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5日,權威趨勢預測機構WGSN聯合色彩解決方案領導者Coloro共同宣布:數字薰衣草色將在2023年回歸!
2023年度色: 數字薰衣草
Coloro code 134-67-16
疫情造成的禁錮與動蕩之后,全球仍處于復蘇調整階段。面對全新挑戰,消費者將深入內在世界,養成日常療愈習慣,修身養性趨勢推動平衡身心、治愈自我、促進健康的色彩應運而生,未來色彩將為人們注入樂觀與希望,帶來和諧與穩定感。
WGSN與Coloro聯合預測,紫色將在2023年回歸市場,成為身心健康與超凡數字世界的代表色。
研究表明,擁有較短波長的顏色(如紫色)能夠喚起人們內心的平靜與安寧。數字薰衣草色具有穩定與和諧的特性,呼應著倍受關注的心態健康主題。這個顏色還深深融入了數字文化的營銷,充滿想象空間,淡化著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分界線。
數字薰衣草色男女皆宜,將在青少年市場首先獲得青睞,并將進一步延展到其他時尚品類領域。數字薰衣草色充滿感性,是自我呵護、療愈以及健康產品的理想之選,也可以為家電、數字化健康產品及體驗乃至家居用品設計創造亮點。
除了數字薰衣草色外,其他四個關鍵色:魅惑紅(Coloro 010-46-36),日晷黃(Coloro 028-59-26),寧靜藍(Coloro 114-57-24),銅綠(Coloro 092-38-21)也同期發布,與數字薰衣草色共同構成2023年春夏五大關鍵色。
魅惑紅
Coloro code 010-46-36
魅惑紅標志著極具感官刺激的數字亮色正式回歸市場。作為一個強而有力的顏色,紅色能夠加快心率,激發欲望、激情與能量,而別具特點的魅惑紅卻頗為輕逸,給人以超現實、沉浸式的瞬時感官體驗。鑒于此,該色調將成為數字驅動型體驗及產品的關鍵所在。
使用建議:用頗具感染力的魅惑紅吸引消費者,并與目標受眾建立情感聯系。建議用作精致強調色或作為吸睛醒目的單一色調使用。
日晷黃
Coloro code 028-59-26
隨著消費者重新投身鄉野,源于自然的有機色彩仍然非常重要,再加上人們對手工藝、社區、可持續和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的興趣愈來愈強,大地色系的日晷黃將受到喜愛。
使用建議:日晷黃適用于多個品類,對服裝和配飾而言,不妨搭配中性色或用亮金色提升質感。如用于彩妝,則建議增加光澤度,從而呈現大地系金屬色澤。在用于打造家居硬面、油漆色彩或紡織面料時,應注意保留日晷黃純樸而沉靜的特點。
寧靜藍
Coloro code:114-57-24
2023年,藍色仍然至為關鍵,重點是向較明亮的中間色方向轉移。作為與可持續理念息息相關的顏色,寧靜藍輕盈而清澈,很容易令人聯想到空氣與水;此外,該顏色也象征著安寧與靜謐,有助于消費者對抗壓抑情緒。
使用建議:寧靜藍已經在高端女裝市場嶄露頭角,而在2023春夏,該顏色將為中世紀藍注入現代新意,悄然滲透到各大時尚品類。在室內設計方面,建議大面積使用寧靜藍,或者搭配沉靜的中性色;此外,該顏色也可用作明亮的粉蠟色,使前衛彩妝以及環保型美妝產品包裝煥發新活力。
銅綠
Coloro code 092-38-21
銅綠是一款介于藍色與綠色之間的飽和色彩,隱約間散發著活力數字感。其色調頗具懷舊氣息,往往令人聯想到80年代的運動裝與戶外服裝。未來幾季,銅綠色將演化為積極向上的活力亮色調。
使用建議:作為休閑及街頭服裝市場的新晉色彩,銅綠色有望在2023年進一步釋放吸引力。建議將銅綠色作為跨季色,為各大時尚品類注入源源新意;美妝方面,不妨借機推出前衛亮色調的美妝產品;對于零售空間、個性家具以及裝飾性配飾而言,醒目而具魅力的銅綠色也不失為上佳之選。
* WGSN是國際流行趨勢權威,具有廣泛的時尚影響力,為全球7000多家品牌提供從流行趨勢相關服務,涵蓋消費和市場洞察,時尚、美妝、家居、電子消費品、汽車、食品和飲品等領域。
* Coloro是全球色彩解決方案領導者,擁有豐富的色彩專業知識和未來色彩創新技術,為品牌和供應鏈提供從消費者洞察、創意設計、研發生產、推廣銷售到市場追蹤的End-to-End色彩解決方案。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曬獎品——2024年度優秀版主
玻色量子上線550量子比特云服務
光纖的色序是怎么排列的
玻色量子開啟“量超融合”領域實用化布局
2023年度《中國公路貨運運行大數據分析報告》發布

中科藍訊榮獲2024年度卓越雇主品牌企業優秀案例
洲明科技入選2024年度視聽系統典型案例
玻色量子榮登“投資家2024年度最具投資價值企業TOP100榜單”
希恩凱電子入選2024年度福建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瞪羚”創新企業
芯盾時代榮獲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
江波龍榮獲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2024年中國“雙法”研究會——玻色量子基金項目
喜報!創捷電子榮獲中電協會“2023年度行業運行監測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智現未來榮獲甲子光年“2023-2024年度科技產業最具投資價值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