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原創 章鷹
2023年,全球正式進入5G時代已滿4年,超過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運營商已宣布提供5G業務。截止2023年3月底,中國5G基站部署超過234萬個,占據全球5G基站的60%。GSMA預測,2025年中國將成為首個5G連接數超過10億的市場。
4月25日,電子發燒友對中國5G領域的10家上市公司的企業年報信息進行匯總,對其2022年度營收、凈利潤和增長率進行分析。這十家公司分別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興通訊、工業富聯、烽火通信、卓勝微、移遠通信、廣和通、小米。他們的營收和凈利潤呈現怎樣的變化?2023年第一季度是否呈現了增長的態勢?
2022年到2023年,中國進入5G規模應用的關鍵期,上市公司在5G組網、5G芯片、5G模組、5G手機等領域取得了哪些顯著的進展,本文為你詳細分析。
5G上市公司營收出現分化:8家營收同比增長,3家凈利潤出現下滑
10家5G上市公司2022年總營收達到27364.32億元,四家營收超過3500億,其中中國移動以9372.59億領跑營收榜,工業富聯以5118.5億次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位列第三、第四,他們的營收分別達到4750億、3549億元。
中國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除了保持主營通信業務的優勢外,新型業務的代表—云計算業務,全部增速超過100%,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工業富聯三大核心業務板塊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云計算營收首次突破2000億,受到元宇宙、ChatGPT等帶動算力需求激增,該板塊營收同比增長19.56%。
10家5G產業鏈上市公司2022年業績匯總表
圖:電子發燒友根據公開財報整理
排在第五和第六的分別是小米公司和中興通訊,受困于智能手機業務下滑,小米公司2022年總營收達到2800億,同比下滑14.7%;中興通訊2022年總營收達到1229.5億,同比增長了7.4%。中興通訊表示,主要由于運營商網絡、政企業務、消費者業務營業收入均同比增長所致。
烽火通信2022年營業收入約309.18億元,同比增加17.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06億元,同比增加40.6%。烽火通信取得業績上升,主要歸功于通信系統設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2.23%,光纖及線纜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26%,數據網絡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3%。
凈利潤方面,10家5G上市公司,7家出現凈利潤同比增長,3家出現下滑。中國移動位居十大5G上市公司利潤之首,2022年凈利潤達到1254.59億元,同比增長8.21%。它的凈利潤比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凈利潤之和還要多。凈利潤超過80億有6家企業,分別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工業富聯、中興通訊和小米公司。
在模組領域,移遠通信在2022年營收和凈利潤都出現同比增長。移遠通信總營收達到142.30億,同比上升26.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3億元,同比上升73.94%,這家公司在2022年度,5G模組、LTE模組、車載模組、智能模組等模組業務穩步增長,公司ODM、天線、云平臺、智慧城市等業務也在持續快速擴大。
2022年,廣和通實現營收56.46億元,同比增長37.41%,凈利潤3.64億元,同比下降9.19%。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產品線的豐富,營銷布局的逐漸完善,在車載和FWA行業的市場拓展取得成效。但隨著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同時公司產品出貨結構發生變化,整體毛利率有一定下降。
業績方面,除了小米下滑外,5G射頻龍頭企業卓勝微出現營收和凈利潤下滑。2022年度營業總收入達到36.79億元,同比下滑20.59%,凈利潤10.76億元,同比下滑49.6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7,123.16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74%。
卓勝微解釋了2022年業績下滑的四點原因:1.受到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疫情反復、宏觀經濟下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作為公司主要下游應用的手機行業市場需求疲軟,公司業績受到一定影響; 2.為夯實內生動力,公司穩步推進芯卓半導體產業化建設項目,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力度,導致研發費用、經營費用大幅上升;3、隨著產品銷售結構及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產品整體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4.由于消費電子需求不及預期,公司基于謹慎原則對存貨進行減值測試,導致報告期內存貨減值損失增加。
10家5G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增長,5家研發投入超過100億
2022年,三大運營商、中興通訊、工業富聯、小米集團、烽火通信、卓勝微等10家5G上市公司都在加大研發投入。其中5家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分別是中興通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工業富聯、小米集團。
年報顯示,中興通訊2022年研發費用216.0億元,同比增長14.88%,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7.57%,同比上升1.15個百分點,主要由于集團持續進行5G相關產品、芯片、服務器及存儲、創新業務等技術領域的投入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中興通訊正持續增加研發投入。2023年一季報數據顯示,中興通訊Q1發生研發投入59.33億元,同比增加26.29%。
2022年,三大運營商強化創新驅動,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加大研發投入,強化核心技術攻關,擴大科研隊伍, 數字化業務的快速發展,推動其從“傳統管道運營商”向“數字化科技型企業”轉變。
2022年,中國移動研發費用達到181億元,同比增長16.1%,研發費用占主營收入比例達到2.22%,研發人員達到3.97萬人。移動云、基礎芯片、物聯網操作系統等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形成多項國產化自主產品。;專利、標準化能力行業領先,累計牽頭5G國際標準197個,申請5G專利超4100件,穩居全球運營商“第一陣營”。
工業富聯2022年大賺200億,在云計算業務和通信及網絡設備收入都實現了快速增長。2022年工業富聯公司研發成本為115.88億元,同比提升6.95%。在創新實力方面,公司擁有有效申請及授權專利6,078項,較上年同期增加10.4%。其中,在高端精密機構件、自動化暨機器人、工業元宇宙、數字化智造等技術領域廣泛布局,授權專利增長迅猛,占比達73.8%。
2022年,中國電信研發費用達到106億元,較上年增長52.3%,研發費用占主營收入的比例達到2.43%,科技和產品研發人員達到2.23萬人;RDO科技創新研發體系布局全面完成,實現核心技術自主掌控,天翼云4.0、5G邊緣網絡、新一代云網運營系統、AI、量子密話等技術創新取得明顯成效;2022年國內發明專利和PCT專利申請分別為2021年的1.4倍和2倍。
2022年,中國聯通研發費用達到68億元,同比增長42.7%,研發費用占主營收入比例達到2.14%,研發人員數量達到1.88萬人,授權專利數達到1666件,自主研發產品收入同比增長超過70%。
2022年,智能手機業務疲軟,小米出售的智能手機比較上年減少4000萬部,但是小米在研發上卻加大了投入。小米2022年財報顯示,小米的研發費用同比增加21.7%至160億元,主要是由于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增加。具體來看,小米去年在造車上投入了31億元,其中第四季度為12億元。雷軍曾表示,2023年還要繼續投入75-80億元。
烽火通信2022年堅持聚焦光通信主業,加大研發投入。財報顯示,烽火通信研發費用達到41億,同比上升 17.27%,研發人員達到7526人,占到公司總人數的45.29%。主要是公司加快攻克相關關鍵核心技術進度,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所致。
移遠通信在2022年加大研發投入,財報顯示,2022 年度公司研發投入達 13.35 億元,占營業收入的 9.38%,同比增長 30.59%。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研發技術人員 4,520 人,占比 76.18%。移遠通信公司作為 3GPP成員,提交了 30 多項 5G R17 通信標準提案;同時公司持續參與 3GPP R18 的研究,針對 R18 已提交 10 多項技術標準提案,涉及 NTN(非地面網絡)、定位、車載通信、XR、隨機接入等關鍵技術。截至2022年底,移遠通信公司已取得授權的專利 302 項,商標 146 項,軟件著作權 226 項。
廣和通在2022年研發投入達到5.6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1.71%,廣和通2022年發布多款4G、5G 新產品,包括基于展銳平臺的國產極小尺寸5G 模組,國產替換進程進一步落地;另一方面,公司取得多項產品認證,如5G 模組FM150-NA 取得北美運營商AT&T認證,5G 模組FG370 通過CE 認證測試等。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員工總人數為 1,907 人,其中研發人員占比高達 60%以上。
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分化:4家營收凈利潤增長,1家出現下滑
從4月16日到4月20日,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接連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凈利潤和5G套餐用戶數持續向好。從營收增長區間看,三大運營商第一季度實現營收的“開門紅”。其中中國移動Q1營收達到2507億元,同比增長10.30%,中國電信Q1實現營收1297.53億元,同比增長9.43%,中國聯通Q1營收實現972.22億元,同比增長9.21%。
圖:電子發燒友根據公開財報整理
三大運營商凈利潤更是飄紅,中國移動Q1凈利潤達到281億,同比增長9.5%,中國電信Q1凈利潤達79.84億元,同比增長10.53%,中國聯通Q1凈利潤達22.66億元,同比增長11.60%。三大運營商一季度凈利潤總計383億元,一季度合計日均凈利潤達4.26億元。
截至3月31日,三大運營商5G套餐用戶數總數達到11.95億戶,如果疊加中國廣電的5G用戶數據,截止3月底,全網5G套餐用戶數已突破12億。其中,中國移動的移動客戶總數約9.83億戶,其中5G套餐客戶數凈增加5010.2萬戶,累計達到6.89億戶;中國聯通5G套餐用戶數同比增加404.6萬戶,累計達到2.24億戶,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數凈增503萬戶,達到2.83億戶。
中國移動非主營業務增速已遠遠超過主營業務。財報顯示,2023 年首季度,中國移動主營業務收入為人民幣2098億元,同比增長8.3%;其他業務收入為人民幣409億元,同比增長 21.9%。雖然傳統電信業務仍是各家營收大頭,但是新興數字化業務正在發力。第一季度,中國移動發力政企業務,一體推進“網+云+DICT”拓展,首季度DICT業務收入達到294億元,同比增長23.9%。中國移動面向5G、算力網絡和能力中臺為重點的信息基礎設施加速建成投產,同時轉型業務投入,核心能力布局等資源需求旺盛。
中國聯通第一季度產業互聯網業務實現收入223.8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6%,聯通云實現收入127.9億元,較去年同期提升40%;中國電信繼續發力天翼云,一季度產業數字化業務收入349.7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26%。中國電信表示,目前天翼云4.0進入全面商用階段,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運營商云和國內最大的混合云,進入中國公有云IaaS及公有云IaaS+PaaS市場三強。
三大運營商看好ChatGPT帶來的商機。中國電信表示,在類ChatGPT服務方面,中國電信至少有兩個機會,一是為生成式AI的創業者,通過天翼云提供大模型的算力服務;二是聚焦產業鏈合作,在計算機視覺、AI檢測上拓展服務。4月18日,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GPT聯盟。計劃共同探索智能涌現產生的機制和工程路徑,發現智能時代開啟原始創新機會;發明支撐智能商業價值涌現與流轉的技術架構等,推動ChatGPT帶來的商業機會的落地。
4月21日,中興通訊發布了 2023 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內容顯示,2023 年 1-3 月,中興通訊實現營業收入 291.4 億元,同比增長 4.3%;歸母凈利潤 26.4 億元,同比增長 19.2%。中興在財報指出,運營商網絡在逐步提升無線、有線關鍵產品市場份額的同時,拓展與運營商在算網、云網融合上的合作,推進服務器及存儲、新型數據中心、數據中心交換機、數字能源等創新產品的快速上量。
4月24日,射頻芯片龍頭卓勝微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預告,公司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1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6.50%,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00萬元-11,900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9.10%-74.09%。
卓勝微在第一季度財報中表示,去年初期產業對 5G 智能手機需求預期較為樂觀,因而去年同期公司業績呈現較好勢頭;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復雜外部環境變化,報告期內,公司主要下游應用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未見明顯改善,上述因素疊加影響使得公司一季度業績較去年同期下降。其次,卓勝微穩步推進芯卓半導體產業化建設項目,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力度,導致研發費用、經營費用同比增加。
近日,國際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市場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滑12%。據悉,這已經是手機銷量連續五個季度同比下滑。手機行業分析師認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出貨情況難有好轉,預計至少要到第三季度,整體出貨量才會出現一定復蘇。我們期待卓勝微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業績有持續改善。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4瀏覽量
5718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5G RedCap網關是什么
5G RedCap是什么
熱門5G路由器參數對比,華為智選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5G五年:從概念到現實,5G-A套餐引領新變革
華為5g技術介紹 華為5g技術的優勢
5G新通話技術取得新進展
預測2030年5G RedCap連接數或達近10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