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電阻接地系統中,接地電阻的“變小”主要目的是限制故障電流、保障系統安全,同時優化繼電保護動作。以下是具體作用及原理:
1. 限制故障電流,降低過電壓風險
抑制弧光接地過電壓:當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高阻接地可能導致間歇性電弧,產生數倍于額定電壓的過電壓,危害設備絕緣。小電阻(通常為幾歐姆至數十歐姆)可提供穩定泄流通道,將故障電流限制在幾十到幾百安培,避免過電壓。
降低跨步電壓和接觸電壓:小電阻接地能快速泄放故障電流,減少地電位升高,降低人員觸電風險。
2. 確保繼電保護可靠動作
提供足夠檢測電流:小電阻接地使故障電流顯著增大(但遠小于直接短路電流),便于零序電流保護裝置準確檢測并快速跳閘(通常在秒級),避免故障持續。
選擇性跳閘:配合零序CT和方向保護,可精準定位故障線路,減少停電范圍。
3. 系統穩定性與設備保護
減少瞬態破壞:快速切除故障可避免電動機等設備因長時間電壓不平衡而損壞。
兼容消弧線圈:某些系統采用“小電阻+消弧線圈”并聯方式,兼顧瞬時熄弧和永久故障切除。
4. 對比其他接地方式的優勢
(1)vs 不接地系統:解決高阻接地故障難以檢測的問題。
(2)vs 消弧線圈接地:避免諧振過電壓,且故障定位更簡單。
(3)vs 直接接地:故障電流較小,減少設備損傷和電磁干擾。
5. 典型應用場景
(1)中壓配電網(6~35kV):電纜網絡電容電流較大時,小電阻接地更經濟高效。
(2)城市電網:對供電可靠性要求高,需快速隔離故障。
(3)工業廠礦:設備密集,需限制接地故障影響。
6.注意事項:
(1)電阻值選擇:需根據系統電容電流計算,通常使接地電流略大于電容電流(如1.5倍),確保保護靈敏度。
(2)熱穩定性:電阻器需能承受短時故障電流的熱沖擊。
(3)中性點位移電壓:需監測避免正常運行時中性點電壓偏移過大。
通過合理設計,小電阻接地在故障控制、保護速動性和系統安全性之間取得了平衡,是現代配電網的常用接地方式之一。
小電阻接地柜
審核編輯 黃宇
-
電網安全
+關注
關注
0文章
54瀏覽量
7607 -
小電阻
+關注
關注
0文章
6瀏覽量
618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力人必看!接地變小電阻成套裝置:守護電網安全的隱形衛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