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照明行業十大關鍵詞
一、節能推廣
關鍵詞:節能推廣
事件:繼2008年,我國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燈6200萬只,讓“一元節能燈”走進了千家萬戶,打破了百姓止于“隨手關燈、關水”的傳統節能降耗理念,為百姓參與節能擴展了更為廣闊的空間。2009年,中央財政繼續發力,大手筆補貼1億只節能燈,推廣重點向農村市場傾斜。而截至年底,據媒體報道,我國今年預計將完成1.2億支節能燈推廣。
記者點評:節能推廣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連續兩年的財政補貼節能燈推廣,意義并非不在于所推廣的近2億支節能燈,而在于國家從政策層面積極支持綠色節能的發展模式,讓節能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在節能燈發展早期,缺乏市場監管機制,消費者曾受劣質節能燈傷害較深。特別是在農村市場,純樸的農村消費者受害之后對節能燈產生抵觸情緒,這也是節能燈在農村推廣一直不力的一大原因。2009年節能推廣,明確重點偏向農村市場,將優質的節能照明產品以優惠的價格進行推廣,有助于改變農村市場對節能燈的消費認識,從而推動廣大的農村普及節能照明產品,善莫大焉。
二、告別白熾燈
關鍵詞:告別白熾燈
事件:9月1日開始,歐盟淘汰白熾燈第一階段禁令開始正式生效。這標志著,歐盟27個國家的商家將不再購進100瓦白熾燈。這僅僅是開始,按照歐盟的時間表,從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白熾燈將逐步退出市場。而我國也早在13年前就已經啟動了“綠色照明”工程,節能燈的普及也在逐步推進中。目前,“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已開始招標。該項目指出,3年內,中國將規劃出逐步淘汰白熾燈的時間表,推廣節能燈、高效照明等產品。
記者點評:白熾燈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宣告著一個照明時代即將終結。隨著綠色節能照明技術的發展和綠色節能照明產品的普及,白熾燈最終必將掩埋著歷史前進的滾滾車輪之下。而哪些成將伴隨了大部分人一生的,關于愛迪生的故事,關于白熾燈的記憶,也將逐漸埋進歷史的故紙堆,成為人類發展的一個微小注腳。
在讀到這些新聞的時候,我們感嘆于一個時代的逝去的同時,也同時不能不看到,在節能照明領域,我們的市場環境仍有諸多亟待改進的地方。在白熾燈逐步退市時,我們唯有希望,歷史的演進,能帶給人類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三、全民LED
關鍵詞:全民LED
事件:2009年,中國LED照明產業呈爆發性增長趨勢:歐普照明、雷士照明、史福特、TCL等傳統照明巨頭紛紛高調進軍LED領域;大連投資百億建LED產業園、鄭州開建LED產業基地、青島投資5億建LED產業園;科技部十城萬盞項目上馬,截止年底,又傳出十城萬盞進入第二階段“五十城二百萬盞”……2009年,是當之無愧的“全民LED”.
記者點評: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結束之后,LED便開始從照明專業詞匯進入平民視角,中國LED產業已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擴張。從傳統照明巨頭的介入,到各地產業基地的建設,在眾多熱鬧現象的背后,卻有理由保持冷靜。
截止目前,我國尚無明確的LED國家標準,目前業內僅有的是今年7月實施的廣東省地方標準;另一方面,LED技術瓶頸尚無大的突破,加上成本高昂,都限制了LED產品大規模的走向普通家庭?!叭馤ED”的背后,我們雖然有理由相信LED的美好前景,但也必須認識到行業出現“繁榮泡沫”的可能性。
四、廠商矛盾
關鍵詞:廠商矛盾
事件:2009年3月,小康之光前經銷商在搜狐家居照明頻道論壇發帖曝光小康之光產品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經記者調查后發現,該曝光內容存在造假嫌疑;2009年6月,雷士照明與其浙江經銷商華策曝出年內最大經銷商事件,引起行業熱議……2009年廠商矛盾的層出不窮,讓廠商關系成為2009年行業熱點話題。
記者點評:廠商矛盾的核心都涉及渠道的管理和渠道資源的歸屬。廠家在建立渠道的同時,也肩負起了管理渠道的任務。由于資源限制,廠家在渠道建立過程中必須將部分渠道資源分配給經銷商,于是在區域市場之內,往往有大的經銷商和大經銷商拓展出來的分銷商。分銷商資源應該由誰管控?在產業鏈資源被廠家和渠道經銷商說共同分配的現狀下,并沒有明確的規則可依。在共贏互利的前提下,大部分廠商都能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而產權不明晰終將成為廠商矛盾的誘因。
就目前的行業現狀,廠家無所做到將全部渠道資源收歸旗下,商家也很難依靠自己的獨立力量完成市場拓展,廠商結合是無法改變的現狀。而在產業鏈資源的分配上,也無法做到絕對的明晰。除了積極營造廠商良好合作關系,廠商之間更應該將行為納入契約框架內。在契約中,廠商之間明確相互權利與義務,明晰產權關系,讓法律作為解決矛盾的最后途徑。
五、跨界營銷
關鍵詞:跨界營銷
事件:2009年,家居行業六大品牌--雷士照明、歐派櫥柜、東鵬陶瓷、大自然地板、紅蘋果家具和美的中央空調攜手成立國內首個家居行業“冠軍聯盟”.六大品牌將“抱團取暖”“同甘苦、共進退”,以應對經濟寒冬。
記者點評:在傳統渠道競爭、終端競爭已經白熱化的泛家居行業,如何突破“紅海”,創造“藍?!?冠軍聯盟在2009年做出了一次探索性的嘗試。六大家居細分行業的領軍品牌攜手打造的冠軍聯盟,對業內帶來無異是一股強勁的沖擊波。
冠軍聯盟對于家居行業的意義并非止于具體企業的營銷案例經驗,更重要的是,將一種更為寬泛的資源整合理念帶入行業。由此帶來的思考是,照明行業能不能和汽車行業整合營銷?照明行業能不能和快銷品行業整合營銷?……進入新世紀的企業間競爭,已經早已不局限于產品本身的競爭,而在于資源的整合:資金的整合、生產力的整合、營銷力的整合……
六、明星代言
關鍵詞:明星 代言
事件:2009年的中國燈飾照明行業,明星代言越來越開始成為一種行業的“集體意識”:金達照明簽約黃曉明;鉅豪照明續約范冰冰;百麗安特簽約蔣雯麗;美蝶美家攜手傅藝偉亮相燈博會;韓國現代照明簽約韓國小姐鄭瀟赟……在群星閃耀之下,一條“星光大道”在行業中開啟。
記者點評:明星意味著聚光燈,意味著關注度,進入2009年,中國燈飾照明行業終于迎來了史上第一個明星代言高峰年。實際上,在整個商業領域,明星代言作為一種營銷行為,早已泛濫成災。后知后覺的照明行業在逐漸嘗到明星代言的“甜頭”之后,開始集中發力。
當明星代言在行業激起層層浪花之時,目前燈飾照明企業的明星代言戰略,主要還是集中在通過明星提升知名度、渠道建設和短期銷量,而也企業也確實從中得到收效。但短期的收效并不意味著長期的收益,企業的品牌建設、產品研發、渠道開拓等各個環節并不是通過明星代言可以解決的。
七、照明e時代
關鍵詞:e時代
事件:2009年9月,飛利浦“時尚家居照明館”登陸搜狐家居(home.focus.cn),國際照明巨頭第一次將目光聚焦于中國以龐大網友為基礎的家居門戶網站。而早在飛利浦之前,2008年末,民族品牌歐普照明的“家居照明設計中心”已經在包括搜狐家居照明頻道內的數家家居門戶網站上線。相似的傳播定位,相似的傳播內容,照明巨頭們的意圖明顯不過:培育龐大網絡消費群體的照明產品消費意識。
記者點評:“微博、SNS、偷菜、賈君鵬、哥只是一個傳說……”2009年,全民的注意力無時無刻不充斥著這些網絡流行詞、流行語,虛擬世界的力量介入現實,顯示出無比強大的力量。根據中國互聯網研究中心的數據,截止今年6月30日,中國網民總數達3.36億,中國網民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網民群體。
網絡的迅速發展,讓網絡營銷成為企業的關注熱點。相比汽車、快銷等行業,中國照明行業介入網絡營銷相對滯后,在營銷手段上也并不豐富,然而2009年,照明業巨頭的介入,向行業預示著未來的可能方向。目前,照明行業網絡營銷領域尚處于“跑馬圈地”的初級階段,未來必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前途不可限量。
八、上央視
關鍵詞:上央視
事件:2009年7月,歐帝爾、品上、冠雅三家照明企業將在中央電視臺播放他們的廣告。在中國照明行業,有過央視廣告經歷的企業并不少見,然而在“節流”成為營銷和管理主題的2009年,三家企業的央視投放有足夠的理由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
記者點評:當照明企業逐漸從單純的制造領域抽身出來時,影響終端則是他們即將面臨的最重要且最具挑戰性的難題。而真正打造終端影響力并非是橫掃一片的絕殺,而是面對單個消費者的溝通。在跨過渠道階段之后,這是照明企業往下發展的必經之路。
在向大眾品牌邁步的時候,企業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所謂品牌是超越于產品的存在,其價值往往是附加于產品之上的理念和情感。這一輪的照明企業央視熱,對企業來說,不僅僅是單純的推廣;而對行業來說,也不僅僅是個別企業的市場行為,而是一種真正的新的轉折。
九、回暖
關鍵詞:回暖
事件:中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中國照明器具制造業累計完成銷售產值年增2.61%,照明 器具產銷率達95.35%.其中,10月銷售產值年增10.34%.10月產銷數據大增,帶動前十月累計數轉為正增長,完全恢復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記者點評:2008年底,金融海嘯洶涌襲來,房地產市場受沖擊后,危機延續到中國燈飾照明行業。2009年上半年,中國燈飾照明行業感覺的強烈的寒意,出口大幅畏縮,國內市場不見起色……
在經歷完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之后,市場表現稍有起色,而隨著之后房地產市場的回暖,照明行業也開始回暖。10月,搜狐家居照明頻道的行業大調查顯示,廠商信心普遍回升。而根據今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的表現,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年的照明行業前景樂觀。
十、佛照冷戰歐司朗
關鍵詞:冷戰
事件:沒有等到LED技術注入的佛山照明,卻迎來了其第一大股東歐司朗更加凌厲的競爭攻勢。2009年7月,作為全球第二大照明電器供應商的歐司朗宣布,其在佛山的擴產計劃又有實質性進展,兩座新廠房正式建成投產。之后不久,在佛照的年報中,提到LED業務將是2009年的重點規劃之一,佛照已經在尋找海外合作方,合作對方必須愿意提供專利技術。
記者點評:佛照冷戰歐司朗,這雖是中國企業在逐步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摩擦和曲折,但放在中國照明行業,放在國際競爭背景下的中國制造領域,這類摩擦和曲折的意義在于給后來者仍有更多的思考空間。
隨著行業的發展,中國燈飾照明企業逐步融入國際競爭環境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更好地扮演積極主動的角色?如何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這都是后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