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的意義在于它是開啟新一輪經濟周期的必經之路,是一切改革轉型的基礎。如果說偉大復興是一座世紀大廈,那么新經濟就好似大廈的建筑材料,新基建就好比大廈的地基。正因為新基建如此重要,這篇文章我們對它進行層層剖析。
本周,以“數字基建”為支柱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升溫的速度超乎想象。
按照時間,由近及遠: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中央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一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而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中央政治局會議:加大試劑、藥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 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20 天內,中央級別的政府會議 4 次直接或間接提及“新基建”,頻率可謂史無前例。
其實,“新基建”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 2018 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 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
隨后“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 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
2020 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代表什么?它是對整個國民經濟具有乘數效應和撬動效應的“杠桿”,很大程度上能夠帶動 GDP、增加就業、促進發展。
新型基礎設施,或許不一定是大規模投資的實體設施,能夠滲透到各行各業生產經營的各個角落、直接為生產經營帶來乘數級產出,也具有基礎設施的特征。
一款廣泛使用的輕量級 IOT 物聯網終端操作系統、一種可供大量場景應用的 AI 算法,這些創新的數字經濟元素都能夠帶來產出的數倍增長。
IoT 領域的企業,迅速對新基建予以響應和評論:
阿里云總裁張建鋒:阿里云將全力投入數字經濟新基建。他表示,促進數字經濟長遠發展是阿里云的使命,未來將全力支持政府和企業建設云計算、數據智能、智聯網和移動協同技術組成的新基礎設施。
聯通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康旗:通信行業有望搭乘“新基建”東風。他認為,5G 對國家有 2 個層面的作用,其一,5G 將擴大通信行業本身的發展,5G 龐大的基建設施本身對 GDP 就有促進的作用。其二,5G 的發展和應用對國家和社會具有明顯的外部性效益,對大多數行業的發展和進步都會帶來好處。
華為無線產品線副總裁曹明: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5G 如何起到引領作用?他建議運營商需加速 2G、3G 減頻退網、推動 4G、5G 協同發展。
到底什么是“新基建”?
新基建與“鐵公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基建”時代有著本質不同,被賦予了新的科技內涵,雖然中央相關文件中還沒有給出關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范圍,但根據官媒蓋章,其主要包括 7 大領域:
1.5G 基建
2. 特高壓
3.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
5. 大數據中心
6. 人工智能
7. 工業互聯網
料想你也有和我同樣的感覺,這 7 大領域并不在同一個層次。如果更進一步拆解,這 7 個領域可以劃分為 3 個層面:
層次 1:數字基建
數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支柱,包括 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基礎設施。它們是新時代的“電力”和“石油”,數字基建更多是輕資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發展模式。
層次 2:以數字化為核心的全新基礎設施
這部分是由數字基建引發的全新配套設施,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及其應用領域配套設施(如光伏、生物質能、清潔供熱、垃圾發電、高端制造)、無人化配套設施(如無人機、無人配送物流系統、無人化防疫系統)、衛星太空基建等,以及這些領域對應的園區項目。
層次 3:經過數字化改造的傳統基建及其新型細分領域
這部分是經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傳統基建設施,或者是為彌補某些傳統基建“短板”而生的新型細分領域。比如傳統基礎設施的信息智能改造領域(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園區、智慧農業、智慧警務、智慧消防等)、交通運輸短板領域(軌道交通、冷鏈物流等)、能源行業短板領域(核電、特高壓、充電樁、加氫站、鋰電創新、工業供汽等)、環保基建(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新舊動能轉換園區等。
可見,數字基建和傳統基建在第 2 層、第 3 層可能會有所重疊,是補充而不是互斥關系。
為什么中央如此重視新基建?
新基建的意義在于它是開啟新一輪經濟周期的必經之路,是一切改革轉型的基礎。如果說偉大復興是一座世紀大廈,那么新經濟就好似大廈的建筑材料,新基建就好比大廈的地基。
因為新基建如此重要,這篇文章我們對它進行層層剖析:
各個省市紛紛發布的重點基建項目清單,這部分內容值得 IoT 圈內人仔細研讀,在本文中我將重點省市的基建項目進行了匯總和整理。我們將一起近距離觀察,其中哪些內容與數字基建高度相關,如何共同把握數字基建的新機遇?
其次,在新基建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普遍關心的 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將會出現哪些新的發展趨勢?
最后,數字基建也需要被理性看待,這一次的基建投資,與 2008 年 4 萬億相比,有哪些舊經驗值得吸取,有哪些新變化值得關注?
2020 最全新數字基建項目匯總
根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匯總,截止 3 月 5 日,24 個省市區公布了未來的重點項目投資規劃,總投資額達 48.6 萬億元,其中 2020 年度計劃投資總規模近 8 萬億元。
有些省份雖然公布了重點項目清單,但尚未公布具體投資總額。因此最后的總投資數據不會止步于 48 萬億,以目前的情況分析,突破 50 萬億只是時間問題。
那么 50 萬億是什么概念?
如果做個簡單對比,2019 年我國 GDP 總量為 99 萬億元,相當于拿出去年一半的 GDP 來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在重大機遇面前,我們值得花些時間認真整理和分析。
責任編輯:pj
-
GDP
+關注
關注
0文章
87瀏覽量
1355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71瀏覽量
248682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4瀏覽量
573059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62瀏覽量
950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