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了微帶脊間隙波導傳輸線的相關
(Microstrip-Ridge Gap Waveguide):
1、對比幾種傳輸線:微帶線 Microstrip line、彎折微帶線 Inverted microstrip line 和微帶脊間隙波導,其中,彎折微帶線損耗最高,微帶脊間隙波導最低。
2、仿真時 HFSS 的集總端口結果較為準確。其波端口或者 CST 仿真有問題,CST 仿真端口需要特殊設置。
3、對微帶脊間隙波導,在微帶線拐角的地方,周圍的 EBG 單元也進行轉彎設計,可以改善 S11 和 S12。
4 較寬的微帶線可以降低金屬損耗。
審核編輯黃昊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pcb
+關注
關注
4362文章
23461瀏覽量
408528 -
仿真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255瀏覽量
1355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從樹脂塞孔到電鍍填孔:PCB填孔技術的發展歷程
在PCB制造領域,填孔工藝是一項看似微小卻至關重要的技術。這項工藝通過在PCB的通孔內填充導電或絕緣材料,實現了高密度互連和可靠電氣連接,為現代電子產品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提供了堅實保障
光學PCB基波導嵌入式系統解析
本文引入基于光學PCB的波導嵌入式系統(WES),用于AI/HPC數據中心,以克服CPO集成挑戰。WES通過集成光學引擎與精確耦合結構,實現高密度、低損耗、無光纖的設備間光互連。 ? 引入基于光學

VirtualLab Fusion案例:光波導結構
Fusion為這類系統的仿真和設計提供了幾個強大的工具,其中一個是具有靈活光柵區域配置的光波導組件。然后,模擬受益于在VirtualLab Fusion中實施的“連接場解算器”方法,以及其有效的非順序建模技術
發表于 01-24 08:51
盲孔技術對PCB厚度的影響
盲孔技術對PCB厚度影響的多方面分析 從空間利用角度 盲孔技術的應用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減小PCB的厚度需求。因為盲孔不需要穿透整個板層,在進
OptiFDTD應用:用于光纖入波導耦合的硅納米錐仿真
介紹
在高約束芯片上與亞微米波導上耦合光的兩種主要方法是光柵或錐形耦合器。[1]
耦合器由高折射率比材料組成,是基于具有納米尺寸尖端的短錐形。[2]
錐形耦合器實際上是光纖和亞微米波導之間的緊湊模式
發表于 01-08 08:51
OptiFDTD應用:用于光纖入波導耦合的硅納米錐仿真
介紹
在高約束芯片上與亞微米波導上耦合光的兩種主要方法是光柵或錐形耦合器。[1]
耦合器由高折射率比材料組成,是基于具有納米尺寸尖端的短錐形。[2]
錐形耦合器實際上是光纖和亞微米波導之間的緊湊模式
發表于 12-11 11:27
PCB盲孔、埋孔和通孔是什么
在印刷電路板(PCB)的制造過程中,通孔、盲孔和埋孔是三種常見的孔類型,它們在電路板的電氣連接、結構支撐和信號傳輸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PCB縫合孔的定義和作用
PCB(印刷電路板)縫合孔是一種在PCB設計中使用的技術,它通過在PCB的不同層之間鉆出小孔,并用銅填充這些孔的內層,從而將不同層上的較大銅
pcb設計中盲孔和過孔的區別?
在PCB設計中,盲孔和過孔是兩種常見的孔類型,它們在電路板的制造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定義 盲孔(Blind Vias):盲孔是一種連接外
打破常規,開創未來:PCB板真空樹脂塞孔
PCB 板上的孔,看似微不足道,卻在電路的連接和性能發揮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塞孔方法往往存在諸多問題,如塞孔不飽滿、氣泡殘留、樹脂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