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隨著LED技術的迅猛發展,其在照明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LED以其高效、節能、環保等優勢被視為傳統照明技術的替代品。然而,LED產品在實際應用中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穩定性和可靠性問題。LED芯片失效和封裝失效的原因,并分析其背后的物理機制。金鑒實驗室是一家專注于LED產業的科研檢測機構,致力于改善LED品質,服務LED產業鏈中各個環節,使LED產業健康發展。

LED芯片作為LED光源的核心部分,其失效直接影響整個LED產品的性能。芯片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靜電放電、電流過大和溫度影響。
1.靜電放電(ESD):靜電放電是LED芯片失效的一個重要因素。ESD事件可能導致LED芯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分為軟失效和硬失效。硬失效通常是由極高的電壓造成的,可能導致LED芯片內部結構的物理破壞,如電解質破裂或產生新的電流通路。而軟失效則可能是由于較低的電壓/電流造成的,通常表現為芯片反向漏電流的減少。
2. 電流:過大的工作電流會增加LED芯片的結溫,導致芯片內部材料性能下降。高能電子可能破壞Mg-H鍵和Ga-N鍵,影響載流子的活性,初期可能導致光功率上升,但長期來看會引起光功率衰減。此外,電流擁擠現象在芯片內部缺陷密度較高的地方更為嚴重,可能導致金屬電遷移,進而引起LED芯片失效。
3. 溫度:溫度對LED芯片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隨著溫度的升高,內量子效率降低,導致光輸出減少。其次,高溫可能加速材料老化,影響歐姆接觸和芯片內部材料的性能。此外,高溫還可能導致芯片內部溫度分布不均勻,產生應變,降低內量子效率和芯片的可靠性。
LED封裝是保護LED芯片并確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環節。封裝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溫度、濕度和電壓。
1. 溫度:溫度對LED封裝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高溫會加速封裝材料的老化,降低其性能。過高的結溫可能導致熒光粉層燒黑碳化,降低LED光效或導致災難性失效。封裝材料之間的熱傳導系數不匹配可能導致材料內部產生裂紋或界面脫層,影響光效。
2. 濕度:濕氣的侵入可能導致LED光效下降,甚至災難性失效。高溫高濕環境下,濕氣在分層缺陷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分層現象導致LED光效下降。
3. 電壓:不穩定的電壓供應可能導致LED工作在非最佳電壓下,影響其性能和壽命。
LED芯片和封裝的失效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涉及多種因素。通過深入分析這些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可以顯著提高LED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未來的研究應繼續關注這些失效機制,并探索新的材料和技術,以實現更高效、更可靠的LED光源。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813瀏覽量
673209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8文章
8635瀏覽量
145287 -
芯片失效分析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1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元器件失效了怎么分析? 如何找到失效原因?
芯片失效分析含義,失效分析方法
基于COB的LED產品特點及其失效的原因分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