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為粉絲來說,去年確實是挺不容易的一年。盡管華為排除萬難推出了全新旗艦Mate40系列,但是因為受到產能不足、配件短缺等因素的影響,華為Mate40系列目前處于極度缺貨的境地。不僅如此,部分黃牛黨的存在,更是使得普通網友購買華為Mate40系列的希望變得非常渺茫。
近段時間,網上關于華為產品啟動限購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有網友發現,1月12日,華為京東自營店就華為手機全面啟動限購措施,同一用戶限購兩臺產品。到了1月13日,華為官方政策再次收緊,變成每人限購1臺。如此大規模的限購令,在整個華為的歷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
問題來了,華為為什么要啟動“限購”措施呢?
“限購”一事,是真是假?
首先,讓我們來求證一下這件事情的真實性。小雷打開京東商城,進入華為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選擇目前最熱門的旗艦機型——華為Mate40,然后將產品頁面直接拉到底部。可以看到,在華為Mate40產品介紹的最后,京東附上了一則溫馨提示,這正是網絡上流傳的華為“限購令”。
此次限購措施可能是華為有史以來最嚴格的一次限購措施。除了相同用戶ID會被批量取消以外,只要用戶使用近似/類似收貨地址、相同IP地址、相同聯系電話、相同收件人/付款人/付款賬戶,都會被系統視為同一客戶,并被京東商城系統自動限購。
事實上,你同樣可以在華為官網看到這則“限購令”,而且表達得更加詳盡。除了禁止同一用戶下單,華為還會通過后臺考證訂單是否自然生成,如果合適訂單為非自然流程產生的話,華為商城有權單方面取消訂單,用戶款項將會沿原路返回支付人賬戶。
最后,通過華為商城人工客服的核實,我們可以確認這件事情的真實性。需要注意的是,“限購令”的實施使得用戶無法針對同款產品進行二次下單,有意搶購華為Mate40的用戶,最好在確認產品信息無誤后進行預訂。一旦用戶取消訂單,就無法在“限購令”期間再次參與搶購。
有趣的是,華為的這份“限購令”居然引發了網友們的瘋狂搶購,就連部分小米用戶也參與了進來。打開小米應用市場,搜索“華為商城”,可以發現有不少小米用戶在近期下載了該應用,更有用戶留言“雷總莫慌,我就是看個手機”。由此可見,華為這一次的“限購令”的影響力確實是十分龐大的。
根據實際調查,華為目前主要針對部分使用自研麒麟芯片的旗艦產品實施“限購令”,包括華為Mate30系列、華為Mate40系列、華為P40系列、華為nova 8/nova 8 Pro等多款機型,而華為暢享10系列、華為暢享20系列、華為Nova 6系列、華為麥芒9 5G等多款新老機型目前均沒有實施“限購令”,但是這些產品目前同樣處于缺貨狀態。
華為的“限購”,絕非饑渴營銷
說到“限購”,我想各位熟悉數碼圈的網友一定不會陌生。以蘋果為例,早在十年前的iPhone 4時代,蘋果官方就曾經采取過每人限購2臺的措施。受到初期產能不足的影響,蘋果去年推出的旗艦產品iPhone 12系列同樣實行了“限購令”,每款機型人均限購兩部。
近些年來,有的企業希望利用限購政策,充分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和重視,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企業帶來的影響,有網友表示:“華為現在漲價漲瘋了,正常能買到的機子都隨便漲幾百塊錢,這種營銷只能讓人對品牌反感。”小雷認為,那些說華為饑餓營銷的,實在是有些惡意揣測了。
從銷量來看,華為2020年第三季度的國內手機出貨量依然達到了驚人的3420萬臺,占據著41.2%的市場份額,是國內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手機廠商。放眼世界,在無法使用谷歌服務的不利條件下,華為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手機出貨量達到了5183萬臺,依然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其次,很多時候,電子產品的限購并不等于買不到。只要消費者想買,完全可以繞過品牌官網和自營旗艦店,在其他電商平臺或線下門店購買。從現狀來看,華為的旗艦手機不管是在線上電商平臺還是線下門店,基本長期處于缺貨狀態。可以說,華為最不缺少的就是持幣等待搶購的客戶,不如說現在很多人因為買不到華為轉而購買其他廠商的手機,反而導致華為客戶流失嚴重,可以說“饑渴營銷”的質疑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華為實施“限購令”,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
個人認為,華為實施“限購令”,對于品牌來說是件好事,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件好事。
首先聊聊消費者層面,作為最新款旗艦機,華為Mate40系列的熱度一直都很高,不管是預熱還是發布后都非常爆火。這款產品本身也是非常優秀的旗艦產品,出色的麒麟9000旗艦芯片,優秀的拍照體驗、新穎的外觀設計以及出色的手感,讓它贏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
遺憾的是,因為華為海思麒麟9000芯片的存貨問題,華為Mate40系列供貨不足,最終形成了大批華為用戶搶購的局面。不僅是各大電商平臺缺貨,線下華為門店的供應商拿貨同樣非常困難。不少用戶只能加價在一些黃牛黨的手中購買,這足以看出Mate40系列的缺貨程度。
根據華為官方的描述,“限購令”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及公平交易機會,避免因非生活消費目的的購買或囤積商品、抬價轉售等不當行為發生。個人認為,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限購一臺手機并不影響自己的需求,但是對于大量囤貨的黃牛黨來說,“限購令”的推出可謂是直截了當地斷了他們的一條財路,沒有了這些黃牛黨,真正的消費者就不需要再高價購買華為手機。
其次聊聊品牌方面,眾所周知,自2020年9月15日之后,華為手機再也沒有獲得過新的零部件供應。備貨數量不明的麒麟芯片也好,手機內部的相機模組也好,手機零部件不能夠獲得足額供應,讓華為在手機領域的出貨量受到一定的影響。正可謂,麒麟芯片用一片少一片,手機賣一部少一部。
華為希望能夠控制產品銷售的節奏,以渡過目前的難關,防止自己手頭的存貨被迅速消耗一空。要知道,華為Mate30系列上市60天全球出貨量就達到了700萬以上。以此前曝光的麒麟9000芯片備貨數量來看,不控制節奏的話,華為Mate40系列可能賣兩個月就沒貨了。不如細水長流,一直讓渠道商有貨賣,這樣對品牌、用戶、渠道商都有好處。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14瀏覽量
439393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936瀏覽量
159414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185瀏覽量
2555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為正式啟動HarmonyOS 6開發者Beta
華為手機加裝無線充電模塊

華為Pura80 Ultra“一鏡雙目長焦”橫空出世,手機影像格局要變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