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宇瞳光學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市值奔40億。宇瞳光學主要經營光學鏡頭,產品涵蓋安防鏡頭、車載鏡頭、機器視覺鏡頭等領域,其中,安防監控鏡頭是其核心產品。所謂安防監控鏡頭,通俗理解就是視頻監控攝像頭。
目前,宇瞳光學是全球安防監控鏡頭出貨量最大的生產供應商,是海康、大華、宇視、韓華等頭部安防企業(下游廠商)的主要鏡頭供貨商。
TSR出具的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宇瞳光學在全球安防監控鏡頭出貨量的市場份額占有率達38.1%,位居全球第一位,且超過第二位22.0%。
宇瞳光學成立于2011年,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為日資、臺資企業加工零部件,后來,考慮到做零部件加工難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公司決定轉型研發安防監控鏡頭。一方面,安防監控是國家支持的行業;另一方面,2010年,國內從事安防監控鏡頭的企業還未形成氣候,產值過億的企業幾乎沒有。
從市場需求來看,90%的安防監控鏡頭需求來自定焦和小變焦鏡頭,此類產品成本低,適合大批量產銷,因此這類產品成為公司的宇瞳光學的方向。
宇瞳光學使用的“玻塑混合模式”。早期,光學鏡頭多數采用成本較高的玻璃鏡片,塑膠鏡片被認為低端。隨著技術進步,塑膠鏡片成像質量直逼玻璃鏡片,而由于不需要人工加工,其生產成本大大低于玻璃鏡片。宇瞳光學看準這個趨勢,在業內率先大量使用塑膠鏡片,以高性價比產品快速打開市場。
對于安防監控鏡頭來說,光圈越大,夜間成像質量越佳,而在大光圈鏡頭研發方面,公司始終走在行業前沿。據他介紹,此前,在業內普遍使用2.5光圈鏡頭時,該公司已生產出2.0光圈鏡頭,去年又推出1.6光圈鏡頭,引起市場強烈反響。
宇瞳最新研發的一款鏡頭,采用先進的玻璃非球面技術,光圈增大到1.0,該產品過人之處在于,即使在極度黑暗的環境中,其仍能輸出彩色畫面。
經過百年發展,光學鏡頭發展比較成熟,世界范圍內,德國和日本在鏡頭研發和制造方面歷史悠久,遙遙領先,典型的如徠卡、卡爾蔡司、富士等。
早期的安防監控市場,以騰龍、富士、CBC(COMPUTAR)等為代表的日系主導壟斷。目前中國安防監控攝像機的鏡頭由中國供應商主導。2018年前三位供應商供應商出貨量占全球鏡頭64%,分別為宇瞳光學、舜宇光學、聯合光電,之后是福光股份、鳳凰光學。
從宇瞳光學披露的大客戶信息看,目前安防領域的大華、海康、宇視、韓華等頭部企業是大客戶,為其貢獻了60%的營收。其中大華的比例高于海康,主要的原因是海康還有其他鏡頭渠道考量。
鏡頭領域排名第五的鳳凰光學在1997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光學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2015年7月,鳳凰控股及下屬上市公司鳳凰光學正式納入中電海康管理體系。
宇瞳光學2019上半年大客戶情況
宇瞳的對手,福光光學主要客戶也是海康和大華。另外,福光正積極拓展新興領域客戶,與華為、曠視科技、依圖科技、云從科技、地平線等人臉識別、智能駕駛領域客戶逐步建立了合作關系。18 年公司對上述客戶的銷售額增長迅速。
-
鏡頭
+關注
關注
2文章
523瀏覽量
26030 -
機器視覺
+關注
關注
163文章
4530瀏覽量
122771 -
安防監控
+關注
關注
5文章
273瀏覽量
333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潤和軟件入選創業板指數、中證A500等核心指數
稀土永磁材料廠商英思特創業板上市
強達電路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弘景光電創業板IPO!上半年預計凈利潤超億元,供貨影石創新、小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