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 PCB 本身作為傳感元件的應變測量裝置,通過檢測 PCB 變形引起的電學特性變化來測量機械應變或位移。”





外部 ADC(U5)可以省略,模擬電壓可以直接在 “OUT ”引腳上采樣。
也可以省略偏置電壓發生器(U8、U4),方法是在 U8 的引腳 2 和 3 之間放置一根跳線。這樣做的結果是,在沒有施加力的情況下,輸出端會有可測量的電壓。
基本原理-
壓阻效應
PCB上的導電銅箔在受力變形時,其幾何形狀(長度、橫截面積)發生變化,導致電阻值改變。這一現象稱為壓阻效應,是PCB應變片的核心原理。
-
惠斯通電橋
項目中采用四元件全橋電路(或兩元件半橋),將四個應變電阻對稱布置在PCB上。當PCB彎曲時,部分電阻拉伸(阻值增大),另一部分壓縮(阻值減小),電橋失衡產生差分電壓。這種設計能放大微小信號并補償溫度漂移。
-
信號調理與放大
電橋輸出的微弱電壓(通常在微伏至毫伏級)通過運算放大器(如儀表放大器)放大,再經ADC轉換為數字信號,由微控制器處理(如Seeed Studio XIAO RP2040)。
技術特點
-
集成化設計
- 傳感元件直接集成在PCB上,無需額外粘貼傳統應變片,簡化結構。
-
可定制形狀(如弧形或特定幾何結構),通過項目中的
draw_footprint.ipynb
生成優化輪廓。
-
靈敏度與量程
- 靈敏度達微米級變形檢測,全量程覆蓋±3厘米位移。
- PCB厚度(推薦0.6mm)影響靈敏度:更薄則靈敏度高但易損,更厚則反之。
-
溫度補償
- 四元件全橋配置可抵消溫度變化引起的共模干擾。
-
兩元件半橋版本(
strain_gauge_3_rotated
)進一步降低熱漂移和制造誤差。
-
低功耗與易用性
- 支持外部或板載ADC,可省去偏置電路(需軟件校準靜態偏移)。
- 手工焊接友好,無需專業設備(如回流焊)。
原理圖 & PCB






倉庫 & 下載
可以在Github中獲取開源倉庫:
https://github.com/vapetrov/PCB_strain_gauge

-
pcb
+關注
關注
4362文章
23462瀏覽量
408601 -
應變片
+關注
關注
1文章
50瀏覽量
11663 -
KiCAD
+關注
關注
5文章
252瀏覽量
94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開源工具 Made with KiCad(131):BomberCat 安全測試工具

開源 Made with KiCad(129):CatSniffer IoT 多協議工具

Made with KiCad(九十八):USB-C 的 Raspberry PiCo 2

Made with KiCad(122):ANAVI Miracle Emitter

Made with KiCad(121):OpenRPNCalc 開源科學 RPN 計算器

Made with KiCad(118):Inkplate 4 TEMPERA 墨水屏終端

Made with KiCad(116):GreatFET One 硬件黑客最佳搭檔

Made with KiCad(113):低功耗藍牙智能骰子

Made with KiCad(111):Vimdrones AM32 ESC 開發板

Made with KiCad(108):基于 LattePanda-Mu 的 nvme 載板

Made with KiCad(107):LattePanda-Mu 載板(Lite Carrier)

Made with KiCad(106):ScopeFun 多功能開源儀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