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體系結構還應包括貫穿各層的網絡管理、服務質量(QoS)、信息安全等共性需求的功能面,為用戶提供各種具體的應用支持。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1)網絡管理。網絡管理是指通過某種方式對網絡進行管理,使網絡能正常、高效地運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為網絡管理定義5個功能: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記賬管理、故障管理和安全管理。ISO 認為,開放系統互連(OSI) 參考模型是指這樣些功能, 它們控制、切調、監視OSI環境下的一些資源, 這些資源保證OSI環境下的通信。所謂OSI參考模型,是指ISO制定的一個用于計算機或通信系統間互聯的標準體系,一般稱為OS1參考模型或七層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2)服務質量。物聯網傳輸的信息既包含海量感知信息,又包括反饋的控制信息:既包括對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多媒體信息,也包括對安全性、可靠性與實時性要求很高的控制指令。網絡資源總是有限的,只要存在網絡資源的競爭使用, 就會有QoS要求。QoS 是相對網絡業務而言的,在保證某類業務服務質量的同時,可能是在損害其他業務的服務質量。例如,在網絡總帶寬固定的情況下,若某類業務占用帶寬較多,其他業務能使用的帶寬就會減少。因此,需根據業務的特點對網絡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分配,使得網絡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可以說,物聯網對數據傳輸的QoS要求比互聯網更復雜,需貫穿于物聯網體系結構的各個層級,通過協同工作的方式予以保障。
(3)信息安全。物聯網場景中的實體均具有一定的感知、 計算和執行能力, 這些感知設備將會對網絡基礎設施、社會和個人信息安全構成安全威脅。就傳感網而言,其感知結點大都部署在無人監控的環境,具有能力脆弱、資源受限等特點。由于物聯網是在現有網絡基礎上擴展了傳感網和應用平臺,互聯網的安全措施已不足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使得安全問題更具特殊性。物聯網信息安全包括物理安全、信息采集安全、信息傳輸安全和信息處理安全,目標是確保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真實性和網絡的容錯性。因此,信息安全需要貫穿在物聯網體系結構的各個層級。
審核編輯 黃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0文章
46162瀏覽量
3912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物聯網的應用范圍有哪些?
物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物聯網工程師為什么要學Linux?
為什么選擇蜂窩物聯網
宇樹科技在物聯網方面
國產固態繼電器如何滿足物聯網應用的需求
架構性需求的基礎知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