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統計,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的商業銷售量達到了約2000臺,而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長至接近6萬臺,期間的復合增長率高達95.3%。當前,人形機器人市場正持續擴展,不過在實際應用方面,如何將這些機器人真正融入特定場景以解決具體問題,各方仍處于探索階段。目前,2024年售出的人形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教育機構、科研單位,或者用于接待和表演等場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電子發燒友網觀察到眾多院校推出了各種類型的人形機器人,涵蓋了雙足、四足、輪式及履帶式等多種形態。此外,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也在不斷增強,共同推動了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高校人形機器人研發井噴,4所院校推出創新產品
今年6月,南方科技大學宣布首個人形機器人,推出“南科盤古”的核心在于其能夠實現一系列高級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交互、感知與導航、雙臂協同操作、視覺智能和交互禮儀等。
“南科盤古”機器人
(圖源:南方科技大學)
這些功能的實現離不開幾項關鍵技術的支持:
高度擬人機械臂:該機器人的機械臂模仿了人類手臂的結構和運動方式,使其能夠完成握手等任務。
多模態大模型:通過采用多模式傳感技術和多模態大模型,“南科盤古”可以更準確地理解和響應外界環境,進行物體識別、智能拍照以及類人化社交行為。
多模式智能交互:這使得“南科盤古”不僅能夠理解語音指令,還能識別人類的表情和動作,從而做出相應的回應,極大地提升了交互體驗。
“南科盤古”從樣機設計、系統集成、底層通訊,到控制架構與多模態智能交互,所有設計均由機器人研究院獨立完成。這也是深圳地區首個完全由高校獨立研發的人形機器人。
今年5月,河北工業大學研發出全球首臺“失能老人搬抱與移乘的擬人護理機器人”、輔助性外骨骼等一系列智能產品。其中,失能老人搬抱與移乘的擬人護理機器人主要面向康養領域,可以抱起失能老人或者提供擬人化的護理。
圖:河北工業大學失能老人搬抱與移乘的擬人護理機器人
今年4月,西安交大機器人研究院發布輪式人形機器人“巡霄”。這款機器人采用模塊化架構設計,具備三大技能,一是集成移動導航、操作控制與智能交互技術,具備跨場景泛化能力;二是能用于家庭日常服務、電力設備巡檢、半導體精密操作及倉儲智能分揀;三是可完成清掃安防、故障排查、無塵搬運、物資調度等多樣化任務。官方公開了一個“巡霄”采茶、炒茶的視頻。
“巡霄”采茶畫面
(圖源:西安交大機器人研究院)
今年3月,成都錦城學院智能制造學院與成都歐澎科技有限公司展開校企合作,聯合推出首款人形機器人“錦小智”,此外雙方共同建立了四川地區首個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產業學院。
“錦小智”是一款身高1.8米的服務型人形機器人,具備多模態交互系統,能夠完成語音答疑、路徑規劃、物體抓取等任務。其搭載了SLAM導航技術和靈巧的操作系統,能夠完成與主持人自然對話、為嘉賓遞送水杯等任務。
校企聯手加速機器人研發,從概念到產品僅需10個月
當前,具身智能技術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統一的技術路徑,學術界與產業界都在持續進行多方向的嘗試。為推動技術發展,相關企業正與高校展開深入合作,并且相繼推出不同類別的機器人,展現出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融合方面的強勁研發實力。高校已經成為機器人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承擔著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的重任,也是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落地的關鍵。
以“錦小智”為例,這款身高1.8米的服務型人形機器人已正式進入教學環節,將用于《機器人操作系統(ROS)》等課程的實踐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對其系統進行二次開發,自由拓展功能模塊,實現個性化應用。
錦小智人形機器人
(圖源:成都錦城學院)
目前來看,各院校與上游芯片企業、軟硬件提供商、制造公司、終端企業上等不同領域的企業展開了廣泛合作,共同推動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例如在產業鏈上游,機器人軟硬件通用底座提供商地瓜機器人也已經與清華大學等院校合作,例如在視覺-語言-動作(VLA)模型和軌跡生成等領域,以及3D資產生成等方面與院校合作,共同推動具身智能的發展。今年6月,地瓜機器人發起DGP 地心引力計劃,聯合國內外知名的創業孵化器、加速器、高校實驗室、投資機構、行業合作伙伴與科技媒體,構建機器人領域的垂直創業加速生態,加速機器人產業的智能演進與規模化落地。
地瓜機器人開發者生態副總裁胡春旭在接受電子發燒友網采訪時提到,地瓜機器人構建了“大中小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覆蓋小學到大學全階段。小學側重認知啟蒙,初中引入AI與機器人基礎,提升實際操作與創新能力;高中支持項目實踐與競賽發展;大學則聚焦技能提升,與高校共建課程與賽事體系,包括贊助多項大學生A類賽事,設立地瓜機器人專項賽題,要求使用其開發板和芯片完成功能開發,推動理論與實踐結合。
機器人企業優艾智合與西安交通大學共同創立了“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共同發布7款國產團隊人形機器人矩陣,涵蓋雙足、輪式、四足、履帶式等形態。
西安交通大學的人形機器人矩陣
(圖源:西安交通大學)
此外,科億宏智能科技發展(天津)有限公司與河北工業大學也已經展開合作。科億宏總經辦主任于建表示,以往需要兩三年才能研發一款產品,與河北工業大學合作之后,加快了速度,提升至10個月就能研發一個項目產品。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3文章
29664瀏覽量
2124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人形機器人為什么要定制? ——揭秘工業場景的"千面需求"

企業動態丨美能光伏榮膺江蘇省2025年度&amp;quot;專精特新&amp;quot;企業稱號

倉儲界的&quot;速效救心丸&quot;,Ethercat轉PROFINET網關實戰案例

阿普奇獲&quot;2025中國人形機器人生態鏈卓越企業生態鏈卓越企業&quot;殊榮

中美貿易硬核破局!先積集成以中國&amp;quot;芯&amp;quot;智造筑牢供應鏈護城河

電纜局部放電在線監測:守護電網安全的&amp;quot;黑科技&amp;quot;

隧道管廊變壓器局放在線監測:為地下&amp;quot;電力心臟&amp;quot;裝上智能聽診器

【硬核測評】凌華DAQE雙雄爭霸:工業數據采集界的&amp;quot;速度與激情&amp;quot;實戰解析

力合微電子攜手中山古鎮政府開啟&amp;quot;智光互聯&amp;quot;新紀元 共筑全球智能照明產業高地

黑芝麻智能牽手&quot;天問&quot;人形機器人,駛向智能新時代
創新驅動未來:大為錫膏為高精尖散熱器技術注入&amp;quot;強芯&amp;quot;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