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場景下,陣列云(分布式計算集群)從模型訓練到推理的完整技術流程可結構化分解如下:
一、訓練階段技術實現
1,資源動態編排?
基于Kubernetes集群或云廠商彈性計算服務(如AWS EC2 Auto Scaling)構建容器化訓練集群
采用優先級隊列調度算法分配GPU/NPU異構算力資源,支持搶占式實例降低成本
通過CSI卷插件掛載分布式存儲(CephFS/HDFS)或對象存儲(S3/OSS)實現訓練數據持久化
2,分布式訓練架構?
選用Horovod+MPI或NCCL實現多機多卡AllReduce通信
參數服務器架構部署于獨立節點組,支持異步梯度更新策略
采用Checkpoint回調定期將模型快照存儲至OSS,并觸發Metadata更新至元數據庫
3,訓練效能優化?
實現TFRecord/Petastorm格式的并行數據管道,配合Prefetch/AUTOTUNE機制消除I/O瓶頸
集成混合精度訓練(AMP模塊),在V100/A100顯卡啟用Tensor Core運算
部署Prometheus+Granfana監控體系,實時采集GPU利用率、跨節點網絡吞吐等關鍵指標
二、推理服務化部署
1,模型生產化封裝?
使用ONNX Runtime/TensorRT執行計算圖優化,實現算子融合與FP16量化
構建Docker鏡像集成Triton Inference Server,配置模型倉庫版本管理策略
執行AB測試流量切分,通過Shadow Mode驗證模型推理穩定性,
2,彈性服務架構?
基于Knative/K8s HPA配置橫向擴展策略,根據QPS/P95延遲指標動態調整Pod副本
服務網格層(Istio)實現金絲雀發布與熔斷機制,保障SLA服務質量
部署Redis集群構建分布式特征緩存,降低特征預處理計算負載
3,推理效能調優?
啟用NVIDIA Triton的Dynamic Batching機制,設置最大Batch Size與延遲閾值
采用C++前端實現高性能數據預處理,利用SIMD指令優化向量化計算
配置NUMA綁核與GPU MIG分區,確保推理進程的資源獨占性
三、云原生支撐體系
1,跨域協同計算?
通過SR-IOV網卡直通與RoCE網絡協議實現AZ間低延遲通信
部署KubeEdge邊緣節點納管體系,支持模型分層部署(中心云+邊緣節點)
2,安全合規機制?
采用VPC+Security Group構建網絡隔離域,啟用Model Encryption保護知識產權
通過OPA策略引擎實施RBAC訪問控制,審計日志對接SIEM系統
3.成本治理方案?
利用Spot實例競價策略運行非實時任務,預算告警觸發自動化資源回收
部署CE(Cost Explorer)分析工具,按Namespace/Workload維度進行成本歸因
四、技術演進方向
訓練場景探索Megatron-LM+DeepSpeed的3D并行方案
推理鏈路試驗Serving-Side Batching與Model Parallelism結合
評估Fluid+Alluxio構建訓練/推理統一數據湖的可行性
審核編輯 黃宇
-
陣列
+關注
關注
0文章
66瀏覽量
170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面向AI時代的IBM存儲全棧解決方案

基于RAKsmart云服務器的AI大模型實時推理方案設計
使用MicroPython部署中的ocrrec_image.py推理得到的輸出結果很差,如何解決呢?
YOLOv5類中rgb888p_size這個參數要與模型推理和訓練的尺寸一致嗎?一致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創建了用于OpenVINO?推理的自定義C++和Python代碼,從C++代碼中獲得的結果與Python代碼不同是為什么?
壁仞科技支持DeepSeek-V3滿血版訓練推理
DeepSeek推出NSA機制,加速長上下文訓練與推理
昆侖芯率先完成Deepseek訓練推理全版本適配

阿里云開源推理大模型QwQ
NVIDIA助力麗蟾科技打造AI訓練與推理加速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