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期,據日媒報道,索尼計劃將從今年5月起量產用于大容量HDD的半導體激光器。得益于索尼新開發的磁盤存儲容量翻倍的技術,索尼計劃與希捷科技合作,大規模生產HDD,并投資約50億日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用于建立新的生產線。
開發新技術,讓HDD容量翻倍
從日媒報道的消息來看,此次索尼所掌握的新技術,將幫助HDD容量實現大幅增長,3.5英寸的HDD最高容量可達30TB,達到此前的2倍。索尼方面希望此技術能夠幫助解決當前生成式AI快速發展下,信息暴增之后數據中心存儲上的短缺問題。
為此,索尼將聯手美國硬盤驅動器制造商希捷科技進行大規模HDD生產,希捷有望今年春季開啟生產活動,索尼則提供作為核心部件的半導體激光器。并計劃投資50億日元,在日本宮城縣與泰國工廠新建生產線。
從技術上看,索尼開發出了將照射精度提高到納米級的半導體激光器,將半導體激光器安裝在磁盤的磁頭上,可以寫入比以往更多的信息。
通常而言,限制HDD存儲容量的提升面臨的主要瓶頸在于如何在保持數據穩定可靠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磁記錄密度并克服由此帶來的技術難題。主要可以細分為磁記錄密度、磁盤的物理尺寸、磁頭技術、磁記錄技術與信號處理與糾錯能力。
比如磁記錄技術是HDD的核心,磁盤表面的磁道和扇區越密集,單位面積內的存儲容量就越大。然而,隨著磁記錄密度的增加,相鄰磁域之間的干擾問題(稱為超順磁效應和鄰近軌道干擾)會更加嚴重,導致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下降。
而硬盤盤片的直徑和厚度存在物理極限,這直接影響到可以容納多少層磁記錄介質以及磁頭可以讀寫的精度。目前廠商已通過使用多碟封裝技術來提升單個硬盤的總容量,但這也帶來了能耗、散熱及機械復雜性等問題。
這次索尼解決的主要是磁頭技術上的問題,更小的讀寫頭意味著可以實現更窄的磁軌間距,進而提高磁記錄密度。然而,磁頭進一步小型化的同時,其制造難度和成本也在增加,并且需要更精密的定位系統來支持。如果索尼的磁頭能夠在納米級,那么提高磁記錄密度是自然而然的。
而希捷此前發布的Mozaic 3+平臺,采用HAMR(熱輔助磁記錄)等技術達成了機械硬盤單碟片面密度3TB +的新紀錄,這是在磁記錄技術上進行的改進。
數據生成量暴漲,HDD需求持續上升
據數據調研機構Statista預測,全球的數據生成量在2025年將達到181ZB,比2022年增長90%以上。這其中主要的助力來自于生成式AI的普及所帶來的數據處理量的爆炸性增加,并且為了保存AI學習的大量數據,還需要擴大云平臺和數據中心的容量。
因此在2025年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600億美元,比2022年增長15%。不過面對數據的暴增,存儲器的增速就顯得有些緩慢了。
面對未來存儲需求越來越大的情況,在過去處于頹勢的HDD或許能夠釋放出更多優勢。相比SSD,HDD的讀寫速度較慢,并且旋轉盤片和移動磁頭,容易受到外部沖擊和振動的影響,可能導致硬件損壞和數據丟失,同時工作時會產生一定噪音,并且在高速運轉時會產熱較多。由于尋道時間和轉速限制,系統啟動和文件打開速度相對較慢等。
但這些問題在數據中心中幾乎都不構成影響,并且HDD最大的優勢在于成本較低以及更大的容量,甚至由于HDD的數據是以螺旋狀從外圈向內圈散開的,因此數據恢復相對容易。這些優勢讓HDD在大型企業、數據中心等對容量和安全性有較高要求的領域仍然是絕對的主力,并且隨著AI的發展,這一趨勢短時間內基本無法改變。
甚至在家庭安防中,由于HDD的大容量,一些用于大規模的數據存儲,比如網絡附加存儲(NAS)、家庭安防攝像頭的錄像存儲等設備,將會更多采用HDD。而對于不需要頻繁訪問、且對響應速度要求不高的存儲需求,例如長期保存視頻監控錄像、多媒體資料庫等,HDD也是經濟實惠的選擇。
小結
隨著索尼、希捷科技等企業對HDD相關技術的突破,讓HDD容量得以進一步提升,以此來應對接下來生成式AI所帶來的數據“狂潮”。加上近期OpenAI發布的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都將極大地帶動數據量的提升,也讓HDD的需求進一步攀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索尼
+關注
關注
18文章
3395瀏覽量
106024 -
希捷
+關注
關注
2文章
212瀏覽量
41894 -
HDD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1瀏覽量
279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首創開源架構,天璣AI開發套件讓端側AI模型接入得心應手
Studio提供了最優解。Neuron Studio可針對模型到應用,提供一站式、全鏈路、自動化的開發協助,不僅讓AI應用開發的全流程可視化,更帶來整個多種工具的一站式開發能力,還支持神經網絡自動化調優和跨
發表于 04-13 19:52
Cognizant將與NVIDIA合作部署神經人工智能平臺,加速企業人工智能應用
-Cognizant將與NVIDIA合作部署神經人工智能平臺,加速企業人工智能應用 Cognizant將在關鍵增長領域提供解決方案,包括企業級AI智能體、定制化行業大型語言模型及搭載N

DeepSeek推動AI算力需求:800G光模塊的關鍵作用
和性能方面展現了出色的優勢,滿足當前AI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長。
高可靠性:
光模塊經過溫度、靜電放電及機械耐久性等嚴格測試,確保在數據中心乃至戶外等多種環境下均能保持穩定表現。
發表于 03-25 12:00
西部數據推出大容量存儲方案,賦能NAS用戶、創意專業人士與內容創作者
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當今數據驅動的需求不斷增長,西部數據公司(NASDAQ: WDC)推出了一系列全新升級的產品,旨在滿足市場對大容量存儲解決方案的迫切
發表于 03-12 16:16
?236次閱讀
村田預測AI服務器MLCC需求翻倍
近日,全球積層陶瓷電容(MLCC)行業的領軍企業——日本村田制作所社長中島規巨,在最新一季的財報會議上透露了關于MLCC市場需求的積極預測。他指出,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蓬勃發展,被動元件產業正迎來新的增長機遇。預計在未來一
AI將推動未來三年存儲需求翻倍
近期,一項由希捷委托Recon Analytics進行的全球調查顯示,人工智能(AI)的廣泛應用將在未來幾年內引發數據生成的爆炸性增長。這一趨勢對存儲需求產生了巨大影響,特別是當現有的
希捷科技發布二季度盈利預測:受益于云計算與AI需求
10月23日,路透社報道稱,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于當地時間周二發布了其二季度的盈利預測。根據預測,希捷的利潤將高于華爾街的預期,并且也將超過其歷史季度的業績表現。這一積極的展望主要歸因于全球客戶對內存芯片在云計算領域的強勁
索尼本田移動公司合作開發AI自動駕駛電動車
索尼集團與本田汽車攜手,旨在通過人工智能(AI)技術強化其合作開發的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性能,以期在技術上追趕行業領頭羊特斯拉。
雙方合資成立的索尼-本田移動公司計劃在豪華電動車
西部數據正式推出超大容量 ePMR HDD 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近線存儲需求
公司推出行業領先的 11 磁碟架構設計,以容量高達 32TB 的 UltraSMR HDD 和 26TB 的 CMR HDD為超大規模云、云服務提供商和企業級數據中心客戶提供卓越的 TCO 表現

谷歌簽核電購買協議以滿足AI發展用電需求
10月15日最新消息,谷歌于本周一宣布與Kairos Power公司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從后者處采購六至七臺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所生產的電力,總計容量達到500兆瓦,以滿足其人工智能業務不斷增長
SK電訊將與Lambda合作打造AI數據中心
韓國領先的電信巨頭SK電訊(SK Telecom)宣布了一項重要合作計劃,將與美國知名的云GPU服務提供商Lambda攜手,于2024年12月在首爾共同推出一個先進的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該中心將依托英偉達最新一代的H10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