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確定造車,不過具體形式和路徑尚未確定。據消息人士透露,小米造車或由小米集團創(chuàng)始人雷軍親自帶隊。消息立即在資本市場引發(fā)巨震。
小米股價直線拉升,從3點37分到3點48分,11分鐘內股價上漲12%左右。
隨后,小米官方回應:等等看看,暫時沒有,更多信息暫不予回應。
回應一出,股價大幅下挫,截止港股收盤,小米股價從上漲超過12%轉為收漲6.42%。
此后,多位投資界朋友向小米內部人士再次求證,均暫未獲答復。
綜合各方信息,我們有3點思考與你分享,希望能幫你撥清迷霧,看穿真相。
第一,小米造車100%會成為事實,早晚問題而已。
AIoT=Ai+IoT,也就是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圍繞這一戰(zhàn)略,小米投資了一籮筐各種各樣的智能硬件企業(yè),智能臺燈、智能插座、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智能冰箱……當然還包括智能汽車,比如蔚來、小鵬汽車。
小米投資的或者自己親自制造的智能硬件,基本上都取得了成功。但是智能汽車領域有點特別。
它特別大、特別復雜,以至于投點小錢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也滿足不了小米巨大的夢想。
AIoT的核心是數據,小米作為中樞,有機會收集自造或是投資的智能硬件的使用數據。但是智能汽車實在太大太復雜了,注定了是軟硬一體的,產業(yè)發(fā)展到今天,所有人都明白,你不能指望蔚來、小鵬汽車將來使用小米的物聯(lián)網技術,應用小米的那套車聯(lián)網系統(tǒng)去開發(fā)無人駕駛。自然也不能指望這些汽車企業(yè)把用戶數據分享給小米。
連深耕無人駕駛技術多年的百度,都無法用阿波羅平臺完成汽車界安卓的夢想,何況在這一領域涉足未深的小米呢?
說白了,智能汽車就是人工智能的最大應用場景,也是物聯(lián)網的最大分支。
如果小米不親自造車,即便此前小米旗下的順為資本已經多次投資蔚來和小鵬汽車,它也只是個財務投資人而已。而當初的小弟們,現(xiàn)在已經長成跟小米差不多高了,假以時日,蔚來市值大幅超越小米是可以想象的。小米不可能云淡風輕、置身事外。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小米和造車新聞扯上關系了,在此之前,小米都斬釘截鐵地予以了否認。
去年底,有傳言稱小米即將發(fā)布和比亞迪出品的‘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青悅S1。當時小米回應稱沒有造車計劃,希望不信謠不傳謠。
前小米公關部總經理徐潔云更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但凡說小米要造車的,都是假新聞”。
而這一次,回復明顯留有余地,“等等看看,暫時沒有”,這是多么曖昧的回復呢?它基本上相當于說,我們很想做,也許已經在做了,但是還不方便告訴大家而已,即便現(xiàn)在沒做,也只是暫時的。
此外,根據小米企業(yè)注冊資料,公司經營范圍本就包括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及零部件等。而小米的專利申請顯示,它已經為汽車領域專利在做準備,2020年1月7日,小米公開了一項名為“一種變速車檔位自動推薦的方法和裝置”相關專利。而小米的車聯(lián)網項目則由來已久。
之所以之前一直堅決否認,很可能跟產業(yè)鏈不成熟有關,而且彼時智能手機仍處于上升期。
2018年特斯拉進入中國,和上海市政府簽署協(xié)議,承諾3年內model3達到國產化率100%,2021年,這個時間節(jié)點已經成熟,國內高品質的智能汽車產業(yè)鏈已經成熟,小米當初抓住智能手機的風口,就是依賴蘋果進入中國帶來的國產手機產業(yè)鏈成熟。這一次,特斯拉帶來的效應在汽車業(yè)重演。
考慮到小米曾經的成功,智能手機逐漸飽和,它沒有理由不在智能汽車這個巨大風口再來一次。
第二,智能汽車100%會成為下一個20年的大事件。
如果說過去20年,人類的第一大智能硬件是手機,那么未來20年,人類的第一大智能硬件一定是智能汽車。
智能汽車的產業(yè)規(guī)模很肯能比手機還要大。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電動車新銳企業(yè),在2020年都受到資本市場熱烈追捧,馬斯克借此成為世界首富。
顯而易見的,財富在向智能汽車產業(yè)聚集。
智能汽車的未來在無人駕駛,單純的電動車硬件只是前菜,無人駕駛軟件才是正菜。人工智能第一次在行業(yè)大規(guī)模商用,將出現(xiàn)在汽車業(yè)。
投資智能汽車和上下游產業(yè)鏈,將是未來10年巨大的投資機會。
第三,可以聚焦淘金者,也不要錯過了他們身后的賣水人。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發(fā)現(xiàn)金礦的消息。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fā)財機會,于是紛紛奔赴加州。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他同大家一樣,歷盡千辛萬苦,趕到了加州。
淘金夢是美麗的,做這種夢的人很多,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一時間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越來越難淘。
不但金子難淘,而且生活也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干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圓致富夢,反而葬身此處。
小亞默爾忽發(fā)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
結果,淘金者都空手而歸,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靠賣水賺到幾千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財富了。
智能汽車產業(yè)同樣面臨類似的局面。
中國智能汽車市場顯然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是目前已經聚集了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威馬、哪吒、智己、恒馳、百度、阿里等一眾新造車企業(yè),還有吉利、長城、比亞迪、五菱等傳統(tǒng)國內企業(yè)虎視眈眈,更不必說大量外資汽車品牌也在摩拳擦掌,根據智能手機的歷史,這是一個過度競爭的市場,最終剩下的品牌,可能不超過5家。
回歸到小米,即便它今天正式宣布介入造車,新車上市,那也至少是4年后的事情了。因為小米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準備畢竟有限,參照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蔚來、理想,從項目啟動到新車上市都經歷了5年時間。而2024年的中國智能汽車市場,恐怕已經是血海一片了。
小米能否在這么多企業(yè)中突出重圍,真的是未知數。
當然,小米有巨大的品牌優(yōu)勢,也有軟件開發(fā)的豐富經驗,而且多年性價比優(yōu)勢聚集了很大的口碑,“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形象深入人心,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參照百度造車后的股價走勢,宣布造車后股價必然跟漲一波。
在此之外,也可以把目光鎖定在上下游產業(yè)鏈上,智能汽車最核心的硬件是電池,所以相關的鋰電池企業(yè)絕對值得關注,具體有哪些公司,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責任編輯:tzh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936瀏覽量
159411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4909瀏覽量
277887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3076瀏覽量
108333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65瀏覽量
14701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小米股價開盤大漲 小米YU7 3分鐘大定突破200000臺 小米發(fā)布會亮點頻頻

人民網評小米芯片即將問世 十年造芯路 一朝天下聞
雷軍官宣小米造芯 雷軍宣布小米芯片進展 手機SoC芯片玄戒O1于5月下旬發(fā)布
零跑 X 富勒科技,構建數智供應鏈,賦能造車新勢力
“造車新勢力”行情看好,邊緣計算服務器賦能線下門店

東風汽車旗下多個品牌亮相“車谷造”品牌群
北京車網、雄安數城、雄千數聯(lián)簽署車路云一體化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
第六屆鼎捷智造節(jié)圓滿落幕,生態(tài)聚力打造企業(yè)數智轉型全藍圖

小米金融旗下瀚海數科增資至8億元
第六屆鼎捷智造節(jié):數智服務商聯(lián)手助力中國智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