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劉靜)近日,證監會發布公告,宣布同意武漢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這意味著聯特科技基本已完成IPO上市審核的大體流程。

此次聯特科技趕赴創業板上市,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802萬股,募集59992萬元,用于“高速光模塊及5G通信光模塊建設項目”等。
聯特科技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光模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開發的光模塊覆蓋10G、25G、40G低速率,以及100G、200G、400G、800G高速率,廣泛應用于電信傳輸、無線通信、光纖接入、數據中心、光纖通道等場景。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統計,2020年在中國本土光模塊制造廠商中,聯特科技的光模塊收入排名第七,國內市占率約1.30%。在更為細分的波分復用光模塊領域,聯特科技的排名更加靠前,其2018-2020年累計營收規模在國內本土光模塊廠商中,位列第二,市占率接近3%。
此前,聯特科技曾完成兩次融資,分別為2017年的A輪,以及2020年的B輪,分別由同創偉業、松禾資本領投,國中資本、深創投、湖北科技投資集團、七匹狼集團等機構共同投資。目前聯特科技的第一大股東為張健先生,其直接持股28.19%。
營收復合增長率36.07%,主攻海外市場
根據招股書,聯特科技近三年營收保持比較穩健的增長。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7億元、5.17億元、6.98億元,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36.07%。2021年營收比2020年增加了1.81億元,漲幅為34.98%。營收較快增長的背后,離不開良好的電信和數通光通信市場推動,以及自身不斷開發光模塊新品類,這使得深耕光模塊領域的聯特科技優勢凸顯。

盡管營收連年增長,但凈利潤仍出現下滑的情況。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聯特科技凈利潤分別為0.56億元、0.43億元、1.06億元,2020年凈利較2019年下滑23.21%。對此,聯特科技歸因為當期股份支付費用較高所致,據悉2020年股份支付費用為2172.47萬元,較2019年增長了55.21%。
2019年-2021年,聯特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37%、30.69%、36.82%,短暫下降后呈反彈增長的趨勢。對于2020年毛利率較大幅度下降的原因,聯特科技表示主要系產品結構變化所致,此外,2020年度其加大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國內市場毛利率相對較低,拉低了整體毛利率水平。

據了解,目前聯特科技的產品主要銷往境外,2019年-2021年從境外地區獲得的收入分別為3.47億元、4.15億元、6.27億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92.39%、80.58%、90.02%。
根據招股書,聯特科技的主營業務為光模塊和受托加工服務,其中光模塊業務覆蓋1G、2.5G、4.25G、6.1G、8.5G、10G、25G、40G、100G、200G、400G。
上述提到的10G-100G的光模塊是目前聯特科技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報告期各期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56.55%、62.66%、66.21%。近三年,聯特科技10G-100G的光模塊銷售收入實現穩步增長,2020年、2021年其10G-100G光模塊銷售收入分別較上年增加11027.14萬元、13797.11萬元

2012年推出功耗和性能行業領先的10G 40/80km DWDM/CWDM SFP+(長距離波分)產品,2015年推出40G系列產品,2016年推出100G系列產品,2018年推出400G OSFP產品和5G無線用25G波分復用系列產品,2020年推出新一代7nm低功耗400G QSFP-DD系列產品。2021年聯特科技進一步突破高速光模塊制造的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800G光模塊。
如今,聯特科技的光模塊產品已成功打入NOKIA、Arista、ADTRAN、ADVA、AddOn Computer、IPG、中興通訊、新華三、烽火通信、瑞斯康達、浪潮思科等國內外知名電信或網絡設備制造商的供應鏈體系。
研發投入占比6.82%,授權專利117項,在美國硅谷擁有研發中心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聯特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641.54萬元、3316.28萬元、4761.07萬元,研發投入金額分別占當期營收的7%、6.41%、6.82%。三年合計研發支出約1.07億元,2021年研發投入比2020年多增加了1444.79萬元。

在聯特科技披露的期間費用中,另一大特點是管理費用占比高,2021年基本與研發費用持平。聯特科技的管理費用主要由股權支付、職工薪酬、折舊及攤銷費用、中介機構費用等構成,其中股權支付和職工薪酬是最大的兩項費用支出。2021年管理職工薪酬同比增長87.26%,人均薪酬從2020年的15.22萬元/年/人增加至22.68萬元/年/人。
2019年-2021年聯特科技應用核心技術產品收入分別為3.76億元、5.15億元、6.96億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99.67%、99.59%、99.66%。

聯特科技在中國武漢、美國硅谷擁有研發中心、服務中心,先后在中國和美國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專利。通過了ISO9001和ISO14001體系認證,產品符合RoHS,CE,TUV,FCC等認證。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聯特科技擁有境內外授權專利共計117項,包括境內授權專利111項、境外專利6項,其中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87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
截至2021年底,聯特科技的研發人員為127人,該數量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6.43%,較2020年增加了24名研發人員,研發人均薪酬為21.28萬元/年/人,略低于管理人均薪酬。且擁有5名核心科技人員,均擁有10年以上的光模塊領域研究經驗。

經過十多年的研發創新和生產積累,聯特科技已掌握了高速鏈路建模和仿真與設計技術、數模混合電路設計和仿真與調試技術、低功耗設計技術、DWDM光模塊調試技術、電磁屏蔽處理技術、多通道功率均衡等光模塊制造的核心技術,使其產品具有高速率、智能化、低成本、低功耗等較強的競爭優勢。
近三年,聯特科技開展了多個技術水平達行業前列的研發項目,例如5G無線通信用25G波分復用光模塊與器件研發、集成化和低功耗10G波分復用光模塊與器件優化、800G QSFP-DD/OSFP高速光模塊及器件開發。
2021年聯特科技在研項目有34個,其中投入金額超500萬元的研發項目有400G QSFP-DD高速氣密型光模塊及器件開發、高性能100G QSFP28光模塊及器件產業化、集成化和低功耗10G光模塊及器件產業化、100G QSFP28光模塊及器件優化。

募資近6億擴充5G通信及100G以上的光模塊產能,搶占高速率市場
此次上市擬募集59992萬元資金,用于“高速光模塊及5G通信光模塊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聯特科技想利用募集資金,進一步加大生產規模及研發投入,擴大現有產品產能,同時保持技術先進性,這將助力聯特科技爭取到更大的市場份額。
投資3.77億元的“高速光模塊及5G通信光模塊建設項目”完成后,將新增179萬支光模塊的產能,這新增的產品包括100G及以上的高速光模塊和5G相關光模塊的產品。
隨著國內5G建設力度加大,近年下游市場對5G通信光模塊需求增長明顯。據FROST&SULLIVAN 數據,截至2020年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為105.4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至138.2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7%;而中國增速高于全球市場,同期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2%,2024年中國光模塊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99.3億元。
投資1.56億元的“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確立了五大研發方向,分別為400G/800G高速光收發模塊開發、400G/800G高速光收發器件開發、基于硅光技術的下一代光模塊和光器件開發、100G/200G/400G長距離相干光模塊開發、COBO/CPO下一代光互聯產品。
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的變化,搶占高速光模塊已成為行業內企業的競爭焦點,聯特科技迅速跟進高速率市場,率先發布800G光模塊樣品,并于今年完成向客戶送樣測試,如今又通過建設研發中心布局前沿的光模塊技術,為其在高速率市場站穩腳跟奠定基礎。
對于未來的發展戰略。聯特科技提到了三大方面,一是增加設備投入,推動新產品產業化進程;二是開拓大型客戶,建立緊密戰略合作關系;三是制定激勵政策,優化內部人才儲備。

此次聯特科技趕赴創業板上市,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802萬股,募集59992萬元,用于“高速光模塊及5G通信光模塊建設項目”等。
聯特科技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光模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開發的光模塊覆蓋10G、25G、40G低速率,以及100G、200G、400G、800G高速率,廣泛應用于電信傳輸、無線通信、光纖接入、數據中心、光纖通道等場景。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統計,2020年在中國本土光模塊制造廠商中,聯特科技的光模塊收入排名第七,國內市占率約1.30%。在更為細分的波分復用光模塊領域,聯特科技的排名更加靠前,其2018-2020年累計營收規模在國內本土光模塊廠商中,位列第二,市占率接近3%。
此前,聯特科技曾完成兩次融資,分別為2017年的A輪,以及2020年的B輪,分別由同創偉業、松禾資本領投,國中資本、深創投、湖北科技投資集團、七匹狼集團等機構共同投資。目前聯特科技的第一大股東為張健先生,其直接持股28.19%。
營收復合增長率36.07%,主攻海外市場
根據招股書,聯特科技近三年營收保持比較穩健的增長。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7億元、5.17億元、6.98億元,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36.07%。2021年營收比2020年增加了1.81億元,漲幅為34.98%。營收較快增長的背后,離不開良好的電信和數通光通信市場推動,以及自身不斷開發光模塊新品類,這使得深耕光模塊領域的聯特科技優勢凸顯。

盡管營收連年增長,但凈利潤仍出現下滑的情況。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聯特科技凈利潤分別為0.56億元、0.43億元、1.06億元,2020年凈利較2019年下滑23.21%。對此,聯特科技歸因為當期股份支付費用較高所致,據悉2020年股份支付費用為2172.47萬元,較2019年增長了55.21%。
2019年-2021年,聯特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37%、30.69%、36.82%,短暫下降后呈反彈增長的趨勢。對于2020年毛利率較大幅度下降的原因,聯特科技表示主要系產品結構變化所致,此外,2020年度其加大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國內市場毛利率相對較低,拉低了整體毛利率水平。

據了解,目前聯特科技的產品主要銷往境外,2019年-2021年從境外地區獲得的收入分別為3.47億元、4.15億元、6.27億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92.39%、80.58%、90.02%。
根據招股書,聯特科技的主營業務為光模塊和受托加工服務,其中光模塊業務覆蓋1G、2.5G、4.25G、6.1G、8.5G、10G、25G、40G、100G、200G、400G。
上述提到的10G-100G的光模塊是目前聯特科技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報告期各期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56.55%、62.66%、66.21%。近三年,聯特科技10G-100G的光模塊銷售收入實現穩步增長,2020年、2021年其10G-100G光模塊銷售收入分別較上年增加11027.14萬元、13797.11萬元

2012年推出功耗和性能行業領先的10G 40/80km DWDM/CWDM SFP+(長距離波分)產品,2015年推出40G系列產品,2016年推出100G系列產品,2018年推出400G OSFP產品和5G無線用25G波分復用系列產品,2020年推出新一代7nm低功耗400G QSFP-DD系列產品。2021年聯特科技進一步突破高速光模塊制造的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800G光模塊。
如今,聯特科技的光模塊產品已成功打入NOKIA、Arista、ADTRAN、ADVA、AddOn Computer、IPG、中興通訊、新華三、烽火通信、瑞斯康達、浪潮思科等國內外知名電信或網絡設備制造商的供應鏈體系。
研發投入占比6.82%,授權專利117項,在美國硅谷擁有研發中心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聯特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641.54萬元、3316.28萬元、4761.07萬元,研發投入金額分別占當期營收的7%、6.41%、6.82%。三年合計研發支出約1.07億元,2021年研發投入比2020年多增加了1444.79萬元。

在聯特科技披露的期間費用中,另一大特點是管理費用占比高,2021年基本與研發費用持平。聯特科技的管理費用主要由股權支付、職工薪酬、折舊及攤銷費用、中介機構費用等構成,其中股權支付和職工薪酬是最大的兩項費用支出。2021年管理職工薪酬同比增長87.26%,人均薪酬從2020年的15.22萬元/年/人增加至22.68萬元/年/人。
2019年-2021年聯特科技應用核心技術產品收入分別為3.76億元、5.15億元、6.96億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99.67%、99.59%、99.66%。

聯特科技在中國武漢、美國硅谷擁有研發中心、服務中心,先后在中國和美國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專利。通過了ISO9001和ISO14001體系認證,產品符合RoHS,CE,TUV,FCC等認證。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聯特科技擁有境內外授權專利共計117項,包括境內授權專利111項、境外專利6項,其中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87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
截至2021年底,聯特科技的研發人員為127人,該數量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6.43%,較2020年增加了24名研發人員,研發人均薪酬為21.28萬元/年/人,略低于管理人均薪酬。且擁有5名核心科技人員,均擁有10年以上的光模塊領域研究經驗。

經過十多年的研發創新和生產積累,聯特科技已掌握了高速鏈路建模和仿真與設計技術、數模混合電路設計和仿真與調試技術、低功耗設計技術、DWDM光模塊調試技術、電磁屏蔽處理技術、多通道功率均衡等光模塊制造的核心技術,使其產品具有高速率、智能化、低成本、低功耗等較強的競爭優勢。
近三年,聯特科技開展了多個技術水平達行業前列的研發項目,例如5G無線通信用25G波分復用光模塊與器件研發、集成化和低功耗10G波分復用光模塊與器件優化、800G QSFP-DD/OSFP高速光模塊及器件開發。
2021年聯特科技在研項目有34個,其中投入金額超500萬元的研發項目有400G QSFP-DD高速氣密型光模塊及器件開發、高性能100G QSFP28光模塊及器件產業化、集成化和低功耗10G光模塊及器件產業化、100G QSFP28光模塊及器件優化。

募資近6億擴充5G通信及100G以上的光模塊產能,搶占高速率市場
此次上市擬募集59992萬元資金,用于“高速光模塊及5G通信光模塊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聯特科技想利用募集資金,進一步加大生產規模及研發投入,擴大現有產品產能,同時保持技術先進性,這將助力聯特科技爭取到更大的市場份額。
投資3.77億元的“高速光模塊及5G通信光模塊建設項目”完成后,將新增179萬支光模塊的產能,這新增的產品包括100G及以上的高速光模塊和5G相關光模塊的產品。
隨著國內5G建設力度加大,近年下游市場對5G通信光模塊需求增長明顯。據FROST&SULLIVAN 數據,截至2020年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為105.4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至138.2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7%;而中國增速高于全球市場,同期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2%,2024年中國光模塊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99.3億元。
投資1.56億元的“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確立了五大研發方向,分別為400G/800G高速光收發模塊開發、400G/800G高速光收發器件開發、基于硅光技術的下一代光模塊和光器件開發、100G/200G/400G長距離相干光模塊開發、COBO/CPO下一代光互聯產品。
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的變化,搶占高速光模塊已成為行業內企業的競爭焦點,聯特科技迅速跟進高速率市場,率先發布800G光模塊樣品,并于今年完成向客戶送樣測試,如今又通過建設研發中心布局前沿的光模塊技術,為其在高速率市場站穩腳跟奠定基礎。
對于未來的發展戰略。聯特科技提到了三大方面,一是增加設備投入,推動新產品產業化進程;二是開拓大型客戶,建立緊密戰略合作關系;三是制定激勵政策,優化內部人才儲備。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ipo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38瀏覽量
33603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4瀏覽量
5730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100G光模塊中DML與 EML的對比解析
100G 光模塊中DML(直接調制激光器) 與 EML(電吸收調制激光器)的對比解析,結合技術原理、性能差異及應用場景進行說明: 一、技術原理對比 特性DML(直接調制激光器)EML(電吸收調制
易飛揚推出支持30km鏈路距離的100G QSFP28 DWDM1 O-BAND/200Ghz硅光模塊
全球領先的光通信技術提供商易飛揚推出基于O-Band(原始波段)的100G QSFP28 DWDM1光模塊,進一步擴展其高速光互連產品組合。

易飛揚推出三款COLOR系列100G DWDM光模塊
高速、穩定的數據傳輸能力是各行業發展的關鍵。從數據中心交互到城域網絡承載,光通信技術面臨更高要求。DWDM技術憑借高帶寬和長距離傳輸能力,成為通信網絡的重要支撐。其中,O-band和C-band各有優勢。易飛揚針對這兩個波段,推出三款COLOR系列

6G通信技術和5G有哪些不同?
達到Tbps級別,是5G的數百倍。這意味著人們可能只需要幾秒就可以下載數部高清電影。 6G的用戶體驗速率也可以達到10~100Gbps,與光纖相媲美。 2. 通信時延:
愛立信攜手Mobily、聯發科技完成5G 6CC載波聚合測試
近日,愛立信攜手Mobily、聯發科技,在沙特阿拉伯的5G獨立組網上成功完成了6CC載波聚合測試,并使用聯發科技最新的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在5G通信的Sub-6GHz頻段內展現出了一定的適用性
發表于 02-14 09:42
800G光模塊:高速通信的關鍵力量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據流量呈爆炸式增長,對高速、大容量的數據傳輸設備需求日益迫切,800G光模塊應運而生。800G光
6G通信技術對比5G有哪些不同?
更高的傳輸速率:6G網絡的理論傳輸速率將得到極大提升,業內普遍認為6G的通信能力將達到5G的10倍以上,甚至有可能達到每秒1TB的下載速度
募資54億港元!地平線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開啟智駕新征程
10月24日,智駕科技企業地平線(股票代碼:9660.HK)正式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募資總額達54億港元,成為港股今年最大的科技IPO。

強達電路深交所IPO提交注冊,計劃募資6億
近日,深圳市強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達電路”或“公司”)正式向深交所提交IPO注冊申請,計劃募集6億元資金,主要用于南通強達電路科技有限公司的多層板及HDI板項目,并補充流

嵌入式設備中的4G/5G模塊管理
在高度數字化的智能時代,Linux嵌入式板卡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隨著4G/5G技術的普及,如何高效、穩定地管理這些嵌入式設備上的無線模塊,成為了用戶面臨的一大挑戰——嵌入式設備中的4
發表于 07-13 16:4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