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在部分領域的商業模式逐漸確立,未來汽車產業面臨變革,將產生巨大的投資機會。
今年2月,無人駕駛領域曾出現重大進展。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先驅企業Waymo獲得亞利桑那州交通部門許可,得以在該地區提供付費交通服務。如今,無人駕駛領域或將再邁一步。
4月,Waymo向加州車管局(DMV)遞交申請,尋求獲得旗下52輛完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駕駛許可。與此同時,中美合資的無人駕駛初創公司景馳科技也提交了無人駕駛測試申請。之前由于王勁與百度的官司,王勁離職景馳被百度收購,以為景馳會就此淪落,量產的壯志雄心化為泡影,然而并沒有,景馳還是走在了大多數國內造車黨的前面。但是它離Waymo還有多少差距呢?
在研讀兩家公司的申請之后,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發行的雜志《IEEE Spectrum》作出分析,從細節處解讀無人駕駛現在究竟走到了哪里。
老大哥Waymo略勝一籌?
上述雜志看到,兩家公司在測試地點的選擇上截然不同,景馳的野心暫時似乎還沒有那么大。申請顯示,Waymo計劃在其山景城辦公室附近一個占地約50平方英里的固定區域進行測試;而景馳則選擇了總部附近的非居民區,計劃最初先在停車場或是沒有行人的公路上進行低速測試。
在汽車操作設計方面,Waymo聲稱,旗下無人駕駛汽車適用于大部分道路和停車場,時速可達65英里。此外,雨、霧、夜間駕駛對于Waymo汽車而言都不是問題。
仍需遠程控制,避免無人駕駛“玩脫”
安全是無人駕駛重中之重。加州車管所要求所有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配備遠程操作人員,以應對汽車突發故障、撞車等情況。
景馳表示,將在辦公室中對汽車進行監控,若是自動駕駛系統失效或乘客有所要求,操作人員將遠程接管汽車。另外,當有人手握方向盤或踩下油門、剎車時,自動駕駛和遠程系統均會失效。
與之相反的是,Waymo則稱,無論是遠程操作人員還是乘客,都無法取得全自動駕駛車輛的控制權。但在汽車進行無人駕駛時,Waymo會有兩支團隊分別負責向車輛和乘客提供幫助。
出于安全考慮,同時也因為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已能進行L4級別的動態駕駛,Waymo如今并無人員接管汽車的功能,未來也不會這么做。
在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界定的五級自動駕駛方案中,L4級代表駕駛操作和環境觀察仍然都由系統完成,人員只需要在某些復雜情況下進行應答。
執法互動,首先得先會認車
無論是對于民眾還是執法部門,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目前顯然還是個新鮮玩意兒。無人駕駛汽車如何與警察、醫護人員等進行互動,也是車管所考察的重點。
Waymo表示,若是發現后方有警車紅燈閃爍,汽車將識別并靠邊。但《IEEE Spectrum》注意到,該公司并未提及車輛是否能識別步行中的警察。
景馳和Waymo均向加州當地執法部門提供了免費的公司熱線并宣傳冊,告知如何識別無人駕駛汽車,以及如何在必要情況下進入車內進行緊急制動。
無人駕駛的未來,究竟長什么樣?
國金證券新能源汽車研究中心在研報中指出,自動駕駛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近百年來人類的出行模式,再加上已經在高速發展中的汽車電動化和共享化,全球銷售規模近20萬億的汽車產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產生巨大的投資機會。
我國市場對于汽車電動化、共享化以及自動化的接受度更高,產業投入更大,預計 2030 年自動駕駛汽車會占據整體出行里程 40%以上;
智能化是共享化的前提之一。自動駕駛將使汽車共享更易實現,從而大幅提高車輛尤其是乘用車的利用率、實現更多更有效的使用場景;
目前在ADAS基礎上,L2到L3級別的自動駕駛將逐漸成為新車型的標配,產生大量新增需求,這是目前主要的投資機會;L4 到 L5 的完全自動駕駛也在逐漸成熟中,一旦商業化將影響產業的未來。
此外,自動駕駛在部分領域的商業模式逐漸確立。從基礎理論到傳感器、芯片、 解決方案,行業發展迅速。目前行業發展的關鍵在于降低成本、優化方案、積累數據。
系統解決方案:整車廠與互聯網企業有不同的商業模式,目前看兩者互有優劣,整車廠有前裝的優勢,互聯網巨頭在軟件方面優勢明顯, 長期看兩者必然走向合作;
處理芯片:目前的方案多數搭載標準芯片,滿足當前要求,長期看, 為自動駕駛定制的高集成度芯片將成為趨勢,性能更好、成本更低;
傳感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各有優劣,需要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和商業模式使用不同的組合;制造方面,激光雷達由于產量小成本高,是傳感器降低成本的關鍵;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相對成熟,國內企業有一定優勢。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9文章
4170瀏覽量
123338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8文章
14287瀏覽量
170352
原文標題:王勁離職發展更快?景馳申請加州全自動駕駛測試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PIX RoboBus無人駕駛小巴落地深圳
智行者科技無人駕駛小巴落地海南

無人駕駛技術未來在哪里?低速才是突破口

易控智駕發布礦山無人駕駛應用落地成果
DeepSeek眼中的礦山無人駕駛
為什么聊自動駕駛的越來越多,聊無人駕駛的越來越少?

小馬智行第六代無人駕駛Robotaxi亮相香港國際機場
UWB模塊如何助力無人駕駛技術
無人駕駛出租車新時代即將到來?

特斯拉推出無人駕駛Model Y
特斯拉發布無人駕駛出租車,沒有方向盤和踏板
周鴻祎預測:新能源車未來趨勢直指無人駕駛網約車市場
5G賦能車聯網,無人駕駛引領未來出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