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24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我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總量達到1936.8億件,同比增長19.2%。其中,快遞業務量表現尤為突出,全年完成1750.8億件,增速達21.5%,這充分體現了快遞業的強勁發展勢頭。
在快遞業務持續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物流行業對效率提升和智能化升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近年來,無人物流車技術發展迅猛,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九識智能、新石器、菜鳥、毫末智行等企業紛紛投身無人物流車領域,積極布局并推出多款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的物流車型。
無人物流車掀起配送行業第三次變革,三家主流企業相繼發新品
新石器無人車創始人兼CEO 余恩源提到,在過去幾年里發生了兩次時效提升的變化:第一次是自動化分揀系統提升了中轉時效,也降低了成本,讓快遞行業的快速越來越高。第二次驛站快遞柜的出現,提升了派送時效,解決了異步交接的問題。
余恩源認為,物流配送的下一次變革就在兩點之間。無人化驛站和快遞會結合,驛站里頭裝滿了快遞柜,用戶站長不用在24小時值守,用戶可以直接24小時取件。這將帶來第三次浪潮“自動化裝卸+無人化的運到驛站(無人車)+無人驛站”三個環節串在一起形成閉環。
“在第三次浪潮發生后,中國的快遞行業會發生一次深刻的變革”,他提到。
電子發燒友網關注到,九識智能、菜鳥、新石器無人車均在近半年的時間推出了新款無人物流車。
九識智能推出了Z1~Z8等車型。今年5月27日,九識智能發布E系列平臺及首款戰略車型E6,新車E6載重能力為500kg,以1.98萬元的定價正式上市,憑借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為行業帶來顛覆性變革。6月19日,公司再次發布四款全新車型:E6長續航版、E6MAX、E6MAX長續航版及Z5冷藏車。其中E6 Max系列具備7.4m3超大貨艙空間,空載續航為180km,城市綜合續航為135km,FSD(全自動駕駛)服務費為每年2000元/月。
在感知與決策系統方面,E6采用“仿生傳感器布局”設計,并首次搭載了occupancy network技術棧,能夠做到厘米級的精準感知,搭載了自研NOA導航技術。通過AI預診斷、5G遠程協作和“服務需求熱力圖”算法動態調配資源,實現20秒極速響應。
今年6月18日,菜鳥推出新款平價車型:菜鳥GT-Lite,官方定價2.18萬,限時折扣價僅為1.68萬元。擁有7m3的載貨空間和600kg的載重量,最高時速可達45公里。在續航方面,空載狀態下可行駛130公里,滿載時續航里程為100公里。
官方表示,GT-Lite車型實現了L4級無人駕駛快遞車,針對快遞網點進行專門設計,能夠完全適配快遞網點到代收點之間的短途接駁運輸。盡管是平價款,菜鳥GT-Lite與高端款GT-Pro基于同一平臺打造,并配備了相同的智能駕駛套件,FSD服務費為每年2萬元。
圖:菜鳥GT-Lite
高端款GT-Pro是菜鳥在2025 年1月推出的產品,搭載激光雷達與11顆高清攝像頭,構建了全方位感知系統,支持高階智能駕駛功能。其續航里程可達180公里,載貨空間為5m3,單次可裝載600至800件快遞包裹。
新石器無人車推出三款無人物流車型——X3、X6和X12,分別提供3m3、6m3和12m3的裝載空間,X3、X6裸車售價分別為4萬元和5萬元。
其中X6與微卡車型相比,X6裝載空間提升50%,廂體可容納多達300個快遞格口,單車單次最多可承載1000件快遞,具備在城市公開道路環境下60km/h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機動車道上最高時速能超過70km/h,可高效承擔半徑50公里內的城市物流運輸任務。X6和X12都支持續航200公里,但X12的載重能力提高至1500kg。
X6搭載了一顆AI算力254TOPS的Drive Orin-X芯片,12個4600萬像素的攝像頭和1個激光雷達,具備360度環視120米感知能力。新石器無人車還構建了能夠自我進化的4D One Model端到端架構,在軟硬件平臺的共同加持下,實現無人車點位到點位的自動通行和車位自動停泊,并解決復雜天氣、道路施工等配送場景的難題。
降本增效新引擎,無人物流車的路權挑戰與市場機遇并存
從上面的產品可以看到,各家在產品定位、技術路線上均有所不同。新石器X12具備200km續航和1500kg載重、12m3的裝載空間優勢,更適用于城市重貨運輸;菜鳥GT-Lite適合快遞網點到代收點之間的短途接駁運輸;九識智能推出E6則是面向輕件物流市場。
那么,無人物流車到底能夠在降本和提高運輸效率上帶來哪些升級?
以新石器無人車公開的數據為例,余恩源在發布會上提到:某配置了新石器無人車的生鮮平臺,單車一超10單,一天15超,每躺單程4.5公里,小哥負責最后500米,單均時效提升50%,使用無人車的前置倉因時效提升,訂單量增長30%。
原來一輛3m3或6m3的車,裝散貨大概需要15分鐘到半個小時時間,現在可以縮短到15秒。新石器無人車X6的單車配送能力一趟500票,一天4躺,配送2個驛站,單程10公里,一天單車可送2000票,單票配送成本下降至0.04元以內,成本下降50%。如果是6車的配送能力,一天可送10000票,配合自動分揀和無人驛站,滿足一個網點半徑10公里的驛站直發需求,單票綜合成本降低2~3毛。
在技術端,上述無人物流車均能達到L4級自動駕駛的能力。這是因為L4級自動駕駛在限定的運行設計域(ODD)和低速場景(≤40km/h)中已趨于成熟,尤其在園區、社區、城市末端配送等固定路線上展現出較高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從各家的技術路線來看,無人物流車普遍采用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當然也有采用不同技術路線的,例如新石器以攝像頭為主、激光雷達為輔的解決方案,采用自研BEV+OCC算法,并在逐步減少產品對激光雷達的依賴。九識智能E6搭載的是自研NOA導航技術+Occupancy Network感知系統,減少對高精地圖的依賴。
不過業內對采用“高精地圖”,還是“無圖”還存在一定的爭議。菜鳥集團CTO李強認為高精地圖的部署成本高。在縣域道路場景中,傳統高精度地圖的單公里鋪設費用高達8000元,且為保持數據時效性,還需每月投入約20%的成本進行動態更新。以此計算,實現一個縣域全域覆蓋往往需要數千萬元的前期投入,難以支撐無人物流車行業向20萬臺級規模部署的目標邁進。
當前,無人物流車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哪種解決方案會成為主流,值得期待。
在政策端,深圳、上海等全國200多個城市都開放了路權審批,部分一線城市能夠發放牌照,流程從申請到測試周期縮短至3-6個月。
余恩源認為,有“鐵牌”才擁有真正的自動駕駛路權。由于新石器無人車X6的車寬是1.3m,在大部分核心城市的高密度地區是很難獲取路權的。新石器無人車對X6的未來兩年路權場景的規劃是:核心城市的外圍地帶、二線城市、縣域、鄉村以及夜間路權。
小結:2025年10萬臺級交付競賽:誰將率先建立無人物流車賽道?
目前來看,上述提到的九識智能、菜鳥的無人物流車的售價已經可以做到2萬元/輛左右,同時單件配送成本能夠下降至0.05元以內,在配送量大的情況下還能實現單票配送成本進一步攤薄。這意味著無人物流車技術正加速走向規模化、商業化落地。除了快遞行業,無人物流車也被用于冷鏈、生鮮等場景中。
2024年,九識智能銷量達2500輛,今年Q1訂單增加4倍,預計今年銷量將突破1萬輛。新石器無人車在2024年12月交付2310輛車,交付至全國93座城市。新石器此前定下目標:2025年實現產能30000臺。
余恩源表示,2024年無人車跨過了千臺級的市場,但是大家還沒有分出真正的高低。2025年10萬臺級交付能力,誰能率先完成,才是把無人物流車的賽道建立起來。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低空物流:無人機開啟未來配送新篇章
西井科技攜手川航物流完成無人牽引車試點
曙光云助力鄂爾多斯市車路云一體化建設
低空物流:無人機開啟未來配送新篇章
禾賽科技與新石器無人車深化戰略合作
禾賽AT128激光雷達助力九識智能L4級自動駕駛量產落地
建智慧倉儲物流,除了無人叉車,還要四向車,才會更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