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等金融機構在引領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向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內知名券商發布多份研報,看好國產傳感器賽道。
在2023年1月,中金公司發布了《“芯”機遇系列一:萬物智聯,入口傳感升級》系列研報,認為“傳感器產業鏈有望成為2023年及更長期的投資主線之一”,相關信息參看《中國傳感器產業迎來史上最黃金的一年!》
有意思的是,在2024年1月的近日,我國另一家知名券商——中信證券,發布《“技術躍遷專題研究”系列之八一MEMS傳感器全景透視》研報,認為“在自主可控疊加政策助力下,國內MEMS廠商有望突圍,未來成長可期。”,該系列研報從AIGC、XR等前沿技術窺視未來產業的發展和投資熱點。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是中國A股市場股權承銷規模最大的兩家券商,在2023年,中信證券承銷了140家企業IPO,募資額達2774.54億元,中金公司股權承銷家數達57家,募資額達1233.97億元。過去一年,速騰聚創、高華科技、晶合集成、光格科技等多家傳感器企業IPO就出自這兩家券商之手。
以下為《“技術躍遷專題研究”系列之八一MEMS傳感器全景透視》研報部分主要觀點摘錄,報告更詳細內容請參看中信證券研究《主題策略|MEMS傳感器全景透視》文章 :
過往經驗顯示,技術浪潮是MEMS需求的最大推動力,我們看好新技術、新功能、新場景等對MEMS傳感器需求拉動作用。國外廠商由于起步較早,目前,占據了全球主要的市場份額。但MEMS傳感器行業屬性為國內企業追趕提供了契機。如個別細分領域,國內廠商通過持續加大投入、加強自主創新,在全球廠商排名中位次不斷提升,印證國內廠商有潛力與國際老牌廠商同臺競技。我們認為,未來,在自主可控疊加政策助力下,國內MEMS廠商有望突圍,未來成長可期。
歷史悠久,技術集成程度較高。
MEMS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是微型機械加工工藝和半導體工藝相結合的工業技術。MEMS產品主要分為傳感器和執行器,應用從起初的加速度計、壓力傳感器持續拓展至汽車、醫療、航空、消費電子等領域,產品日益豐富。MEMS產業鏈主要包括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封裝測試、系統應用,作為微電子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技術領域,涉及IC技術、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無線通信等技術,技術集成程度較高,對多學科、多因素的相互理解對于研發十分重要,是典型的技術、資金及智力密集型行業。此外,MEMS器件制造工藝更偏定制化,“一種產品,一種工藝”。
優勢顯著,應用場景十分豐富。
相比傳統的機械傳感器,MEMS傳感器具有微型化、重量低、功耗低、成本低、多功能等優點,同時,可通過微納加工工藝進行批量制造、封裝、測試,優勢顯著,廣泛應用于汽車、消費電子、工業、醫療、航空航天、通信等領域。從市場空間看,據Yole統計,2022年全球MEMS傳感器規模約145億美元;據中商情報網統計,2021年國內MEMS市場規模超800億元,若按國內占比超50%計算,國內MEMS傳感器空間也十分廣闊。
前景廣闊,技術浪潮助推需求。
每一輪技術變革都會創造全新的需求,這對MEMS傳感器也適用,過往經驗亦顯示,技術浪潮是MEMS需求的最大推動力。未來推動MEMS需求增長,主要源于新技術、新功能、新場景:1)物聯網為MEMS技術創造了新需求;2)功能日益豐富的可穿戴設備為MEMS技術提供了新機遇;3)汽車智能化的發展也會引致MEMS技術需求大幅增長;4)人形機器人產業化將為MEMS技術發展注入新發展動力。Yole預測,2028年MEMS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200億美元,對應2022年-2028年復合增長率達5%。
后發追趕,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國外廠商由于起步較早,在整體資產規模、資金實力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目前占據了全球主要的市場份額。但MEMS傳感器定制化屬性強,應用領域要求差異大,行業內企業在主要產品方向、應用領域等方面各具特點,這為國內企業追趕提供了契機。個別細分領域,國內廠商通過持續加大投入、加強自主創新,在全球廠商排名中位次不斷提升,印證國內廠商是有潛力與國際老牌廠商同臺競技。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在中美貿易爭端大背景下,政策助力下,國產替代有望加速。
本小節為《“技術躍遷專題研究”系列之八一MEMS傳感器全景透視》研報部分主要觀點摘錄,報告更詳細內容請參看中信證券研究《主題策略|MEMS傳感器全景透視》文章 。
多家頭部MEMS傳感器企業有望在2024年上市!
在2023年,有多達15家傳感器企業上市,創近年來新高,也印證了編輯此前對2023年國產傳感產業投融資市場比2022年更火的觀點,雖然面臨“資本寒冬”也擋不住市場對國產傳感器的看好。而來到2024年,國產傳感器產業投融資有望延續過去一年的熱度。
當前,有多家國產頭部MEMS傳感器企業正在IPO進行中,并有望在2024年上市。
歌爾微電子:已過會,正在審核問詢中,中國最大MEMS傳感器企業
歌爾微電子由歌爾股份分拆出來,是歌爾股份體系內唯一從事 MEMS 器件及微系統模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歌爾微電子繼承歌爾股份的一切MEMS資產和業務。
以MEMS業務營收計算,歌爾微電子是中國規模最大的MEMS傳感器企業,據知名咨詢機構Yole的《MEMS產業現狀》報告顯示,歌爾微電子(歌爾股份)連續多年進入全球MEMS企業TOP 30名單,也是中國唯一進入全球MEMS前十強的傳感器企業,實力強勁。
▲歌爾股份/歌爾微市場占有率排名(來自歌爾微招股書)
歌爾微電子早在2022年10月19日就已過會,預計募集資金31.91億元,相關信息參看《中國第一MEMS企業歌爾微上市審議通過!》,然而同年11月9日,歌爾股份遭遇“蘋果停單事件”影響《中國最大MEMS企業歌爾被蘋果要求暫停代工!》,歌爾微電子IPO步伐放緩,隨著2023年的業績復蘇,歌爾微電子有望在2024年登陸創業板。
▲來源:深圳證券交易所
明皜傳感:獲小米比亞迪投資,國產MEMS慣性傳感器領軍企業,多次進入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
明皜傳感于2023年6月30日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IPO招股書獲受理,擬募資6.2億元,當前IPO進度顯示正在問詢中,有望在2024年登陸科創板。相關信息參看《小米比亞迪投資的這家MEMS企業IPO了!》
明皜傳感是國產MEMS傳感器領域知名龍頭企業,連續多年獲得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頒發的“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榮譽、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進步一等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
▲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
明皜傳感具備包括芯片設計、制造工藝、封裝測試、軟件算法在內的完整核心技術架構, 尤其是公司基于晶圓級 3D MEMS-CMOS 微加工工藝平臺,將下游應用市場對產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需求融入產品的設計與制造中。
明皜傳感圍繞 MEMS 慣性傳感器進行布局,形成了以 MEMS 加速度計為 核心的產品組合,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平板/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 子領域,智能家居、智慧畜牧等物聯網領域以及車載應用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明皜傳感背后投資天團強大,獲得小米、比亞迪、上汽集團、中芯聚源等產業巨頭的青睞并入股。
目前,明皜傳感已向榮耀、小米、聯想、歌爾、三星、谷歌、Comcast等行業知名終端客戶批量供貨。此外,其車規級MEMS加速度計已向東軟集團批量供貨,并已導入比亞迪等汽車級客戶。
▲明皜傳感客戶,來源:明皜傳感招股書(申報稿)
矽睿科技: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MEMS慣性傳感器、磁傳感器領軍企業
矽睿科技成立于2012年,連續多年獲得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榮譽,是中國MEMS產業領軍企業。
矽睿科技公司產品包括多款MEMS傳感器、磁性傳感器芯片、及汽車與物聯網智能模組和系統。應用市場覆蓋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制造,汽車類電子、物聯網、AI等市場。
2023年1月,監管機構首次披露了矽睿科技的IPO上市輔導備案報告,上市輔導是企業提交IPO申報前的必要流程。
據海通證券官網顯示,矽睿科技上市輔導已進行了三期,相關上市輔導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有望在2024年提交IPO申報,沖刺中國A股。但目前矽睿科技還未披露最終上市板塊。
▲來源:海通證券
華普微電子:無線射頻芯片、MEMS&ASIC芯片領先企業
華普微是一家專注于無線射頻和傳感器領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已發展成為國內集ASIC芯片設計、MEMS傳感芯片設計、封裝測試校準技術、應用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公司。
華普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模擬和數字混合射頻芯片"NextGenRF"算法、PlutoIOTPlutoWAN協議,以及硅壓阻式傳感器芯片設計技術; 主打以無線射頻Sub-1GHz為基礎及延伸的射頻芯片、無線傳輸模塊,基于MEMS技術衍生的各類型傳感器產品,以及相關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等; 華普微產品包括無線射頻芯片、數字隔離器、LoRaWan模塊、數據透傳模塊等﹔傳感器包括高精度氣壓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
華普微于2023年1月正式進行IPO上市輔導,目前上市輔導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有望在2024年提交IPO申報,將沖刺科創板。
▲來源:海通證券
麥克傳感:老牌傳感器企業,研發MEMS壓力傳感器等新產品
麥克傳感始于1971年,前身是寶雞秦明公司,一開始從事壓力傳感器的研究,目前專注壓力、液位、流量、溫度以及物聯終端儀表的研發制造。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水利水務、工業控制、市政消防、智慧城市、航天航海、食品醫藥等領域。
麥克傳感主營產品有差壓傳感器,壓力變送器,液位變送器,溫度傳感器,電磁流量計,渦街流量計……等,其MEMS壓力傳感器基于MEMS技術、采用SOP、DIP、COB等封裝形式,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流體介質測量的特定產品解決方案。
2023年1月,麥克傳感IPO上市輔導備案報告公布,開啟IPO歷程,由東方證券進行上市輔導,目前真正有序進行中,有望在2024年沖刺中國A股,目前上市板塊未披露。
多家國產MEMS傳感器上市企業值得關注!
除了上文這些MEMS傳感器企業有望在2024年上市或沖刺中國A股,當前,中國股市上有多家MEMS傳感器企業值得關注,部分企業有:
歌爾股份
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介紹如上文,其分拆的歌爾微電子正在創業板IPO中。
瑞聲科技
港股上市企業,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中國第二大MEMS傳感器企業。
華潤微
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IDM廠商,擁有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擁有3條6英寸線,其中MEMS產線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與CMOS生產線兼容的MEMS傳感器量產生產線。
士蘭微
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IDM廠商,其MEMS傳感器產品系列豐富,主要集中在MEMS慣性傳感器,有:MEMS加速度計、三軸AMR磁傳感器、六軸慣性傳感器、高性能MEMS麥克風、數字三合一傳感器、心率傳感器、高性能氣壓壓力傳感器等。
納芯微
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聚焦信號感知、系統互聯、功率驅動三大方向,擁有MEMS壓力傳感器、磁傳感器、傳感器ASIC芯片、電流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多種產品。
敏芯股份
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國產MEMS芯片第一股,擁有MEMS麥克風、MEMS壓力傳感器和MEMS慣性傳感器三大產品線。
芯動聯科
中國A股少有的高性能MEMS慣性傳感器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MEMS陀螺儀和MEMS加速器,其產品核心性能指標已達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高華科技
高可靠性傳感器研發和生產企業,參與載人航天工廠、探月工程等多個國家級重點項目,具備MEMS傳感芯片、ASIC調理電路的自主設計能力。
安培龍
具有領先實力的國產傳感器企業,國產溫度傳感器龍頭企業,其陶瓷壓力傳感器進入比亞迪等多家車企供應鏈,目前正基于MEMS技術開發硅微熔壓力傳感器,用于汽車ABS等領域,有望放量。
漢威科技
國產氣體傳感器規模最大的企業,已基于MEMS技術,開發出可檢測VOCs、乙醇、甲醛、可燃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的MEMS傳感器。
國產MEMS芯片代工及封測上市企業:
賽微電子
中國及全球最大的純MEMS代工企業,旗下瑞典Silex公司是全球最大的MEMS代工企業,擁有多條MEMS產線,已實現多種MEMS器件的量產。
芯聯集成
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MEMS芯片代工企業,擁有多種MEMS傳感器量產能力。
華虹公司
中國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擁有MEMS-CMOS全兼容產線,是中國第二大CMOS圖像傳感器企業格科微、MEMS芯片領先企業敏芯股份等多家國產傳感器企業的主要代工商。
通富微電
中國芯片封測領先企業,國產MEMS封測龍頭企業,通富微電是國內最早研發MEMS并具備量產能力的廠家。
華天科技
國產MEMS封測龍頭企業,中國芯片封測領先企業。
▼▼相關傳感器企業介紹&產品選型可在傳感搜小程序查看▼▼
結語
券商研報對市場而言,釋放了重要的金融引導信息。從2023、2024年連續兩年開年頭部券商發表傳感器產業重要研報,預示著國產傳感器賽道投融資的熱潮。
中國頭部MEMS傳感器企業中,歌爾股份、瑞聲科技、華潤微、士蘭微、敏芯股份、納芯微等企業已經上市,歌爾微電子、明皜傳感、矽睿科技等企業有望在2024年沖刺A股。
此外,還有美泰電子、美新半導體等優秀MEMS企業未進入金融舞臺。而除了MEMS領域,國產傳感器正在IPO中的企業還有正揚傳感、長光辰芯等多家公司。
2024年,中國傳感器投融資,依舊火熱!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中信證券研究《主題策略|MEMS傳感器全景透視》文章,由傳感器專家網動感傳感整理,轉載請注明傳感器專家網。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4文章
52821瀏覽量
765679 -
mems
+關注
關注
129文章
4115瀏覽量
1930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爆發!全球最大MEMS企業2年賣了50億顆傳感器!(將押注這條賽道)

芯盾時代助力金融機構筑牢終端安全防線
7天內2家傳感器公司獲數千萬元融資,這條傳感器賽道國產化率不足10%?!

MEMS聲敏傳感器分類與應用
午芯芯科技國產電容式MEMS壓力傳感器芯片突破卡脖子技術
成立15年,鑫精誠這家深圳傳感器公司獲億元天使融資(六維力傳感器這條賽道真火)


無錫一家傳感器初創企業獲天使輪融資,資本涌入這條國產傳感器賽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