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攝像機正在消費級市場日益普及,它能夠捕捉到比大多數標準攝像機高一倍的顏色信息。與此同時,生成式 AI 視頻模型的功能與質量均在迅速提升,使全新工具和工作流成為可能。
基于 NVIDIA Blackwell 架構的 NVIDIA RTX GPU 包含對 42 視頻進行編解碼的專用硬件,且搭載專為加速 AI 與深度學習而設計的第五代 Tensor Core。
為滿足這一需求,GeForce RTX 50 系列與 NVIDIA RTX PRO Blackwell 系列應運而生,為生成式 AI、全新 AI 特性與先進的視頻編輯工作流提供動力,加快剪輯與導出速度。
42 成為主流
兼容 42 10-bit 規格視頻的相機正在逐漸普及。
這些相機傳統上因成本高昂而僅限專業人員使用,而如今價格正變得越來越親民,主流廠商已將其定價降至 600 美元以下。
42 相機能夠捕捉兩倍于標準 40 相機的顏色信息,而原始文件大小僅增加 30%。
得益于更親民的價格,支持 42 視頻的相機正在日益普及。創作者如今能以更低的入門門檻獲得比以往更豐富的相機選項。
標準相機通常采用 40 8-bit 色深壓縮技術,僅能捕獲一小部分顏色信息。雖然 40 可滿足瀏覽器的視頻播放需要,但專業視頻剪輯師要求相機具備 42 色彩精度與保真度,同時保持合理的文件大小。
42 視頻的劣勢在于,額外的色彩信息需要更強勁的算力,因而往往導致視頻回放出現卡頓。于是許多剪輯師不得不在剪輯前先創建低分辨率的代理文件——這不僅耗時、需要額外存儲空間,還會犧牲剪輯中畫面的保真度。
GeForce RTX 50 系列新增適用于 42 編解碼的硬件加速功能,令這一計算難題迎刃而解。RTX 50 系列 GPU 能夠實現高達 10 倍的 42 編碼加速,并可以 75 fps 的幀率解碼高達 8K 的視頻源,相當于每個解碼器可解碼 10 個 4K 30fps 幀率的視頻源。
剪映、萬興喵影和 Blackmagic Design 旗下 DaVinci Resolve 等熱門視頻剪輯應用均支持適用于 NVIDIA 硬件加速 的 42 編解碼。Adobe Premiere Pro 提供解碼支持。
NVIDIA 硬件上對 42 的支持提升了創作可能性。與 8-bit 40 相比,10-bit 42 能夠保留更多顏色信息,從而為視頻剪輯師呈現更精準的色彩還原與更優質的調色效果。
42 能夠呈現更精準的色彩還原,從而提升調色效果。
42 支持中提供的額外色彩數據,可顯著增強色彩校正與調色階段的靈活性,實現更精細的調整。經改進的鍵控功能可以更干凈、更精準地從背景提取主體,同時使尺寸較小的鍵控對象邊緣更清晰。
42 能夠生成更干凈的綠幕視頻內容。42 能使視頻內容中的文字顯示更為清晰。
42 可以在不顯著影響畫質的前提下減小文件體積,實現畫質與存儲空間的最佳平衡。
生成式 AI 賦能的視頻剪輯
借助生成式 AI 模型,視頻編輯人員能夠快速便捷地生成填充視頻、延長片段時長、修改視頻風格并應用高級視覺效果,從而大幅縮短制作周期。
WAN 或 LTX Video 等主流模型能以更精準的提示詞生成更高質量的視頻,同時具備更快的加載速度。
借助針對 PyTorch 的NVIDIA CUDA優化支持,基于 NVIDIA Blackwell 平臺的 GeForce RTX 與 NVIDIA RTX PRO GPU 能夠使這些龐大且復雜的模型在 PC 端本地高效運行。此外,這些 GPU 中搭載的第五代 Tensor Core支持 FP4 量化,使開發者和愛好者能夠在實現 2 倍以上性能提升的同時將顯存減半。
先進的視頻剪輯 AI 功能
現代視頻剪輯應用提供一系列令人驚嘆的高級 AI 功能——均由 GeForce RTX 與 NVIDIA RTX PRO GPU 提供加速。
DaVinci Resolve Studio 20 現已正式發布,新增全新 AI 特效,并集成NVIDIA TensorRT以優化 AI 性能。其中一項全新功能是 UltraNR 降噪,這是一種 AI 驅動的降噪模式,能夠智能定位并減少視頻片段中的數字噪點,以保持圖像清晰度,同時更大限度地減少畫面柔化。
“魔術遮罩”是 DaVinci Resolve 中的另一項 AI 功能,其作用是供用戶快速準確地選擇和追蹤場景中的物體、人物或特征,從而簡化創建遮罩和特效的過程。魔術遮罩 v2 增加了一款畫筆,可用于進一步調整遮罩選區,從而使工作流更準確、更快速。
Topaz Video AI Pro 視頻增強軟件采用 Gaia、Artemis 等 AI 模型,可智能將視頻分辨率提升至 4K、8K 乃至 16K,在增添細節、提升清晰度的同時盡可能抑制偽影、減少噪點。該軟件還得到 TensorRT 加速技術的加持。
作為首款本地化桌面級視頻增強擴散模型,Topaz Starlight mini 能夠處理傳統 AI 模型難以應對的素材,從復雜的 8/16 毫米膠片到去隔行掃描的 mini-DV 視頻。該模型以高算力要求為代價提供卓越的質量,這意味著它只能在 RTX GPU 上本地運行。
Adobe Premiere Pro 最近發布了多項全新 AI 功能,例如 Adobe Media Intelligence,該功能利用 AI 分析素材并為剪輯添加語義標簽。這讓用戶能夠更輕松、更快速地通過描述內容(包括對象、位置、攝像機角度,甚至轉錄的口播)找到特定的片段。與 GeForce RTX 4090 筆記本電腦 GPU 相比,GeForce RTX 5090 筆記本電腦 GPU 上的媒體智能運行速度最高可提升 30%。
Adobe 的增強語音功能可通過去除不必要的噪音,使錄制的音頻更清晰。與 MacBook Pro M4 Max 相比,增強語音在 GeForce RTX 5090 筆記本電腦 GPU 上的運行速度最高提升至 7 倍。
專業級剪輯
GeForce RTX 與 NVIDIA RTX PRO GPU 旨在提供高級視頻剪輯工作流所需的算力。
這些 GPU 包含強大的 NVIDIA 硬件解碼器(NVDEC),無需依賴代理文件,即可實現高分辨率視頻素材和多路視頻流的流暢播放與時間線快速拖動預覽。剪映、萬興喵影、Adobe Premiere Pro、DaVinci Resolve 和 Vegas Pro 均支持 NVDEC。
創意應用在 GeForce RTX 5080 以及 RTX PRO 5000、4500 和 4000 Blackwell GPU 中均可使用這些額外的編碼器,現在還支持 42 視頻。
例如,創作者可以借助 RTX 5080 同時導入 5 個 8K30 或 20 個 4K30,或者導入 10 個 4K60 視頻流,在絲毫不影響速度的情況下進行多機位剪輯并預覽多個拍攝角度。
GeForce RTX 與 NVIDIA RTX PRO GPU 筆記本電腦 GPU 編碼器與解碼器。
NVIDIA CUDA 核心能夠加速視頻與圖像處理效果,例如運動追蹤、銳化、上采樣、轉場特效,以及其他計算密集型任務的處理。它們還能縮短渲染時間,支持在剪輯高分辨率視頻素材期間進行實時預覽,并加速自動校色、對象移除與降噪等 AI 功能。
在導出時,使用 GeForce RTX 50 系列第九代 NVIDIA 視頻編碼器的視頻編輯人員可以在 HEVC 和 AV1 編碼上獲得 5% 的視頻質量提升(BD-BR),以相同的比特率實現更高質量的導出效果。
此外,最新 Blackwell 編碼器新增超高質量(UHQ)模式,可將 HEVC/AV1 格式的編碼質量再提升 5%,且向下兼容 GeForce RTX 40 系列顯卡。
剪映、萬興喵影和 DaVinci Resolve 也支持多編碼器編碼,通過分幀編碼(將輸入幀分割為三部分,由不同 NVENC 編碼器并行處理)或場景并行編碼(將視頻按圖像組分割后,分別發送給不同的編碼器進行批量處理),實現最高達 2.5 倍的導出性能提升。
-
NVIDIA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292瀏覽量
106178 -
gpu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934瀏覽量
131057 -
攝像機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99瀏覽量
61284
原文標題:NVIDIA RTX Blackwell GPU 為專業級視頻剪輯提供加速
文章出處:【微信號:NVIDIA_China,微信公眾號:NVIDIA英偉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NVIDIA Blackwell推動流式傳輸和數據分析的未來發展
使用NVIDIA RTX PRO Blackwell系列GPU加速AI開發
NVIDIA Blackwell白皮書:NVIDIA Blackwell Architecture Technical Brief
NVIDIA Blackwell數據手冊與NVIDIA Blackwell架構技術解析
NVIDIA Blackwell RTX PRO 提供工作站和服務器兩種規格,助力設計師、開發者、數據科學家和創作人員構建代理式

NVIDIA RTX 4500 Ada與NVIDIA RTX A5000的對比
Supermicro提高NVIDIA Blackwell機架級解決方案產量
英偉達發布Blackwell架構RTX 50系列顯卡
NVIDIA在CES 2025展示全新產品
NVIDIA推出GeForce RTX 50系列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GPU
《CST Studio Suite 2024 GPU加速計算指南》
Supermicro推出直接液冷優化的NVIDIA Blackwell解決方案

Nvidia 再推出特供版顯卡 GeForce RTX 5090D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