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繞組變壓器是一種利用印刷電路板(PCB)技術制造的新型變壓器,通過將繞組集成在PCB的銅層中,替代傳統的繞線工藝,其發展歷程與電子行業的高頻化、小型化、集成化需求密切相關。
為小型化而生的技術
傳統變壓器通常帶有帶骨架,采用傳統的繞線方式,而PCB繞組變壓器既沒有骨架,也不需要繞線。
21 世紀初,PCB制造工藝不斷進步,如多層 PCB 技術、高精度蝕刻技術的發展,為 PCB 繞組變壓器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當時,工程師基于PCB技術解決電子設備布線的思路,將繞組集成到PCB內部,再裝上磁芯即可完成變壓器的制造。
東莞倍誠信電器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王堯告訴《磁性元件與電源》,“PCB 繞組變壓器應該是在 2000 年左右開始慢慢地興起。”
可以說,這就是一項為變壓器小型化而生的技術。
同時,磁性材料的性能也不斷提高,使得 PCB 繞組變壓器的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一時期,PCB 繞組變壓器開始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如通信設備、計算機電源等。
比如,當年Delta公司的DC-DC模塊就采用過這種PCB繞組變壓器。
PCB繞組變壓器,圖片來源:慧華
PCB繞組變壓器的優勢
相較于傳統變壓器,PCB繞組變壓器有著諸多優勢。
減少生產工序。PCB 繞組變壓器減少了剝漆、繞線、套管、點膠、烘烤等諸多工序,不僅成本優勢顯著,而且結構更為簡潔。
提高變壓器功率密度。相同功率下,PCB繞組變壓器能保持更小的體積,在性能與成本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王堯提到,相比傳統變壓器,同樣體積下PCB繞組變壓器功率可以提升50%以上。
提高變壓器效率。王堯表示,傳統變壓器效率最高只能做到92%,而PCB 繞組變壓器可以做到 95% 以上,疊片平板變壓器可以做到 98% 以上。
降低變壓器高度。在降低變壓器高度方面,PCB繞組變壓器表現優異。國家級電氣工程高級工程師、惠州市磁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磁極新能源”)研發總經理海來布曲告訴《磁性元件與電源》,“對比原來的繞組方案,變壓器高度可大大降低。我們有一款PCB變壓器產品,通過采用PCB繞組方案,其高度從10mm降至了5mm以下。”
一致性強。PCB繞組變壓器工藝公差可控在±5%以內,遠優于人工繞線的±20%公差。
PCB繞組變壓器通過工藝革新實現了多維突破,其核心優勢體現在制造、性能與結構三大維度。這些技術特質使其在工業、醫療等高可靠性領域形成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為電子設備小型化與高頻化演進提供了關鍵支撐。
PCB繞組變壓器的應用場景
性能和體積上的優勢,也讓PCB繞組變壓器此后逐漸嶄露頭角。
新能源汽車與充電設施。這種產品最早出現在汽車領域,據王堯介紹,“汽車作為大宗消耗品,附加值較高,使得整機企業能夠投入更多研發資金用于推動產品升級。因此,這類產品最早便應用于汽車領域。”
新能源汽車因空間限制,同樣需高度集成的磁性元件,而PCB繞組變壓器可顯著減少體積。
比如當下雙向車載OBC比較典型的做法是從高壓側和低壓側取電,以此為整個控制器電路供電,變壓器已成為制約電機控制器高度的關鍵因素。
杭州普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這一痛點,設計一款最低高度為7 mm的磁集成PCB繞組變壓器產品,并已著手設計更低高度的變壓器方案。
磁集成PCB繞組變壓器產品,圖片來源:普晶電子
磁集成PCB繞組變壓器產品,圖片來源:普晶電子
通信電源。后來,華為、中興在基站電源中也開始逐步采用這種PCB繞組變壓器,利用PCB繞組變壓器的高頻特性與低損耗優勢優化電源模塊性能,滿足高頻化需求。
通信電源需滿足低電壓大電流、高效穩壓、散熱管理及高可靠性等嚴苛要求,PCB繞組變壓器通過多層PCB布局、高頻磁芯材料及集成化設計,可顯著縮小體積、降低傳導損耗,并提升散熱效率,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理想選擇。
例如針對大電流需求(如20A以上),采用多相拓撲結構,通過相位交錯減少紋波電流,通過多個控制器并聯實現高電流輸出,PCB繞組變壓器在此類設計中提供緊湊的磁集成解決方案。
光伏與儲能逆變器。高頻、高功率密度的PCB繞組設計適配光伏與儲能逆變器,優化能量轉換效率,并滿足耐高溫、高耐壓等要求。
比如深圳市永創星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超薄平面變壓器,結合了初級印刷PCB、次級銅箔塑膠封裝等兩種不同工藝,形成的線圈可通過更大的電流,可有效解決傳統繞線變壓器制造工藝的難題,符合光伏逆變器對低壓大電流元器件產品的需求。
消費電子與便攜設備。如華為65W氮化鎵快充等小功率產品,采用PCB繞組方案以提升功率密度并縮小體積,滿足便攜設備對輕薄短小的需求。
工業自動化與電力設備。海來布曲此前曾提到過軌道交通的輔助變壓器應用案例,需耐受15000V高壓,需采用特殊絕緣材料的PCB板實現。
尤其是在母線式低壓電源上,PCB繞組變壓器憑借其體積小巧、結構簡單等多方面的優勢,應用逐步成熟。
而據王堯還告訴《磁性元件與電源》,“PCB繞組變壓器在工業、醫療、軍工領域應用最為廣泛,因為這些場景可靠性要求比較高。”
PCB 繞組變壓器憑借性能與體積優勢,從汽車領域起步。汽車行業高附加值驅動產品升級,使其率先應用于此。此后,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在基站電源、工業、消費電子等場景發揮作用;在母線式低壓電源中,其優勢凸顯,在小功率段產品中也有應用。
海來布曲也提到,這種產品結構的主要用于輔助變壓器、小電流電感產品,應用于化成電源、手機充電器等小功率段產品。
目前,PCB繞組變壓器主要市場應分為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工業自動化和通信電源這五個大類。
一些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PCB變壓器市場規模為31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57億美元,受益于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及消費電子的持續需求,預計從2025年到2030年,其復合年增長率為8.1%。
PCB繞組變壓器的挑戰
不過,PCB繞組變壓器也有其局限性。
一般而言,PCB板銅箔厚度要求在2-5oz(盎司),這也就限制了PCB繞組變壓器的功率上限和散熱能力,其單顆PCB繞組變壓器或者說單層板的功率上限約200W,100W以上的應用需集成散熱孔或金屬基板。
但這就會增加PCB繞組的制作成本。一般工業和醫療多采用 FR4 環氧板,比如一些高端精密工業設備及航空航天則可能使用鋁基板,成本要至少要翻一番。
加上其結構簡單的特點,導致PCB繞組變壓器也無法適應復雜磁路的應用。
業內一位工程師Enargy告訴《磁性元件與電源》,這種產品20年前就曾在3000W電源上大批量生產過,由于沒有達到理想的減小體積、降低成本等目標,且無法適應復雜磁路的應用,故后續迭代版本逐漸被舍棄。
也正是由于PCB繞組變壓器存在功率和散熱局限性,如果功率進一步提高,考慮到散熱問題,就不能再用PCB繞組的形式。
為突破PCB繞組變壓器的功率限制,2005年左右業內開發出PCB技術的升級版本——改用疊片的形式,用銅片一層一層疊起來,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平面變壓器,從而可以實現更大的功率。
近兩年,隨著磁集成技術逐步滲透到大功率模塊電源場景,PCB繞組變壓器也再度引起工程師的重視。
我們注意到,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一種PCB板+繞組/線餅結構的新式磁集成PCB繞組變壓器。
一種新形式的PCB繞組變壓器,圖片來源:慧華
據提供圖片的平面變壓器劉工介紹,這是一款集成了變壓器與電感的磁集成產品。
類似的產品結構,國內有很多變壓器企業在生產。
相比于繞組的磁集成變壓器,這種產品體積更小巧,而且通過PCB板+線圈的形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繞組式磁集成變壓器自動化繞線難度增加的問題。
據王堯介紹,目前平面變壓器在實際應用中的占比估計在50%左右,未來其占比可能會進一步提高至70%左右。
PCB繞組未來的應用潛力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PCB繞組變壓器高頻性能卓越,這一點無疑契合了第三代半導體器件的普及應用,可幫助磁性元件解決兆赫茲頻率下的高頻損耗問題。
PCB繞組變壓器支持1-10MHz開關頻率,效率可達95%以上,傳統繞線變壓器通常限于100kHz以下。
比如華為5G基站電源,AAU電源模塊就是通過PCB繞組變壓器實現MHz級隔離轉換。
而近兩年一些新型材料的出現,將進一步放大PCB繞組變壓器的高頻特性。
比如碳氫樹脂/陶瓷填充材料可實現GHz級射頻變壓器,納米晶復合材料可將高頻損耗降低30%等等,都為PCB繞組變壓器在高頻場景的應用打下了基礎,更多高頻低損耗的PCB繞組變壓器則有待業界工程師進一步挖掘。
結語
PCB繞組變壓器通過工藝革新與材料突破,正在改寫電力電子系統的設計規則。盡管面臨功率與成本限制,但其在高頻、小型化場景的不可替代性已充分顯現。隨著寬禁帶半導體(GaN/SiC)的普及,PCB繞組技術有望成為下一代高效能源系統的核心支柱。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
審核編輯 黃宇
-
變壓器
+關注
關注
162文章
7780瀏覽量
139313 -
pcb
+關注
關注
4365文章
23481瀏覽量
4092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如何解決強磁對高頻變壓器的影響

自耦變壓器的工作原理 自耦變壓器與隔離變壓器的區別
變壓器繞組測溫選型配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