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據中國證監會網站消息,紫光展銳(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6月27日在上海證監局完成了IPO輔導備案工作,輔導機構為國泰海通。如果上市順利,紫光展銳有望成為國產智能手機芯片第一股。
消息顯示,自2024年底開始,紫光展銳先后已經完成兩輪股權融資,總規模達到60億元左右,而在此輪融資后,紫光展銳的估值已經達到近700億元。
國內集成電路領軍企業
紫光展銳的前身主要是展訊通信與銳迪科,尤其是展訊通信,這是一群由數十位在海外留學歸來的清華學子所創辦的企業,立志要研發出中國自主知識產業的手機基帶芯片。
到了2003年,更是推出了中國第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SM/GPRS手機基帶芯片和協議棧軟件,該系列芯片集成了完整的GSM/GPRS基帶電路和電源管理電路,還具備多種功能,如內置MP3播放器、支持百萬像素數碼拍照、支持U盤功能、支持MMC/SD卡等。
2004年更是發布了全球首顆TD-SCDMA/GSM雙模基帶芯片,解決中國3G標準終端芯片缺失問題。2011年推出全球首款40nm TD多模芯片,2012年發布首款TD-LTE基帶芯片SC9610,推動4G商用。
到2013年,紫光集團以17億美元收購展訊,2014年以9.07億美元收購射頻芯片企業銳迪科,隨后將這兩家企業正式合并為“紫光展銳”,創造出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企業之一,并且該公司的定位,是直接對標高通、聯發科。
在合并之后,紫光展銳也沒有聽下技術發展的步伐,隨后在2016年推出28nm及16nm工藝的4G芯片,例如SC9850,推動TD-LTE大規模商用,LTE芯片年銷量超1億套,同比增長574%,覆蓋全球20余國。
同時,還主攻新興市場例如非洲、東南亞等地,為傳音、中興等品牌提供低成本方案,奠定這些品牌在當地中低端的市場基礎。
進入到5G時代后,2019年更是推出了采用12nm工藝的首款5G基帶芯片春藤510,支持NSA/SA雙模,瞄準物聯網和工業場景。2020年,順勢推出首款5G SoC虎賁T7520,該款芯片采用6nm 制程,集成5G基帶,性能接近主流的中端芯片。
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數據,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AP-SoC市場份額排名,聯發科以36%的市占率排名第一,高通以28%份額居第二,蘋果以17%份額排名第三,紫光展銳則以10%的份額排名第四。
此外,據Omdia的報告顯示,紫光展銳作為中國國產芯片代表,獲得了小米手機2%的供應市占。而從價格區間來看,聯發科的SoC在小米手機出貨中有95%運用在400美元以下的產品,而5%的產品在400美元以上。
高通供應小米智能手機的SoC中,有20%的產品應用在小米40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機中。相比之下,紫光展銳供應的芯片幾乎100%應用在小米100美元以下的智能手機產品中。
不過在今年的MWC 202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興準備推出兩款智能手機,一款售價249歐元,搭載紫光展銳T8300處理器,另一款售價299歐元,搭載紫光展銳T9100處理器,顯然意味著紫光展銳也在向著中高端手機產品發起沖擊。
再次走向IPO
作為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藍牙、衛星通信等全場景通信技術,是全球僅有的3家具備5G手機芯片公開市場供應能力的企業之一,另外兩家則是聯發科與高通。產品覆蓋智能手機SoC、基帶芯片、車規級芯片、物聯網芯片等,客戶包括榮耀、三星、摩托羅拉、小米、中興等500多家品牌。
其實紫光展銳過去已經謀求IPO多年,早在2019年該公司便啟動了科創板上市計劃,并完成了Pre-IPO輪融資,預計將在2020年正式申報上市。但因2020年紫光集團債務危機及破產重組,上市計劃暫緩。
而從后續紫光展銳發布的公告顯示,Pre-IPO輪融資,獲得了國家大基金一期、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等注資50億元,并通過股權轉讓引入22家投資者注資73.66億元,投前估值達500億元。
盡管此次上市計劃受阻,但隨著紫光集團重組完成,便開始加速推動紫光展銳的資本化。到2024年,紫光展銳董事會已表決通過新一輪股權融資,本輪融資金額超過40億元,投資方包括京滬兩地國資平臺,以及工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人保資本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弘毅投資等金融機構。
在此輪融資前,紫光展訊為紫光展銳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5.23%,其次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持股13.96%;英特爾作為第三股東,持股11.87%。
而到了2024年11月,紫光展銳再次宣布,在此前已經完成了40億元股權融資的基礎上,近期將再完成近20億元股權增資,增資方正是當時剛剛回歸的紫光展銳創始人、董事、首席戰略顧問陳大同旗下的元禾璞華。在該輪股權融資完成后,紫光展銳的投后估值可能已達700億元左右。
從紫光展銳的歷史業績來看,盡管還未上市,但仍有著不俗的表現,2021年、2022年兩年間,紫光展銳分別實現營收117億元、140億元,同比增長78%、20%。而到了2023年,雖然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了3.2%,但紫光展銳的營收仍然突破了130億元,到了2024年,紫光展銳營收達145億元,同比增長11%。
與此同時,紫光展銳的研發投入卻沒有跟上行業水平。消息顯示,2024年研發投入占營收22%,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約為31.9億元,累計申請專利超5500項,其中97%為發明專利。
不過由于紫光展銳在全球場測覆蓋超過140個國家于地區,需要適配超過270家運營商網絡認證,導致海外適配成本高昂。此外,紫光展銳的低毛利率已經成為需要擺脫的困境,其主力芯片T750單價為12-15美元,而高通驍龍4 Gen2價格則在30美元左右,聯發科天璣6100+的價格也在20美元以上。
這導致了紫光展銳的毛利率在2024年僅為28%,這也是其研發投入的強度僅為行業平均水平一半的重要原因。不過好在紫光展銳已經開始向中高端市場發起試探,在2024年發布的T8300芯片單價已經達到35美元,不過性能上相比驍龍7+ Gen3仍有一定差距。
有紫光展銳的內部人士透露,公司計劃在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并完成IPO的階段目標。隨后借助IPO完成公司的進一步跨越式發展,到2030年邁入世界一流芯片設計企業行列。
總結
當前紫光展銳已經成為全球前三、大陸唯一的全場景通信技術芯片企業,同時也是全球公開向市場銷售5G芯片的三家企業之一。此次紫光展銳再次IPO,有望為其技術研發和產能擴張注入強勁動力,更有望成為國產芯片突破國際壟斷,實現國產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重要里程碑。
-
智能手機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31瀏覽量
124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傳AMD再次進軍手機芯片領域,能否打破PC廠商折戟移動市場的“詛咒”

中國MEMS芯片第一股:打造國產MEMS供應鏈,國際沖突無影響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需求持續旺盛
翱捷科技亮相MWC2025:智能手機芯片加速迭代,智能穿戴產品優勢凸顯

AI衛星第一股IPO,國星宇航估值暴漲67倍,但虧損翻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