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再走過去規劃的老路了!”在11月19日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人工智能與未來城市空間規劃論壇上,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提高了語調。
“長久以來,我國規劃和世界規劃一樣,有兩種思路。一種是理想導向,理想引導我們去創造一個美好的城市。但是現實很殘酷,到了工業革命后,規劃有了第二種思路,那就是問題導向,大量的問題驅使我們去解決難題。”
吳志強認為,今天我們應該有一條新的思路,那就是按照城市自身發展的規律來做規劃。“城市是有生命發展規律的,正在變成一個智能生命體,而人工智能的出現可以輔助城市規劃。”
我們未來的城市將會是什么樣?當空間規劃遇上人工智能又將產生怎樣的效應?論壇上,來自中外的學者、工程師碰撞著思想的火花。
培育“城市樹”
為了了解城市發展的規律,同濟大學的研究團隊做了 “城市樹”。
“我們大規模挖掘全世界城市的數據,從單個城市開始,又挖掘到群落城市,如整個長三角的這些城市。慢慢地,城市像一棵樹一樣在生長,我們把它叫做‘城市樹’。”同濟大學教授曹布陽介紹說。
截至目前,同濟大學團隊已繪制了13810個城市的“城市樹”。數據庫里有每個城市40年的衛片,精度超越30×30米,速度超越智能識別。“每個城市的發展變化情況都在這個數據庫里,這是一個巨大的數據庫。世界上很少有人可以跟我們PK。”曹布陽驕傲地說。
根據“城市樹”匯總的數據,同濟大學團隊將城市分成7類:萌芽型:城市剛剛從聚落形成;佝僂型:小規模城市,未展現擴張跡象;發育型:城市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增速逐漸放緩;膨脹型:城市處于急速擴張狀態,增速急劇加快;成熟型:城市具有一定規模,且發展邊界保持相對穩定;區域型:城市擴展到區域城鎮群;衰退型:城市收縮。
而數據的匯總和分類,靠的就是強大的人工智能。“AI在廣度、速度、深度、精度、強度方面,遠遠超越傳統的規劃,將帶領我們到達一個全新的境界。”德國國家工程院研究員Otthein Herzog說。
“首先,AI帶來學習廣度的提升,人的學習能力有限,但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地學習一千萬個項目,遠遠超過個體;AI帶來學習速度的提升,規劃五年修編一次,但是現在人工智能可以每小時、每一刻對城市即時的運行問題進行識別,即時判斷,即時反應;AI還帶來學習深度的提升,我們能判斷未來五年的規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人工智能可以用長久的數據積累,外推的時間也要長得多;AI也帶來了學習精度的提升,過去做城市規劃精確到小區、房子,今天我們用的數據可以精確到每個人;AI帶來學習強度的提升,大規模的大數據可以用來感知城市,而人工智能可以認知大量的規律,認知城市。”吳志強說。
為全球城市測“智商”
有了強大的數據,下一步便是建立算法,推演城市發展規律。“近年來,我們嘗試用人工智能尋找城市發展的規律。這套用來尋找規律的系統,仿效‘AlphaGo’,我們將其稱為‘CityGo’。”
“CityGo”以全球500座城市作為跟蹤對象,從居民智能素養、智能硬件設施、智能經濟與產業、智能管理與服務等多個維度、不同時段、不同板塊收集數據,通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功能,了解和學習城市發展的規律,測試它們的“智商”。
根據這些算法的推演,運用人工智能的類型學技術,同濟大學團隊進一步構建了城市功能的配置模型。
首先,將城市利益相關體分為政府、規劃師、投資商、市民四方,提取反映四方需求和決策特點的信息。其模型假設:政府決策短期整體目標導向;規劃師注重長期整體配置目標導向;投資商決策短期個體市場目標導向;市民決策長期個體目標導向。
其次,四方按照各自的目標導向,對職業、居住、商業、醫療、教育、休閑這六元功能進行各自的決策。由此構成了四方六元的決策智能配置。
再次,配置過程中還需考慮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進程,以及不同城市發展類型和階段需求。復雜的計算和設計過程,都借助人工智能得以快速完成和及時模擬。
AI規劃未來城市空間
“最近我們做了一部分規劃,把各類條件放進去,讓AI自己快速跑。各種類型的居住區、工業區、就業區、文化區、綠化區就出來了。”曹布陽指著大屏幕說:“這個是人工智能規劃出來的城市,人工智能作為輔助手段,可以按照城市生長規律來規劃。”
同濟大學團隊研發了城市智能模擬平臺(CIM),進行城市形態的智能設計,為城市規劃提供數據支撐。如在北京副中心的設計中,應用CIM支持系統,在覆蓋的155 平方公里內,可快速讀取出任一區域內的天氣、人口成分、人流匯聚規模和速度、建筑高度、建成材料,在生態學和精確理性的支撐下,進行個體化的精準計算,從而高效完成設施的最佳配置量和配置地點等的布局。
“我們可以做每一個城市的各種接口,包括能耗接口、建筑管理、運行狀態和環境、相關的精密控制等等,這些全部可以在系統里看到,每個小時的時點也可以看到。我們可以很精確地進行外延、外推。”曹布陽說。
人工智能這么強大,未來會不會取代人類?吳志強認為,這是多慮的。“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一定是人和機器共同的智能,這才是我們中國規劃要做的事情。只有城市被當作一個生命體,城市規劃尊重城市自身的生命規律,我們才能找尋到它復雜生命的生態理性。而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導入,人工智能自身的快速發展和提升,以及人工智能不斷被導入城市規律學習和城市規劃決策過程中,空間規劃將變得更加強大。”
-
數據庫
+關注
關注
7文章
3917瀏覽量
6607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60瀏覽量
248565
原文標題:當空間規劃遇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與未來城市空間規劃論壇特寫
文章出處:【微信號:jingzhenglizixun,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博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最新人工智能硬件培訓AI 基礎入門學習課程參考2025版(大模型篇)
維智科技以AI技術助力城市智能化轉型
人工智能驅動網絡空間作戰的新紀元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關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6章人AI與能源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risc-v在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應用前景分析
人工智能ai4s試讀申請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
HOMEE AI利用NVIDIA Omniverse開發出“AI即服務”空間規劃解決方案

報名開啟!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大會將啟幕,國內外大咖齊聚話AI
FPGA在人工智能中的應用有哪些?
亮風臺“空間智能”產品入選WAIC “人工智能 +” 創新案例標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