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每日數百萬、甚至上千萬通勤人次,儼然已成為家庭客廳之外,最具移動支付與智能交通商機的公共交通領域爭奪點。兩大互聯網支付巨頭阿里、騰訊以及語音交互科大訊飛相繼在地鐵語音購票發力,期能搭上“快車”贏占商機。
馬云“吃飯”缺席 拿下上海地鐵支付系統
上海地鐵推出手機端APP“Metro大都會”,開始試點掃碼進站?!癕etro大都會”APP綁定支付寶,乘客可以掃乘車碼進站,出站時再扣除車費,無需兌換零錢和排隊購票。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還將為上海地鐵提供人臉識別閘機,無需刷卡就能進站、智能人流監控解決方案;以及語音購票機系統。
上海地鐵語音售票機由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核心團隊iDST自主研發,其最新研究成果,即“多模態智能語音交互解決方案”。這套方案是由數個子系統組成,包括大麥克風陣列子系統、計算機視覺子系統、多模態融合子系統、遠場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對話及語音合成子系統。
同時,這系統的亮點在于免喚醒主動語音交互,通過“語音+視覺”多模態融合技術,能夠自動檢測乘客走近售票機的行為,主動發起交互;還可以從乘客真實對話中自我進化,支持復雜口語理解,讓口語化表達變得越來越智能。
日前馬云在烏鎮沒有參加互聯網大老們的晚餐“飯局”,其獨獨缺席,受到各方矚目,外界戲稱,原來轉身到了上海,拿下了每日近千萬人次出行的公共交通大單。
微信小程序 開啟地鐵支付大商機
而在阿里云展示語音購票、刷臉支付之前,騰訊也在廣州展開對地鐵這一重要出行場景入口的搶奪。11月中,馬化騰曾親自展示在廣州坐了一趟地鐵,“在無數聚光燈下,馬化騰親自打開手機,為價值千萬的地鐵掃碼付款”。
乘客只需通過微信小程序中的“廣州地鐵乘車碼”,將二維碼靠近地鐵站的閃客峰云閘機(橙色閘機),即可掃碼入閘。
騰訊除了與廣州地鐵團簽約,雙方展開智慧交通領域的深度合作,目前為止,騰訊乘車碼還在青島、濟南、合肥、佛山、常德、汕尾、淄博、萊蕪、駐馬店、呼和浩特等多個內地城市上線,以及全國首個長江索道乘車碼在重慶正式啟用。
同時在香港,騰訊也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正式簽約,在微信支付和WeChat Pay HK(微信香港錢包)在港鐵的移動支付業務展開合作。
科大訊飛攜手合肥軌道交通
除了阿里、騰訊科大訊飛也在地鐵應用方面,攜手合肥軌道交通二號線,通過語音輸入,售票終端可以智能識別乘客需求,為乘客提供購票服務。
這套科大訊飛系統還支持英文和廣東話、四川話、合肥話等多種方言,滿足多語種、多方言購票需求與語音交互體驗。此外,乘客還可以通過觸發語音按鈕,實現出行導航、站點定位、票價咨詢、換乘查詢等功能。據悉目前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技術將在合肥軌道交通2號線正式運營期間試點應用。
智能交通背后龐大移動支付商機
事實上,地鐵AI的應用背后不僅僅只是語音交互、人臉辨識等技術交鋒的戰場,除了是人工智能技術找到了落地之處,在爭奪戰背后,更是一場巨頭之間移動支付——微信與支付寶的爭奪。
以上海地鐵來說,若每位乘客平均一日支付4元公共交通費用,就是數千萬的交易額。市場分析,騰訊為了與支付寶在移動支付上一爭高下,斥資數十億開展補貼大戰,現已覆蓋出行、餐飲等多個場景,而地鐵公共軌道交通則是兵家必爭之地。
根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2季度》數據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寶以53.70%的市場份額占得頭籌,騰訊金融以39.12%的市場交易份額占比名列第二。兩者市占率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
智能交通
+關注
關注
12文章
823瀏覽量
44343 -
騰訊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78瀏覽量
50227 -
科大訊飛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40瀏覽量
62356 -
阿里
+關注
關注
6文章
454瀏覽量
33276
原文標題:BAT搶搭“快車” 地鐵成AI語音、臉部辨識、移動支付爭搶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44592200c847,微信公眾號:gh_44592200c847】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