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綜合報道
在碳中和目標驅動下,全球能源結構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儲能技術成為解決風光發電間歇性問題的關鍵。當鋰電池占據主流地位時,一種以鋁為核心材料的新型儲能技術正悄然崛起——鋁基材料憑借其獨特的性能組合,正在儲能領域書寫新的篇章。
鋁基儲能技術的突破首先體現在鋁空氣電池與鋁基鉛炭電池的產業化應用上。鋁空氣電池以金屬鋁為負極,空氣中的氧氣為正極反應物,理論能量密度高達8100 Wh/kg,是鋰離子電池的2-3倍。
這種電池無需高壓儲氫裝置,且電解液為水基溶液,安全性遠超傳統電池。昆工科技開發的鋁基鉛炭電池更將儲能時長提升至120小時以上,通過鋁基鉛合金復合材料替代傳統鉛板柵,顯著降低內阻并抑制熱失控風險。在寧夏靈武的10萬千瓦光伏項目中,該技術已實現配套儲能系統穩定運行,驗證了其在長時儲能場景的可靠性。
在儲氫領域,鋁基材料展現出顛覆性潛力。鋁與水反應生成氫氣的化學特性,使其成為理想的儲運載體。南京工業大學團隊通過引入CeF3催化劑,將鎂鋁合金的脫氫活化能從155.95kJ/mol降至79.31kJ/mol,使200℃下的吸氫速率提升至4wt.%。
中鋁集團研發的納米改性5083鋁合金儲氫罐內膽,密度較傳統材料降低40%,正在推動液態氫儲運成本下降至與柴油相當的水平。這種“鋁-氫”閉環體系,為綠氫制備與分布式能源系統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成本優勢是鋁基材料突圍的核心競爭力。鋁基鉛炭電池的建造成本僅為鋰電池的65%-80%,且全生命周期可回收率高達99%。
在云南曲靖的鋁基電池產線,每GWh產能的原材料成本比鋰電池低30%,這使其在無電地區微電網建設中具備顯著優勢。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的測算顯示,若鋁基儲能技術滲透率達15%,到2030年可降低新能源并網成本超2000億元。
同時,產業化進程正在加速。昆工科技在寧夏的10GWh鋁基電池基地即將投產,規劃產能覆蓋西北地區80%的光伏配套需求;中電建在甘肅的30萬千瓦風電項目,首次將鋁基儲能系統納入電網調頻服務。
國際市場上,昆工的6V/430Ah儲能系統已出口至烏茲別克斯坦,其-20℃低溫性能(容量保持率>90%)在哈薩克斯坦風電場創下連續運行2000小時的紀錄。
需要注意的是,鋁基材料的枝晶生長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北京大學團隊開發的氯化物熔鹽電解質雖抑制了鋁枝晶,但循環壽命仍落后于液態電解質電池。此外,鋁空氣電池的氧還原催化劑成本占系統總成本的40%,尋找非貴金屬替代材料成為攻關重點。
值得期待的是,麻省理工學院通過AI篩選出的鈷錳雙金屬催化劑,已使鋁空氣電池的功率密度提升至300 mW/cm2,為商業化鋪平道路。
小結
站在能源革命的轉折點,鋁基材料正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前沿。其兼具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特性,與風電、光伏的波動性形成完美互補。當全球儲能市場規模突破萬億級門檻,鋁基技術或將重塑行業格局,成為新能源賽道上最耀眼的黑馬。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50瀏覽量
109492 -
儲能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172瀏覽量
342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新能源發電‘靠天吃飯’?儲能技術如何破解棄風棄光困局?”

聚焦安科瑞 Acrel-2000ES,探尋新能源儲能系統奧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