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四大新勢力里,小鵬和蔚來是自研自動駕駛的,這兩家目前都處在L3級,蔚來剛推出了L4,但距離量產落地還有很遠。另一邊,采用外包方案的理想,至今仍然在L2,L3規劃幾乎沒有進展。
而威馬是目前唯一一家正式落地了L4的車企。威馬的L4,就是和百度Apollo深度合作的產物。你可能很好奇,百度這個Apollo很厲害嗎?非常厲害。Apollo和谷歌自動駕駛項目,是世界上第一批進入路測階段的自動駕駛項目,時間大概在2003年。而直到如今,百度Apollo的技術積累和人才等方面,和谷歌自動駕駛項目是同一水平的。兩者在美國市場本身就是死對頭。
而現在被封神的特斯拉自動駕駛,其實核心就是谷歌自動駕駛系統。所以你大致已經可以知道威馬的自動駕駛系統級別在哪了。
責任編輯:x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32瀏覽量
92100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8文章
14285瀏覽量
170339 -
Apollo
+關注
關注
5文章
348瀏覽量
187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佑駕創新車規級L4自動駕駛小巴獲項目定點
近日,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宣布,其采用車規級方案的L4級自動駕駛小巴獲得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無人小巴項目定點,并將于二季度完成交付。標志著佑駕創新L4級自動駕駛技術實力和開發能力再獲市場認可,已邁入L4
為什么車企不敢宣傳智駕系統達到L3?
4 月22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在華為乾崑智能化技術大會正式發布了華為智能輔助駕駛最新系統ADS 4,該系統支持高速L3規模商用。其實在此之前,

華為AI重塑核心網運維模式助力運營商實現數智化轉型,邁向AN L4
在MWC2025期間舉辦的5G-A核心網產業峰會上,華為云核心網MAE領域總裁羅萱發表了題為“AI重塑核心網運維模式和高穩能力,助力運營商邁向AN L4”的主題演講,分享了華為核心網
佑駕創新成功交付L4級自動駕駛小巴項目
近日,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2431.HK)在蘇州圓滿完成了基于“車路云一體化”技術的L4級自動駕駛小巴項目交付。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佑駕創新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現了其
佑駕創新L4級自動駕駛小巴成功交付
近日,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在蘇州順利完成基于“車路云一體化”技術的L4級自動駕駛小巴項目交付。
地平線征程6系列新增超10家合作車企及品牌
近日,地平線在2024生態大會上正式宣布征程6系列已獲超20家車企及汽車品牌的平臺化合作,自四月發布以來新增超10家合作車企及品牌,覆蓋多家頭部自主
伊予鐵巴士公司啟動L4級自動駕駛公交商業運營
的問題,并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度。 L4級自動駕駛技術能夠在特定條件下實現無人駕駛,這大大減輕了駕駛員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公交車的運行效率。為了配合自動駕駛公交的運營,伊予鐵巴士公司還采用了無現金結算方式,乘客可以通過交通卡等電子支
當春節駕車返鄉擁有了L3/L4級自動駕駛
隨著春節臨近,漫漫回家路上的路況和天氣都變化多端,長途駕駛難免使人身心俱疲,若不久的將來能將真正的L3/L4級自動駕駛落地應用,那將大大減輕長途駕車回家的辛苦。即便車外風雨交加,人們依舊可以在溫暖

鐵威馬NAS新品首發:智慧駕馭存儲,暢享無憂生活
在當今這個數字化生活蓬勃發展的時代,網絡附加存儲(NAS)已成為連接家庭與企業數據存儲與分享的關鍵橋梁。全球知名NAS品牌鐵威馬再次邁出重要步伐,正式宣布其九款全新NAS產品在全球范圍上市。這一系列新品不僅秉承
經緯恒潤全冗余R-EPS助力L4級自動駕駛落地
隨著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步成熟與商業化進程加速,行業對車輛安全性的要求達到了新的高度。為了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全天候、全路況下安全運行,冗余系統的研發與應用成為關鍵。在這一背景下,經緯恒潤開發了齒條

上汽紅巖入選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工信部網站發布了《四部門有序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的通知,公布了9家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聯合體。上汽紅巖攜手友道智途成為業內
L4算法公司如何助力城市NOA加速落地?
在全球智能駕駛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L4算法公司正逐漸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在城市NOA(Navigated Open Autonomy,導航開放自動駕駛)領域,這些公司憑借其在AI技術

NAS設備鐵威馬F4-424是如何從市場中脫穎而出的
簡便又性能卓越的家用NAS,成為了眾多家庭面臨的難題。今天,我們將聚焦于鐵威馬F4-424這款NAS設備,探討它是如何憑借其出色的性能與易用性,在家用NAS市場中脫穎而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