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摩根大通稱,盡管全球宏觀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令其它行業飽受困擾,但亞太區科技業卻在蓬勃發展,尤其是半導體產業拉動顯著。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在周二的發布會上解釋道,“科技業持續回暖是去年下半年亞洲表現優秀的關鍵因素,其中中國制造業以及北亞地區均受惠。” 他還提到,新冠疫情中,科技行業因全面數字化浪潮而取得長足進展;然而,高通脹和利率擠壓了消費支出,導致產品需求下滑和失業率攀升,科技行業歷經2022至 2023年的發展減速。
據德勤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科技支出減少,伴隨著離職人數擴大,似乎給人以一絲破曉之光——經濟學家對經濟下滑風險預判有所放松,分析師普遍看好2024年科技行業重現穩健增長。
摩根大通亞洲新興市場經濟研究主管翁心本表示,盡管科技行業開始恢復增長,但非技術型行業的全面復蘇尚未顯現。
據悉,人工智能的繁榮持續助推芯片制造商和科技行業整體增長。譬如,美國芯片設計龍頭英偉達第四季度營收同比暴漲逾兩倍,得益于其圖形處理單元需求激增,包括支持OpenAI推出的ChatGPT。
摩根大通指出,科技行業復蘇進程并非普惠,而主要集中于芯片、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等細分領域。韓國成品表現出色,而臺灣則因為邏輯芯片生產質量顯優。由此,韓國和臺灣成為北亞區域獲利最為豐厚的地區。值得注意的是,Nvidia的主控合作伙伴臺灣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TSMC)因此直接受益。此外,韓國半導體巨頭如三星電子和SK 海力士也在人工智能熱潮中收益明顯,大量高性能內存芯片需求為其提供廣闊市場空間。
摩根大通認為,監管層對科技行業底層架構的更廣泛數字化、數據中心建設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寄予較高期待,這些因素推動科技股價分析師充滿信心。比如,新加坡已探知到此波半導體繁榮帶來的顯著提振效果。根據該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新加坡2022年的芯片設備產量占到了全球總量的近20%。
上個月,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在預算案闡述中承諾,未來五年內將投入超過10億新加坡元(約合7.43億美元),用于增進人工智能相關實力。黃循財表示,政府將致力于確保獲取到對人工智能開發與使用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尖端芯片。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25瀏覽量
54552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9464瀏覽量
63368 -
摩根大通
+關注
關注
0文章
43瀏覽量
80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為面向亞太地區發布全新星河AI數據中心網絡方案
DigiKey 應用與技術門戶平臺已針對亞太地區進行了本地化
愛立信和Telstr部署亞太地區首個高性能可編程網絡
亞太區首座功率半導體動態可靠度驗證實驗室即將建立
蔚華科技與恩艾共建亞太首座功率半導體驗證實驗室
全球半導體行業第三季度收入大幅增長
半導體行業溫和復蘇:技術與市場需求驅動未來增長預期
領泰 / LEADTECK領泰半導體(深圳)有限公司由一級代理提供技術支持
芯聯集成:抓住半導體復蘇機遇,三條增長曲線驅動業績飆升
FPT軟件在 “ IDC MarketScape:亞太地區SAP實施服務供應商評估 ” 中被評為頭部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