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作為VR游戲最為重要渠道之一,然而很多游戲開發者對于渠道的“套路”卻并不是很了解,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搞懂渠道“套路”的人往往更容易事半功倍。本文重點介紹Steam渠道上那些不為人知的買量“江湖”。
在此前,筆者在與前同事溝通時,聊起這幾年開發的幾款游戲在最近被steam清除下架的事,這引起了筆者的好奇,畢竟最近下架的都是某種程度上說是“垃圾”的游戲。按前同事的說法,這幾款游戲上架時間不短了,那么之前都是怎樣運營的呢?經過詳談后筆者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玩法和套路,于是整理了一番之后就有了以下這篇文章(由于有一些內容十分不符合某些規定,所以本文省略了幾部分)。 首先是他的自身體量,這個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值,5個人的小工作室,并沒有注冊公司,現在上架Steam的游戲有7款!全部都是ACG類文字游戲,賺到多少沒有詳細說,但是肯定是養活這個團隊綽綽有余,是不是看起來比較夢幻?而他們游戲的運營方式讓我覺得更夢幻。
1.刷關鍵詞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關鍵詞存在的價值,這就相當于汽車的車標,就像買車的時候要買一款捷達,那么在搜索相關報價的時候一定會先搜索大眾一樣。
而Steam為了更好的迎合中國玩家,開始支持了中文搜索,于是他們工作室便把原來那套手機端玩法徹底移到Steam,最開始只是在產品介紹列表下面增加一些常見的熱門游戲名稱,后來發現這個方法可行!因為Steam的檢索功能并不僅僅抓取游戲名稱,而介紹內的相關詞也會被搜索到。
于是Steam上前2000排名OR熱門游戲名全部都被加在介紹上,效果不錯。在初始曝光量用光之后!他們的游戲始終都能被玩家搜索到!當然現在下架了!可能游戲實在是太爛。
畢竟現在用這個玩法停留在Steam上的游戲還有“超熱門”的《王者英雄》,拉開游戲的詳細介紹,在結尾看游戲名字都能看暈,這份友情鏈接絕對可以堪比游戲界用詞的百科全書,比如:多人游戲、日式二次元、滴滴打人、傻逼游戲、歡樂斗地主贏話費。
當然Steam如果不對這種情況進行一定的限制,估計未來可能還會有一大批伴隨著搜索而出現的低劣游戲,畢竟只要復制一份《王者英雄》的友情鏈接就可以輕松做到,還省去了自己去找一萬款游戲名稱和相關詞。
2.刷銷量
?這種甚至比上一種玩法還要惡劣!關鍵詞雖然可以讓游戲無處不在!但是至少玩家還能通過游戲介紹、視頻、截圖與評價進行是否購買的選擇。那么這一種可以說是讓玩家毫無任何反駁的接受。
也就是淘寶購買的Steam慈善包!或者叫做游戲包!也就是玩家花少量的錢購買一些隨機的CDKey來激活游戲!最常見的賣家操作是買10個給好評送高價大作!首先這10款游戲絕對是玩家都不會正常情況下購買的!基本體量很少有超過百兆的游戲!其次是送的那款大作!是跟某工作室簽訂的!也就是標價68元起步的一款垃圾游戲!(插句題外話,定價在38元是小型開發室游戲最穩的價格思路,反正也沒指望走量,活動的時候打骨折就好了。)
這些商家有一部分是自己直接開發一些小游戲然后自己賣!淘寶后臺自動回復CDK就可以,還有的是合作型!也就是分成方式。
上圖是隨便找了一家排名不太靠前的店鋪,月銷量3萬份!是不是覺得自己的游戲都達不到這個標準?重點是這6萬多的評價基本好評居多!因為只有好評才可以獲得額外的那款大作。
額!本來想發一下那款大作的游戲評價,發現被Steam官方清理掉了!絕版了!但是評價類似于上圖!也是隨機到的之一!98年發行的游戲!筆者電腦WIN10,不兼容玩不了。
當然這也是刷游戲評價的一種低成本操作,管它是不是好評呢?差評多的游戲就一定沒有人購買么?請參考《真三國無雙8》的差評!總有玩家想體驗一下這款游戲有多爛。
這里想說的是!這波操作真的強悍!很多人覺得為啥別人的游戲明明那么爛就可以賣掉!自己的游戲素質不錯卻沒有銷量,可能就是因為被跨界打敗吧。
這個思路不推薦,但是絕對是活下去的辦法之一!如果過了首發曝光期之外,游戲銷量近乎為0不妨真的考慮一下某寶喜+1的套路。
當然,V社也不會對于大量申請CDK當作什么也沒發生,畢竟一款游戲從上架開始一份都沒賣掉,卻上萬的申請CDK本身就會被懷疑。具體操作手法一般都是游戲打骨折!自己買!在大量申請。
成本方面大概就是骨折的30%利潤,但是購買方式很麻煩,一般也需要工作室接單,一般一次購買的工作費用是3-5塊錢!實際對于開發者而言就是游戲售價的30%+5塊錢左右一個銷量的成本。
3.刷愿望清單
?除了游戲圈最常見的刷好評!這里不做過多的解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相對而言比較成熟的產業鏈,即使是最低級還可以做活動讓玩家自主的給好評,比如好評反現金紅包。
但是Steam上還有兩個可以說非常騷的操作!就是刷愿望清單,甚至衍生出另一種刷法。
眾所周知Steam的首頁大圖和大圖輪播推薦會把一款游戲的知名度提升到半個頂點!不管游戲怎樣至少混個臉熟,如果玩家連看都沒看到過的游戲!如何讓玩家去購買呢?
可能不少制作人都不了解Steam上有一個規則,就是同期作品上架之前,被玩家添加至愿望清單比較高的那幾款會在首頁大圖推薦!這就給了不少投機者一定的操作空間!
比如制作商非常不知名,又沒有玩家去關注游戲的展示頁面!那么正式上架后一定也會非常慘淡!這里就可以用到這波騷操作了!就是花錢找人刷愿望清單,一般而言如果不碰到相對頭部的產品,只需要幾萬的愿望單就可以上首頁大圖,當然相對而言這個市場還不是很成熟,所以刷單價格也不太穩定,但是有需求就有市場。
眾所周知的是去年Steam的注冊用戶僅僅只有5.4億,而今年早已超過10億!而注冊又沒有成本!并且一些小小的賬戶限制也僅僅是購買超過多少錢的游戲即可。
于是,又出現了一種神操作,就是代售吃雞帳號!這些帳號雖然游戲庫里僅僅只有一款游戲,但是很多的愿望清單里都是滿滿的!等于變相用這些賬戶賺了刷單的錢,又通過賣帳號回血。至于吃雞的賬戶為什么有人買?請參考吃雞每年要封掉多少外掛用戶。當然還有一部分就是給各款游戲刷好評的賬戶,帳號里一大堆小游戲,在以一個非常低廉的價格賣掉!相當于第二條!只不過全部提前給好了評價!
4.刷好評
?上面也說了,Steam上刷好評的難度是最大的!無論是申請大量的KEY還是骨折等方式都需要一定量的成本,而且Steam游戲本質上跟手游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
至于手游刷好評是因為有大量免費游戲,這些游戲如果評價不好很難被玩家搜索到甚至考慮下載,而Steam本身就是付費游戲居多!真正掏腰包購買游戲的時候,評價僅僅是非常小的考慮部分!而媒體評價才是價值更高的部分!
但既然提到這里了,順便給大家報個價!Steam的真實好評某Steam群內人給報的是80RMB一個拿KEY激活!包括游戲時常達到3小時以上,針對游戲給予的符合游戲的評價!如果不是KEY要加上游戲本身價格(這里注意,key激活的評價權重非常低,退款評價的權重更低。)
順便說一句,雇人刷好評是Steam上最不可取的方式!不是不可刷!是得不償失!加游戲交流群好評返現不是更好么?
另外,還有一種不斷修改游戲上線時間的玩法,可以霸占“即將推出”的榜單!但是游戲如果宣傳片和宣傳圖素質不高,這個臉熟基本上沒啥用。
結語
?Steam的評價分9個等級,因為Steam始終沒有對外公布推薦規則,所以大部分規則都需要試,但是現在能知道的就是正常的好評權重一定高于差評!幾個差評也抵不過一個好評!所以刷的現象自然會出現。
但存在即是合理,雖然出現以上這些現象并不難理解,畢竟游戲宣傳造假好像已經是國內玩家們都已經了然于胸的情況,比如頁游那些宣傳片!但是這里筆者要說的是,無論以上的哪種方式都不會讓游戲長久的發展下去!賺一波快錢活下去或許并不是錯,各行各業都有這種現象的發生。
但是隨著時間的消逝,最終留下的一定是那些被玩家冠以某些名號的游戲!國產之光從來就沒有消逝!相信未來在Steam上一定會出現堂堂正正被玩家們自發評價到極致的游戲。
最后再加一句題外話,Steam秋季大促正在進行中!買一些經典的游戲回來,用來反向推游戲思路也是好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