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Blood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州農工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卵巢癌腫瘤、血管和血小板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們發現,卵巢癌或會打破血管屏障以便其能與諸如血小板等血細胞進行交流溝通,當這些腫瘤與血小板溝通時,其就會開始發生癌癥轉移或者擴散到機體其它位點上去。
目前,研究人員認為血小板或是卵巢癌轉移的誘發劑,但他們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樣的機制能將血小板引入到腫瘤細胞中,相比在動物模型中非常艱難地研究其中的奧秘,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型解決方案,即人體器官芯片(organs-on-a-chip)研究。人體器官芯片是一種USB驅動器大小的微粒體醫學設備,研究人員在OvCa芯片上進行了設計,從而就能使其更加容易地觀察腫瘤和血小板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
研究者Jain解釋道,一種特殊的微環境能促進卵巢腫瘤細胞與血管在一起進行共培養,隨后腫瘤就能與血細胞之間發生相互作用,隨后研究人員就能進一步研究藥物是如何影響其二者之間相互作用的。在OvCa芯片上觀察腫瘤與血管之間的相互作用能讓研究人員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他們指出,腫瘤細胞會系統性地分解內皮細胞,內皮細胞是排列在血管內壁阻斷外部環境與血細胞之間相互作用的天然屏障,一旦該屏障被打破,諸如血小板等血細胞就會進入到腫瘤微環境中并被癌細胞“招募”用來促進癌癥的轉移。
利用相關的研究結果或許有望幫助臨床醫生開發治療卵巢癌的新型療法,同時研究者指出,一些抗血管的藥物或許也能與抗癌療法聯合使用,人體器官芯片的好處就在于,它能對這些新型藥物療法和藥物組合進行監測和檢測,該芯片的其它用處就是進行疾病的診斷,研究者Jain表示,我們必須清楚,這些芯片是活體芯片,含有活細胞,優勢在于它或許就是真正的人類樣本,所以未來這項新技術或能幫助我們開發新型個體化療法,這樣我們就能從患者身上提取干細胞和其它細胞,并利用這些細胞為單一患者制造出完整的芯片用于深入研究患者的疾病進展情況。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25瀏覽量
439653 -
驅動器
+關注
關注
54文章
8676瀏覽量
149712 -
器官芯片
+關注
關注
1文章
37瀏覽量
14851
原文標題:研究人員利用器官芯片,揭示卵巢癌借助血小板力量發生癌癥轉移的分子機制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信號發生器用途及功能討論
電子塑料元件高低溫試驗的必要性研究

研究人員開發出基于NVIDIA技術的AI模型用于檢測瘧疾
賓夕法尼亞大學:開發出揭示亞原子信號的新型量子傳感技術

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與亞馬遜云科技攜手,加速人工智能驅動的癌癥創新
電磁屏蔽高分子材料的最新研究動態與進展

NVIDIA助力初創公司BioTuring發布新型AI模型
AI基礎模型提升癌癥診斷精確度,實現個性化治療方案定制

研究人員利用激光束開創量子計算新局面

LG AI Research使用亞馬遜云科技開發AI模型 加快癌癥診斷速度

芯片上集成功能性血管化類器官的微流控平臺
行業動態 | 星球大戰走入現實?這項芯片技術取得突破

利用阿秒脈沖揭示光電效應新信息

高頻功率放大器模塊在聲化學誘導艾氏腹水瘤細胞研究的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