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正逐漸影響半導體行業,使得一度火熱的投資熱情開始變得謹慎起來。預計2023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制造商的設備投資額將首次在過去四年中出現下降趨勢,而且這個下降幅度可能創下近十年來的最大紀錄。
最近,《日經新聞》對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和臺灣等地的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的設備投資計劃進行了詳細的綜合分析。據他們發現,這些公司預計在今年的設備投資額將減少16%,從去年的額度中脫落,總數將降至1220億美元。這一現象清晰地顯示出全球芯片市場的持續疲軟,這也迫使這些半導體巨頭不得不緊急剎車,重新審視其投資策略。
有報道指出,今年的設備投資中,尤其是存儲器芯片領域的投資將出現44%的年降幅,這也是降幅最為明顯的領域。與此同時,用于計算機和數據中心的處理器半導體的投資估計將減少14%。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數據中,有六家公司的設備投資都出現了減少,這其中包括了美國的英特爾、GlobalFoundries、美光、臺積電,以及韓國的SK海力士,還有美國威騰電子與日本鎧俠合資經營的工廠。
與去年熱火朝天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今年全球半導體巨頭紛紛削減了設備投資。這一變化不僅與中美技術封控升級有關,還受到了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相繼推出本土半導體產業扶持計劃的影響。這也導致在2022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的設備投資金額飆升至1460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性的新高。
此外,數據還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九家半導體巨頭的公開數據揭示出,其庫存價值高達88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與嚴重的芯片短缺前的2020年相比,這一數值甚至增長了70%。
受庫存過剩問題的影響,美光最近宣布將削減產量30%,而半導體設備投資也將縮減40%。與此同時,SK海力士的產量削減幅度進一步擴大,達到了5%至10%,而其設備投資也將削減超過50%。
英國研究機構Omdia的分析師南川明指出:“對于10~14納米半導體產品供應過剩的擔憂開始逐漸浮現。”這表明,行業內部對于供需平衡的擔憂也正在逐漸增加。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28瀏覽量
236182 -
聯電
+關注
關注
1文章
300瀏覽量
62707 -
海力士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5瀏覽量
263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2025年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前景璀璨還是風云變幻?

華為最新消息:華為董事會換屆 華為近十年研發費用超1.24萬億 孟晚舟透露華為三個特別計劃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導體芯片公司
2024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投資趨勢分析
韓國十大制造業投資額預計達5990億元
8億投資,又一半導體設備研制項目成功簽約落地
村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橋本武史:展望2025年半導體產業新趨勢

中穎電子榮獲半導體投資聯盟“2024年度國際市場先鋒獎”
玻色量子榮登“投資家2024年度最具投資價值企業TOP100榜單”
萬年芯解讀國產半導體產業年內新增16萬家入局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