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子設備的設計與應用中,電磁兼容(EMC)是確保設備穩定運行、避免干擾與被干擾的關鍵領域。而其中,產品接地設計又是影響 EMC 性能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將深入探討產品接地設計與 EMC 分析方法,幫助您全面理解接地與浮地的概念以及接地在改變共模電流方向中的重要作用。
4.1.1 什么是接地與浮地
在電磁兼容領域,接地有著豐富的內涵與多樣的目的,通??煞譃楸Wo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兩大類。
· 保護性接地
· 防電擊接地:這是從安全(safety)角度出發的重要接地方式,主要用于防止電氣設備因絕緣損壞或產生漏電流,導致平時不帶電的外露導電部分帶電而引發電擊事故。它不僅能限制線路涌流,還能應對低壓線路及設備因高壓竄入而產生的高電壓情況。當電器故障發生時,有利于過電流保護裝置動作,及時切斷電源,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這種接地方式也就是狹義上的“保護接地”,有時也被稱為 “PGND”。
·
· 防雷接地:雷電或浪涌的能量巨大,防雷接地的作用就是將這些能量引入大地,避免大電流對人身造成電擊以及對財產造成破壞,為設備和人員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提供可靠的保護。
·
· 防靜電接地:在當今電子設備廣泛應用集成電路的時代,靜電對設備的危害不容忽視。防靜電接地就是將靜電荷引入大地,防止靜電積聚對人體和設備造成損害。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防靜電接地與 EMC 意義上的防 ESD(靜電放電)接地有所不同,ESD 是一個瞬態過程,而防靜電接地是為了防止電荷累積,避免發生 ESD 現象,保護集成電路等敏感元件。
·
· 防電蝕接地:通過在地下埋設金屬體作為犧牲陽極或陰極,可以有效防止電纜、金屬管道等受到電蝕,延長這些金屬部件的使用壽命,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
·
· 功能性接地
· 功率接地:對于電力系統而言,功率接地是保證其正常運行、防止系統振蕩以及確保繼電保護可靠性的關鍵措施。在交直流電力系統中,交流一般選擇中性點進行接地,而在電子設備系統中,除電子設備系統以外的交直流接地被稱為功率地。
·
· 邏輯接地:為了給電子設備中的電路提供穩定的參考電位,通常將所有或局部電路的參考點定義為“邏輯地” 或 “0V” 地,規定該點電壓為 0V,電路中其他各點的電壓均以此為基準。一般會采用金屬底板或 PCB 中的平面作為邏輯地。在本文中,數字電路的邏輯接地被稱為 “工作地” 或 “GND”,其他模擬信號系統的邏輯地則被稱為 “模擬工作地” 或 “AGND”。
·
· 屏蔽接地:在 EMC 領域,屏蔽接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將干擾源引入大地,有效抑制外來電磁干擾對電子設備的影響,同時也能減少電子設備自身產生的干擾對其他設備的影響。在 EMC 測試時,這個接地點通常就是參考接地板。
·
從接地的定義可以看出,EMC 范疇內的接地主要屬于功能性接地。真正意義上的 EMC 良好接地,并非僅僅在原理上將產品中的某一點與大地(或 EMC 測試中的參考接地板)相連,還包含了頻率的概念。也就是說,要求產品接地點與大地(或參考接地板)在 EMC 所關心的頻率范圍內實現等電位連接,確保地線上不存在明顯的壓降,這樣才能有效保障設備的電磁兼容性。
而浮地則是指在產品中沒有專門的地線在電氣上與大地(在 EMC 測試中即參考地板)相連接。如果產品中所有電路都不存在這種電氣連接,那么該產品就是浮地產品;如果只是產品中的局部電路,比如被變壓器、光耦等隔離器件隔離的電路,沒有專用地線與大地或被接地的電路相連接,那么這部分電路就是浮地電路。
4.1.2 接地是改變共模電流方向的重要因素
在電磁兼容的研究中,共模電流的路徑是一個關鍵問題。對于浮地設備來說,共模電流的路徑通常由產品中各個部分(如電纜、各部分電路)對地的寄生電容以及各個部分電路之間的寄生電容所決定。
而對于接地產品,無論是工作地直接接地還是通過 Y 電容接地,接地點在共模電流路徑中都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們知道,電流總是循環流動的,無論是電路中的有用信號還是干擾信號,都是以電子流的形式進行傳遞,電子流在到達負載后,最終必然要返回至信號的參考端。在以共模形式注入干擾的 EMC 抗擾度測試中,典型的如 EFT/B 抗擾度測試,參考端就是參考接地板,這意味著干擾電流總是從參考接地板返回。
當產品中的接地點與參考接地板實現等電位相連后,產品中的接地點就成為了共模干擾電流返回的主要途徑。對于正電壓的共模干擾,產品中的接地點是產品中電勢最低、對地(參考接地板)阻抗最低的地方,根據電流流向電勢較低點的特性,接地點決定了共模電流的流向;對于負電壓的共模干擾,產品中的接地點則是產品中電勢最高、但對地(參考接地板)阻抗依然最低的地方,此時接地點作為共模干擾電流的出發點,流向電勢較低的點。
由此可見,產品中接地點的選擇對于共模干擾電流的流向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圖 4-1 和圖 4-2 所示,不同的接地點布置會使共模電流的路徑產生巨大差異。在圖 4-1 中,當產品的接地點靠近信號電纜的輸入口時,注入信號電纜的共模干擾電流一進入信號電纜端口就會直接流入大地;而在圖 4-2 中,當接地點遠離信號電纜的輸入口,并位于信號電纜端口的另一側時,注入信號電纜的共模干擾電流將經過整個 PCB 中的電路,再從信號電纜端口的另一側流入參考接地板(大地),這樣一來,PCB 中的電路都會受到共模干擾電流的影響。
通過合理的接地設計來控制共模電流的流向,是優化產品 EMC 性能的關鍵環節之一,能夠有效減少電磁干擾對設備的影響,確保設備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中穩定可靠地運行。
希望通過以上內容,能讓您對產品接地設計與 EMC 分析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為您在電子設備設計與開發過程中提供有益的參考,打造出具有良好電磁兼容性的產品。
審核編輯 黃宇
-
電磁兼容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974瀏覽量
98804 -
emc
+關注
關注
172文章
4152瀏覽量
1865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PLC 系統的接地和電磁兼容性
emc電磁兼容實驗室
電磁兼容(EMC)對系統效能的影響:技術分析與行業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