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聯網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物聯網最早的實踐是1990年施樂在線可樂售賣機。
1995年,比爾蓋茨在《未來之書》中提到物聯網,但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1999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凱文·阿什頓教授提出“萬物皆可通過網絡連接‘’。
到目前為止,物聯網的一般定義是:將可感知設備、可獨立尋址物體物體進行互通互聯的網絡。
物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
物聯網也是一種連接網絡。它還具有原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許多特點。通用的MQTT協議也運行于互聯網的TCP/IP的基礎之上。因此,物聯網是基于互聯網的發展和擴展而形成的互聯網。其簡化的高層架構如下:
物聯網就是物物互聯,是基于電腦互聯網的進一步的延伸和發展。
物聯網的參與者已經從人和計算機擴展到所有可感知的設備和對象。
物聯網的許多渠道和運營仍然需要互聯網的支持,特別是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由于工作領域和特性存在多個差異很大的場景,因此多種主流的協議和組網方式并存。
物聯網的總體架構和層次結構
物聯網通常分為四層: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
還有一種說法是平臺層合并到應用層中,定義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
感知層通常由終端設備來完成,就像人類的終端神經一樣,它使智能網絡和中央控制系統能夠感知末端狀態并執行發出的指令;其中不具備獨立尋址的傳感器一種是通過網關并接入互聯網,或者是與有獨立尋址和連接能力的設備相連,通常視為該設備的一部分,以外設的身份存在。
物聯網的主要連接技術
網絡層分為兩種:一種是網關與傳感器之間的聯接,稱為局域網聯接,有相應的協議;另一種是直接接入,并與數據中心或云平臺的中控平臺連接,這是廣域網聯接。
目前,廣域網的接入技術種類繁多,但無論是哪種接入技術,都需要標準的傳輸協議來建立對話。主流的MQTT是IBM基于TCP/IP協議開發的。
由此可見,目前主要的局域網接入和廣域網接入技術在速度、功耗等不同指標上各有利弊。
可以看出,局域網和廣域網分別具有不同的高速率(》10M)、中速率(》1M)和低速率(《1M)。通常,高速也意味著高功耗。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每一種速率都有其發光和發熱的領域。
物聯網應用的主要特點
互聯網是基于人與計算機之間的場景,而物聯網是物與物之間的互聯。兩者有一定的區別:
在未來的物聯網應用中,在不同的行業和領域,從簡單的狀態監測及自動化,向高階的綜合調度和智能化決策等方向前進。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5文章
52857瀏覽量
765986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5文章
11242瀏覽量
106170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0文章
46148瀏覽量
39092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物聯網藍牙模塊有哪些優勢?
工業互聯網與工業物聯網有什么區別
物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研華科技亮相2025工業互聯網大會
物聯網就業有哪些高薪崗位?
云互聯網是什么意思
物聯網和大數據的關系
國家大力部署 IPv6,打造下一代互聯網新生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