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英特爾表示將在明年1月10日正式推出Sapphire Rapids第四代可擴展至強處理器,并為該處理器搭載一項新推出的服務,即“Intel On Demand”。該服務允許客戶在購買處理器之后,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付費開啟特定功能。
目前這項服務主要針對B端市場,比如數據中心領域等。英特爾將此服務稱為Software Defined Silicon(軟件定義硅片),通過該服務可以幫助英特爾減少SKU型號數量,產品布局更簡單。
Sapphire Rapids(圖源:英特爾)
英特爾的付費升級之路
在如今生活中,軟件付費已經讓人們習以為常,比如歌曲、視頻、工具軟件等,通過付費可以解鎖更多功能,但硬件也能在原有基礎上付費升級的卻比較少見,而英特爾卻覺得這顯然是一條生財之道。
早在2010年,英特爾便推出過一項Intel Upgrade Service服務,這次主要集中在消費端的CPU上,最開始應用在奔騰G6951上。
這顆處理器的規格與奔騰G6950幾乎完全一致,使用32nm工藝,LGA1156接口,雙頻2.8GHz主頻,3MB三級緩存,并且不支持Turbo Boost睿頻加速技術和HT超線程技術。不過G6951卻有一項特別的功能,通過安裝英特爾提供的一款名為UAUC的軟件,能夠直接升級至G6952。
在安裝該軟件后,需要輸入一組激活碼,驗證過后重啟電腦,G6951便會升級為G6952。盡管頻率依然為2.8GHz,但三級緩存容量將直接解鎖至4MB,HT超線程技術也會開啟并實現4線程。
而一個升級激活碼在當時的售價便達到49美元,后續更是漲到了55美元,要知道當時G6951的發售價才87美元。
對此,英特爾方面表示,Intel Upgrade Service升級服務是為了給計算機廠商和零售商一種新的經營方式和盈利模式。不過很顯然,這種模式失敗了,消費者并不買賬,認為這種方式等于將一個產品重復賣了兩次,英特爾也在2011年停止了升級服務。
此次推出的Intel On Demand則主要針對B端用戶,同時也吸取了此前失敗的教訓,不僅可以實現買斷模式,還能依照需求按次付費。并且激活的也不再是某些核心或者性能提升,而是提供一些更高級的特性。
目前從英特爾方面收集到的消息顯示,支持付費開啟的功能包括,軟件保護擴展(SGX)、快速輔助技術(QAT)、動態負載均衡(DLB)、數據流加速器(DSA)以及內存分析加速器(IAA)。
當前英特爾并未公布這項Intel On Demand的費用是多少,預計將在未來新產品正式發布時同步揭曉。不過對比過去Intel Upgrade Service上的價格來看,升級服務費用可能達到產品本身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硬件付費升級是否可行?
從此次英特爾再次祭出硬件升級服務來看,顯然是認可這一新的營銷模式的。不過這一模式很可能讓英特爾本就高企的庫存雪上加霜,今年以來英特爾的財報便不容樂觀,供應過剩和需求疲軟已經在極大影響企業的營收。而英特爾堅持推出該項服務,不好說最后是利是弊。
此前Intel Upgrade Service之所以失敗,主要在于價格制定得不合理,以當時的市場價格來看,實際上只需要多花15美元就可以購買到比G6951更強的I3-530處理器,但卻需要額外花費49美元才能使G6951的性能提升到與I3-530相當的水平。
而此次針對B端市場,想必英特爾也會考慮市場同類產品再來進行定價。并且由于主要給企業使用,同時添加了這項機制之后,意味著下游的分銷商也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推動積極性更強。
同時此次付費解鎖主要在于功能而非性能,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選擇想要的功能進行解鎖,這對于許多用戶而言接受度會更高。比如對于一些不希望投入大量成本在ASIC芯片上的企業而言,有需要使用加速單元來為自己的業務提供更強的計算能力,采購擁有英特爾這項服務的FPGA芯片便比較合適,可以節省更多的費用。
不只是英特爾推出了硬件付費升級的道路,IBM已經在這條路走了十多年。比如IBM的服務器大多都是全配置售賣,但會根據用戶的付費程度,來進行減配置。
比如一臺IBM服務器有8個核心,但用戶可以只付2個核心的錢,其余6個核心被鎖定。但用戶認為需要提升性能時,再進行額外付費,IBM通過遠程將被鎖定的核心解鎖來提升性能。
針對一些特定的行業,尤其是對數據與設備部署較為敏感的業務而言,采用這種動態釋放硬件性能的方式能夠為IBM帶來更高的收益。
除了IBM外,其實特斯拉也是一個硬件升級通過軟件實現的代表。在特斯拉的電動車當中,基本上已經配備了其所需的所有功能,但需要額外付費后,通過OTA升級才能解鎖更多功能。
比如針對Model 3的百公加速升級,座椅加熱功能、續航提升,從基礎班輔助駕駛功能升級到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等,這些都能夠通過遠程付費解鎖的方式實現。
在這種模式下,一方面廠商可以通過比原來稍低的價格進行產品售賣,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在用戶付費解鎖時,企業成本幾乎為0,這塊收入基本等同于純利潤。
并且廠商也從過去單次銷售的硬件上,轉變為與客戶長期交流的服務商,并且能夠收集用戶使用的習慣以及對哪些付費功能更感興趣,為推出下一代產品進行針對性調整。不僅能夠減少廠商開發更多產品的研發投入,同時能夠擁有更好的營收。
而今,隨著IBM與特斯拉在硬件付費增強這條道路上成功走通,也對英特爾未來選擇這條商業之路提供了參考。加之此前的失敗也為英特爾帶來了許多經驗,有助于推動Intel On Demand的落地。
寫在最后
此次英特爾重啟硬件付費增強模式,顯然有不少來自營收方面的壓力,PC市場萎靡,數據中心業務增長也不如預期,對于英特爾營收有不小的打擊。要是本次推出的Intel On Demand服務市場不買單,此舉或許會讓本就營收不利的英特爾雪上加霜,庫存高企。
而若是成功,無疑能夠幫助英特爾渡過難關,甚至一舉轉型為數據型公司,通過付費升級的方式,掌握大量用戶數據的英特爾將被重新估值,或許將走上新的成長之路。未來用戶甚至有可能免費獲得英特爾的硬件產品,而其中的功能都需要付費解鎖,這時英特爾也將成為一家運營商,其成長潛力將不可估量。而這,或許也是未來硬件商的轉型之路。

原文標題:英特爾重啟硬件付費增強服務,從硬件商向運營商轉型?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電子發燒友網
+關注
關注
1011文章
544瀏覽量
165563
原文標題:英特爾重啟硬件付費增強服務,從硬件商向運營商轉型?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世紀大并購!傳高通有意整體收購英特爾,英特爾最新回應

華為榮登GlobalData運營商基礎設施管理服務排名報告Leader象限第一名

英特爾任命王稚聰擔任中國區副董事長
英特爾塑造未來出行:AI增強型軟件定義汽車
英特爾2024產品年鑒:AI與軟硬件的融合發展

英特爾推出全新英特爾銳炫B系列顯卡

第17屆英特爾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會順利舉行
北美認證指南:一文解讀PTCRB與北美三大運營商

運營商如何實現差異化連接
英特爾向韓國半導體制造商DS Techno投資約9602.22萬元
英特爾攜手運營商伙伴,共探AI驅動通信網絡新未來

產品申請北美運營商AT T認證的優勢有哪些

AI軟件開發商Anaconda起訴英特爾侵權
走進北美運營商認證:解讀PTCRB與北美三大運營商的關系

英特爾軟硬件構建模塊如何幫助優化RAG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