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設備的時鐘系統中,32.768kHz的晶振極為常見,它的應用與精確計時緊密相連。要理解為何選用這個頻率,以及它如何定義一秒鐘,需要從時間計量的基本原理和電子電路的特性入手。
32.768kHz晶振的優勢
32.768kHz這個頻率并非隨意選取,它有著獨特的數學優勢。從數學角度來看,32.768kHz等于2的15次方(2^{15}=32768)。在數字電路中,計數器和分頻器處理2的冪次方數據最為高效。通過15級二分頻,32.768kHz的信號可以很容易地將頻率降低到1Hz。1Hz意味著每秒振動一次,這為時鐘系統提供了精確的時間基準。
相比其他頻率,32.768kHz的晶振不需要復雜的分頻電路就能實現這種精確轉換,大大降低了電路設計的復雜度和功耗,提高了時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32.768kHz晶振定義一秒鐘的過程
晶振是利用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工作的。當給石英晶體施加電壓時,它會產生機械振動,反之,機械振動又會產生電壓。
在32.768kHz晶振中,石英晶體每秒會振動32768次,通過分頻電路,將這32768次振動逐步進行分頻處理,每經過一級二分頻,頻率就降低一半,經過15級二分頻后,原本32.768kHz的高頻信號就被轉換為1Hz的低頻信號,這個1Hz的信號,其每個周期就代表了1秒的時間間隔。
電子時鐘系統中的計數器會對這個1Hz的信號周期進行計數,每計一個周期,就代表時間過去了1秒。通過累計這些1秒的時間間隔,電子設備就能實現對時間的精確計時,從秒到分鐘、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單位。
所以,32.768kHz晶振因其獨特的頻率特性,成為電子時鐘系統的理想選擇,它通過簡單高效的分頻方式,將高頻振動轉換為精確的1秒時間單位,結合科學的時間定義和校準方式,為各種電子設備提供了可靠的時間計量基礎。
審核編輯 黃宇
-
晶振
+關注
關注
35文章
3245瀏覽量
69883 -
時鐘晶振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瀏覽量
106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X1A000171000300,FC2012AN,32.768kHz,2012mm,EPSON晶振
X1A000161000300,FC3215AN,32.768KHz,3215mm,EPSON晶體
高精度時間管理的完美搭檔:YSN8563 RTC與32.768kHz晶振的協同設計

32.768Khz在電路中的作用

高效率的汽車用晶體振蕩器(SPXO)SG-3031CMA,輸出頻率為32.768kHz
愛普生晶振FC-135頻率32.768KHZ專用于兒童手表Q13FC135000060
低功耗輸出頻率32.768kHz的汽車用晶振SG-3031CMA
為什么32.768KHz晶振這么火? 到底應用在哪些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