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通信分為哪兩種
有線通信:通過物理連接實現信息傳輸,例如使用雙絞線、同軸電纜或光纖進行傳輸。有線通信的優勢在于可靠性和穩定性,但缺點是需要布線,對于移動設備來說可能不太方便。
無線通信:使用無線局域網協議進行數據傳輸,如802.11b、802.11a、802.11g以及WEP安全協議等。無線通信不需要物理連接,因此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便利性。
另外,從傳輸協議的角度來看,網絡通信可以分為TCP(傳輸控制協議)和UDP(用戶數據報協議)兩種方式。TCP方式類似于撥打電話,需要建立專門的虛擬連接,然后進行可靠的數據傳輸;而UDP方式類似于發送短信,不需要建立專門的虛擬連接,傳輸并不可靠。在實際的網絡編程中,重要的數據一般使用TCP方式進行數據傳輸,而大量非核心的數據則通過UDP方式進行傳遞。
網絡通信的傳輸介質有哪些
網絡通信的傳輸介質可以分為兩大類:有線傳輸介質和無線傳輸介質。
有線傳輸介質:是指在兩個通信設備之間實現的物理連接部分,它能將信號從一方傳輸到另一方。有線傳輸介質主要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雙絞線和同軸電纜主要傳輸電信號,而光纖則傳輸光信號。其中,雙絞線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它們由兩根絞在一起的導線形成傳輸電路。同軸電纜則具有銅芯、絕緣層、屏蔽層等結構,對外界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是局域網最普遍使用的傳輸媒體。
無線傳輸介質:指我們周圍的自由空間,利用無線電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可以實現多種無線通信。無線傳輸介質主要包括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激光等,這些電磁波根據頻譜的不同被用于不同的通信場合。無線傳輸介質不需要物理連接,因此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便利性。
不同的傳輸介質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應用場景,需要根據具體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傳輸介質。
網絡通信協議通常由哪幾部分組成
網絡通信協議通常由**語義、語法和時序(定時)**三部分組成。
語義是解釋控制信息每個部分的意義。它規定了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什么樣的響應。語法是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以及數據出現的順序。時序(定時)是對事件發生順序的詳細說明(也可稱為“同步”)。它規定了如何對事件進行排序,以及事件之間應如何進行控制。這些組成部分共同協作,使得網絡通信協議能夠準確地傳輸數據,實現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此外,網絡通信協議還可以按照層次結構進行劃分,通常分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七個層次。每個層次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任務,共同協作完成網絡通信的過程。
網絡通信協議的層次結構有哪些特征
網絡通信協議的層次結構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層次化結構:網絡通信協議將復雜的通信過程劃分為多個相對獨立的層次,每個層次負責完成特定的功能和任務。這種層次化結構使得協議的設計和實現更加模塊化和可擴展。
每一層都規定有明確的任務和接口標準:每個層次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責任,如數據傳輸、錯誤檢測和糾正、路由選擇等。同時,每個層次都規定了與相鄰層次之間的接口標準,包括數據格式、控制信息、服務原語等,以確保層與層之間的通信和協同工作。
除最底層外,每一層都向上一層提供服務,又是下一層的用戶:在層次結構中,除了最底層(通常是物理層)外,每一層都向上一層提供服務,同時又是下一層的用戶。這意味著每一層都依賴于其下一層提供的服務,并向其上一層提供服務。這種服務提供者和用戶的關系使得層次結構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各層僅與相鄰層發生關系:在層次結構中,各層僅與相鄰的上下層進行交互,而不需要了解其他層次的細節。這種特性簡化了協議的設計和實現,降低了復雜性。
功能明確且相對獨立:每個層次的功能都是相對獨立的,這使得整個協議可以更加模塊化和可維護。同時,每個層次的功能都是明確的,這有助于理解和實現協議。
網絡通信協議的層次結構具有模塊化、可擴展性、靈活性等特點,有助于簡化協議的設計和實現過程,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
審核編輯:黃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