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發布其第一季度財報。當季,該公司營業收入303.04億元,同比增長2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50億元,同比增長631.98%。
財報還顯示,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呈現增長趨勢。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12GWh。比亞迪表示該公司同期的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約4GWh。據此計算,比亞迪市場份額達到30%,遠高于2018年的20%。
在比亞迪發布財報數天前的4月26日,其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對手寧德時代也發布了2019年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99.82億元,同比增長168.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0.47億元,同比增長153.35%。與此同時,寧德時代在我國動力電池市場的占有率也從2018年的41.2%增至45.2%。
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的市場占比正在不斷提升,目前已瓜分我國動力電池產業超過3/4的份額。不同之處在于,寧德時代更偏向于三元鋰電池,比亞迪的產品則以安全性更好、但能量密度更差的磷酸鐵鋰電池為主。隨著越來越多的電池自燃事件的發生,動力電池產業或將不再片面追求能量密度,比亞迪會終結寧德“時代”嗎?
不穩固的寧德“時代”
比亞迪能終結寧德“時代”?
此外,寧德時代曾在其招股書中透露,該公司2017年動力電池系統的銷售單價為1.41元/Wh,單位成本為0.91元/Wh。而比亞迪從未正面透露過其具體的電池成本,背后的原因不得而知。
“終結者”或另有他人
從能量密度、成本、市場規模等角度來看,比亞迪想要終結寧德“時代”似乎沒有展現出優勢。即便片面追求能量密度的時代或將過去,比亞迪也并未展現出足夠壓倒對手的優勢,反而是另外一股勢力展現出了寧德時代“終結者”的實力。
瑞銀(UBS)曾對當下主流動力電池進行拆解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松下與特斯拉研發的21700電池的成本僅為111美元/kWh,而排名第二的LG化學成本為148美元/kWh,三星SDI排名第三,而寧德時代的電池成本最高。
除了成本問題外,某車企電池工程師還曾對媒體表示,目前國內動力電池的技術水平與松下、LG等海外企業差距不大,但國外企業的技術相對更穩一些。
在技術實力更優的同時,我國對國內動力電池的政策保護正在松動。去年5月,在相關部門發布的《汽車動力蓄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行業白名單(第一批)》里,出現了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南京樂金化學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LG化學)、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SK)三家韓系電池企業的身影。
與此同時,這些海外動力電池企業的在華規模絕非僅此而已,而是在不斷加大布局。豐田將與松下在2020年末之前在日本和中國大連設立合資動力電池公司,主要業務為寧德時代專精的方形動力電池,同時還將開放下一代全固態電池。LG化學則已與浙江華友鈷業成立合資公司,投資10億美元建設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工廠,產能規劃10萬噸,2020年5月正式量產。而三星SDI已經重啟了在西安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并計劃投資24億美元在天津建設動力電池和車用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生產線。
最讓人擔心的是,這些海外巨頭終結的不止是寧德時代,還有可能是整個中國動力電池制造業。
-
寧德時代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249瀏覽量
49172
原文標題:將終結寧德“時代”的,也許不是比亞迪
文章出處:【微信號:cqche023,微信公眾號:車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寧德時代全固態電池開啟樣品驗證,能源新世紀即將到來
廣汽集團與寧德時代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寧德時代最新消息:茅臺集團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 寧德時代同日成立兩家新公司
蔚來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比亞迪市值七年來首次超過寧德時代 油電同速+智駕平權太給力
寧德時代正式遞交港股上市申請
寧德時代本周提交港股上市申請
寧德時代潘健:今年或公布新歐洲合資工廠項目
寧德時代回應磷酸鐵鋰砍單傳聞
寧德時代力挺換電,連接器產品受益幾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