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大眾集團于本周三表示,由于半導體芯片短缺,公司將進一步削減德國北部工廠的汽車產量。
大眾在聲明中宣稱,公司將縮減沃爾夫斯堡工廠的工時,這意味Tiguan、Touran和西雅特Tarraco三款車型的生產將受影響。
車企和諸多電子制造商都面臨全球性的芯片短缺,這是由于新冠疫情導致制造工廠的生產被延誤,而用戶的需求量卻恰巧反彈,導致供貨緊張。(本文為編譯作品,所用英文原文和圖片選自路透社)
原文標題:新聞|大眾沃爾夫斯堡工廠因芯片短缺而減產 三款車型生產或受影響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25瀏覽量
439653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38瀏覽量
236424 -
大眾
+關注
關注
1文章
799瀏覽量
34369
原文標題:新聞|大眾沃爾夫斯堡工廠因芯片短缺而減產 三款車型生產或受影響
文章出處:【微信號:e700_org,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大眾汽車與法雷奧和Mobileye合作,為未來MQB車型強化駕駛輔助功能
25日?/美通社/ -- 大眾汽車集團已攜手法雷奧和 Mobileye,計劃為其未來的橫置發動機(MQB) 車型帶來 L2+ 級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升級體驗。今后幾年內,這一合作將致力于提升面向大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導體芯片公司
融資,技術覆蓋芯片制造關鍵環節。
總結
以上企業覆蓋了車規芯片、AI計算、晶圓制造、存儲技術等核心領域,展現了北京在半導體產業鏈的全面布局。若需更完整名單或細分領域分析,可參考相關來源
發表于 03-05 19:37
報道稱大眾2025年不會推出新電動車型
據IT之家1月22日消息,汽車媒體carscoops報道,大眾汽車在2025年將不會推出新的電動車型。 大眾最新發布的電動車型ID.7轎車于
大眾汽車管理層將集體降薪超3億歐元
匯率下約合22.82億元人民幣)。 基利安明確表示,在這次降薪計劃中,大眾汽車董事會的成員將承擔更大的降薪幅度,高于其他管理層成員或普通員工。這一舉措顯示出大眾汽車高層在應對公司成本
【「大話芯片制造」閱讀體驗】+ 半導體工廠建設要求
關聯,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開始。我沒有去過芯片制造工廠,因此首先閱讀了“漫游半導體工廠“一章,想知道一個芯片制造工廠與電子產品生產工廠有何區別。
此前就聽說芯片制造廠是用水用電大戶
發表于 12-29 17:52
微源半導體受邀出席大眾汽車技術交流會
近日,應大眾汽車的盛情邀請,微源半導體總經理戴興科先生率團隊于11月20日抵達大眾汽車分公司,參與了一場聚焦前沿汽車電子前瞻技術與研發、采購深度交流的盛會 ——“走進
比亞迪10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銷量雙增長,海外市場表現搶眼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于11月1日發布了其2024年10月的產銷快報。報告顯示,比亞迪在10月份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均實現了顯著增長,產量高達536,134輛,相比上年同期的307,014輛有了大幅提升;銷量也達到了502,657輛,較上年同期的30
中國半導體的鏡鑒之路
。他們在芯片設計和制造確實不行了,他的設備、材料,還有一些領域還不錯。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為什么他走下神壇,除了美國的打壓,他自己做錯了什么,或者說他自己有什么不足。
三 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若干教訓
發表于 11-04 12:00
三星電子計劃大幅削減芯片高管職位并重組業務
近日,三星電子被曝出計劃對其芯片高管職位進行大幅削減,并著手重組半導體相關業務。據相關消息稱,三星電子正在對其設備解決方案(DS)部門下的內
類比半導體發布三款汽車智能驅動芯片
隨著汽車工業加速邁向智能化與電氣化的未來,汽車芯片在塑造下一代駕駛體驗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在日前結束的2024慕尼黑上海電子展(electronica China),類比半導體作為國內
羅姆半導體推動SiC MOSFET技術進步,與吉利汽車展開深度合作
近日,羅姆半導體(ROHM)宣布其第四代SiCMOSFET成功應用于吉利電動車品牌極氪的三款車型中,標志著雙方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項合作不僅展示了羅姆在SiC技術領域的持續創

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最新研究報告,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預計到2027年,該市場規模將超過880億美元,標志著半導體技術在
本田在華首次減產,燃油汽車產能大幅削減
條,以應對市場變化,此舉將使燃油汽車的年產能從當前的149萬輛大幅降至100萬輛,削減幅度高達三分之一,相當于本田全球產量的約1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