同進行定制化設計,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
大眾SEDRIC自動駕駛純電動概念車
他也談到了剛落成的亞洲未來中心。目前,亞洲未來中心共有三支團隊,分別專注于汽車設計、用戶體驗設計以及未來移動出行理念。三個團隊互相合作,積極主動地去了解中國客戶的各種習慣,從而確保能夠設計出適合中國市場和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而除了亞洲未來中心, 大眾中國還成立了智能出行服務公司(Mobility Asia),主要圍繞移動出行解決方案和移動出行服務開展工作。其中分別與出門問問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同時大眾與首汽集團在分時租賃領域亦有深入合作,未來還希望與滴滴出行探討網約車服務的發展,把SEDRIC納入到滴滴出行的出行網絡布局中來。
不過Jungwirth也指出,要讓基于SEDRIC打造的出行解決方案在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成為現實,從整個業務價值鏈的角度考慮,需要在一下五個層面上最好工作:
1. 逐步完善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大眾與奧迪在進行相關技術的合作研發,同時也引入了硅谷初創公司Aurora的技術和理念。同時在評估與一些中國企業的合作,包括百度等,積極尋求新的合作伙伴;
2. 希望將SEDRIC按照品牌的思維去運營,所以再為設計、研發、生產制造以及最后的量產環節做準備;
3. 關于車隊的運營和管理,會充分利用和首汽集團之間的合作;
4. 通過和滴滴等出行平臺合作來推出包括網約車、共享租車等移動出行業務;
5. 內容層面,聯合BAT研究如何提供滿足需求的內容,如廣告精準投放等。
數字化轉型成果正逐步導入現有量產車型
既然現在大家都在談論數字化,但傳統車企的數字化轉型到底能為消費者帶來哪些實際的好處?針對這個問題,Jungwirth表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智能移動出行服務;
2.?建立數字化客戶關系?;谝粋€數字化ID 身份和整套生態系統,消費者能夠在不同場景都有完整體驗,例如從家中的智能設備、智能手機到整個汽車生態系統,都能夠有完整的數字化體驗。而不管是大眾品牌、保時捷還是奧迪。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加入更多內容,例如程序化廣告、市場營銷、客戶關系管理,以及一些獎勵忠誠度計劃等;
3.?數字化產品。這其中包含了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基于場景和內容的各種服務。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幫助車企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并為其提供多種個性化體驗和服務;
4.?數字化企業。集團內部流程可以借助深度學習算法、人工智能、自動化等技術進一步優化,使員工擁有更好的工作體驗,這樣數字化同時也會成為企業自身的特質和標簽。
而至于大眾汽車在現有量產車型上已經導入了哪些數字化的成果,Jungwirth介紹稱,“第一步目標是希望能夠做到互聯。目前部分車型是采用了內置式的互聯系統,其他的可能需要借助OBD設備來實現這一訴求”。他指出,一旦互聯目標實現,第二步是希望通過互聯讓消費者擁有更好的數字化體驗。
在比較過不同的產品解決方案、進行了多項用戶測試之后,大眾想要提供的是一個數字化的智能伴侶,幫助改善消費者的用車生活。比如及時提供胎壓異常信息、提醒用戶對車輛維修保養或者是發送停車后沒關車窗的信息等。而這套系統最大的特點在于可升級定制化的功能,在充分了解基于場景的用戶信息后為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和內容。
Jungwirth還提到,因為自己在蘋果公司之前就職的原因,所以對蘋果產品的簡潔性十分推崇。所以他希望未來大眾品牌車型在數字化產品的設計研發上同樣能夠遵循這一原則,即在幫助客戶解決復雜難題的同時,操作和使用上要簡單易行。
要從產品底層解決網絡安全問題
在車聯網剛開始在市場綻放端倪時,可能就有產學界在擔心汽車的網絡安全問題。而之前兩位白帽黑客“入侵”Jeep大切,克萊斯勒官方不得不召回涉事車型花費不菲的事件更是讓消費者意識到數字網聯化除了能讓用車生活更智能之外,同時也帶來了如此高的安全風險。針對這一問題,Jungwirth表態稱,“大眾也在密切關注汽車網絡安全的相關議題”。
他認為能否解決網絡安全隱患對車企的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其中有兩個關鍵因素是Jungwirth在反復強調的:
1.?數字金融(Digital Finance)。這其中涉及到用戶數據的使用,如果沒有得到客戶的同意,企業不應該擅自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
2.?底層設計要筑起堅固的堡壘。大眾倡導的是從設計開始就要做到安全性,除了防火墻之外,還會用到其他安全解決方案,比如加密、借助Hypervisor進行物理隔離以及多冗余系統的搭建等。這樣從設計層面開始就做到系統安全性足夠高,大幅降低被黑客入侵的風險。
而即便是發生意外,物理阻隔和分層也能夠保證核心系統(轉向、制動等)能夠保持正常工作,不會對用戶人身和財產造成傷害。同時借助OTA系統也可以做到對漏洞實時修補,像給手機系統打補丁一樣方便。
早在2016年,大眾集團已經率先宣布了“從制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的轉型”的戰略,而此舉堪稱大眾集團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變革。而在近兩年的時間里,或許大家已經看到了大眾產品陣列中數字化轉型的成果,無論是概念車、移動APP、對初創公司的投資并購等都證明了這家狼堡選手在有條不紊的推進未來智能移動出行業務的發展。
不過從傳統機械技術過渡到數字技術,很多時候還有賴于公共基礎設施以及相關政策的扶持,而且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單打獨斗的時代了,可能挑選什么樣的合作伙伴對一家汽車制造商而言同樣十分關鍵。不管如何,十分期待未來看到更多大眾數字化戰略的成果落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