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可以在空調屋里吃西瓜打游戲的日子啦!是不是有點小激動呢?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空調對于人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奢侈品,是日常生活的必備用品。然而,空調成本過于高昂之外,它還仍然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設備,而溫室氣體排放又是與地球氣候變化有關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而且是一個代價十分昂貴的循環。
全球氣溫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
另一方面,由于陸地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大陸氣溫升高,與海洋溫差變小,近而造成了空氣流動減慢,霧霾無法短時間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霧霾天氣增多,影響人類健康。汽車限行,暫停生產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氣候變暖和霧霾污染。
然而因為種種的惡略天氣,霧霾天外出我們會帶上口罩,炎熱的夏季外出又有什么解決方案呢?愛發明的日本人,真心有很多很奇怪的東西,大家想都想不到,一款比較新奇的快速降溫噴霧,這玩意直接可以在炎熱的夏季,輕輕一按往衣服上一噴,直接通過冷卻揮發身上的熱量,一下子就涼快了下來,不過只能維持2小時的冰涼感覺,像一個行走的空調一樣。
日本發明冷卻噴霧
只能維持兩個小時,未免不能滿足受眾的要求,不過目前有了新的解決辦法,或許全球變暖這個惡性循環的局面,將不影響我們的生活。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開發一種新的紡織品,總有一天可以將其作為我們自己的個人冷卻裝置,而再也不需要任何外部能源作為驅動的力量。
前段時間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Nano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三維印花熱調節紡織品”的研究,調查了3D打印在制造高科技織物中的潛力。這些織物的宗旨就是在讓你炎炎夏日變得涼爽。
研究通過衣物纖維冷卻身體
馬里蘭大學的研究建立在功能化服裝日益增長的趨勢之上。防潮、防臭的運動裝備,和通過化學涂料阻擋紫外線的裝備。然而盡管這種功能化紡織品的興起,可以幫助我們運動時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之外,卻很難實現從內在得到幫助我們降溫的衣服。研究團隊之前的嘗試失敗了,實驗材料過于龐大,需要大量的能源,又或者成本太高。
研究人員將氮化硼結合在一起,這是一種以其優良的熱轉移能力而聞名的物質,它含有聚乙烯醇。其結果是一種全新的納米復合纖維,可以打印成3D打印,并編織成不同種類的織物。在人體皮膚上模擬高科技材料的廣泛試驗表明,它比純粹的聚乙烯醇在從身體吸收熱量的效率要高1.5倍。與棉織物相比,馬里蘭大學復合材料的散熱效率是棉織物的兩倍。換句話說,用這種3D打印的納米復合材料制成的衣服可以讓佩戴者保持涼爽和舒適,減少對傳統空調的需求。
3D打印原理
當然,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買到實物,但是這個發明是以后的趨勢,在炎熱的夏日中保持涼爽的3D打印T恤,一種新的衣物紡織品,總有一天可以將其作為我們自己的個人冷卻裝置,而再也不需要任何外部能源作為驅動的力量。作為3D打印在制造高科技織物中的潛力,這些織物的宗旨就是在讓你炎炎夏日變得涼爽。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7文章
3587瀏覽量
1120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答疑|3D打印能打印立體字母嗎?
3D打印技術,推動手板打樣從概念到成品的高效轉化
3D打印技術應用的未來
工商業光伏屋頂項目順利并網,上能電氣助力東南亞光伏發展再提速
3D打印汽車零部件建模設計3D打印服務

炎炎夏日,這份鋰電AGV叉車保養指南趕緊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