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A/D 的要求主要是采樣速率和位數。現有的A/D還不能同時滿足速率與采樣位數的要求。解決方法 :一方面考慮用多個高速的采樣保持電路和ADC ,然后通過并串轉換將量化速度降低 ,以提高采樣分辨率 ;另外也可考慮研究適合于低分辨率、高采樣率的A/D 編碼調制方案。
4)高速并行DSP
數字下變頻 (DDC)是A/D 變換后首先要完成的處理工作 ,包括數字下變頻、濾波和二次采樣 ,是系統數字處理運算量最大的部分 ,也是最難完成的部分。為了較好地進行濾波等處理 ,需要每采樣點100次操作 ,對于一個系統帶寬為10MHz的系統 ,采樣頻率要大于25MHz ,這就需要2500 MIPS的運算能力 ,這是現有的任何單個DSP無法完成的 ,故必須采用高速并行DSP組成的多處理器模塊(MCM )或專用集成電路。數字下變頻后的高速信號處理部分主要完成基帶處理、比特流處理和信源編碼等工作。
5)信令處理
軟件無線電用于實現多模互聯時 ,需實現通用信令處理 ,因此有必要把現有的各種無線信令按軟件無線電的要求劃分成幾個標準的層次 ,開發出標準的信令模塊 ,研究通用信令框架。
4.軟件無線電的特點及其應用
軟件無線電最突出的特點是 :
(1)軟件無線電具有完全可編程特性 ,包括可編程的無線波段、信道接入方式、信道調制、數據速率等 ,通過軟件提供信令、控制和操作、管理和維護功能。
(2)A/D和D/A盡可能地向RF靠近 ,即盡可能早地將接收到的射頻模擬信號數字化 ,盡可能晚地將發送的數字信號變換為射頻模擬信號 ,以便充分利用DSP器件的速度和軟件資源 ,盡量通過軟件編程完成從信源基帶直至射頻的波形變換和相關處理。軟件無線電臺遵循開放平臺的設計思想 ,采用模塊化結構 ,方便硬件模塊更換和軟件升級。物理、電氣接口的技術指標符合高性能的VME總線標準 ,滿足一般協議如信令格式 ,線路自動建立及相關算法等要求。新業務的增加僅需在電臺中加載新的軟件模塊即可實現 ,從而降低了通信設備的成本 ,改善了性能。因此這樣的一個體系結構具有非常大的通用性 ,可用來實現多頻段、多用戶、多體制的通用無線通信系統。
由于軟件無線電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其應用具有以下特征 :業務多樣化 ;優越的低截獲概率、低探測概率、抗干擾性能 ;自動選擇通信模式 ,無感覺完成通信聯絡 ;可作為網關站加入全球柵格通信網。例如在移動通信或PCS中 ,它可解決傳統基站和移動終端的單一模式而造成的不能兼容問題 ,使基站和移動終端能夠滿足多種標準 ,能應付當前和將來復雜的通信模式和信令結構。
5.結束語
目前軟件無線電更多地是以一種概念和猜想的形式出現的 ,具體的定義和體系結構尚無定論 ,然而隨著對其研究工作的深入展開 ,通信領域必將經歷類似于個人微機在80-90年代所經歷的變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