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美國對中國實施的先進半導體貿易限制,導致中國企業大量囤積相關設備。這一舉措在全球五大芯片制造設備商的業績中得到了體現,據彭博數據顯示,上一個季度,這些設備商超過40%的營收來自中國客戶。這不僅令人吃驚,更引發了對美國管制政策可能適得其反的深思。
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等五大芯片制造設備商上個季度超過40%的營收來自中國客戶。其中,科研研發近一半的營收貢獻來自中國,而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的上季度來自中國的營收比重更是達到了42.8%,創下該公司的歷史新高。即便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由于某些原因無法將其最先進且利潤豐厚的微影系統銷售給中國,但其在中國本地的銷售仍占公司整體營收的相當大比例。
在這一趨勢中,據百,能,云,芯了解,應用材料在16日公布的財報中揭示,中國市場的銷售占比相當大,而預計本季度將保持在高位,原因是一些大型設備將交付給電腦內存客戶。應用材料還指出,隨著時間推移,中國市場的份額可能會逐漸減少,降至相對常態的30%左右。
然而,東京威力科創此前表示,全球范圍內芯片制造商的投資放緩是導致中國市場占比上升的原因。Asymmetry Advisors的策略師安瓦爾扎德對此表示:“為了應對任何進一步的限制措施,中國大陸大規模提前確定現有訂單,在隨后可能會失去動力。”他進一步指出:“市場遲早會開始下調對中國未來增長率的預測,因為擴張的力道到了中期顯然會無法為繼,或者受到更為嚴格的出口規定的阻礙。”
在這一局勢下,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的限制措施正在引發全球芯片制造設備行業的變革。而中國企業采取的積極策略可能在短期內取得一定成效,但長期來看,這也將促使全球芯片制造設備商重新審視其市場戰略和供應鏈的穩健性。
與此同時,觀察者網引述彭博報道稱,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執行官皮柴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上呼吁中美在AI領域展開更加密切的合作。他對中美兩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景表示樂觀,認為中國將領先于世界其他地區,因此中美之間在監管和創新方面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他進一步指出:“應對AI風險就好比應對氣候變化,在該領域并不存在所謂的單邊安全,如果一個國家出了問題,其他所有國家也都會受到影響。” 他在最近的G7廣島峰會和全球首屆AI安全峰會上看到了中美兩國在AI合作方面的良好開端和進展。他還提到,在中美元首的舊金山會晤上,雙方同意建立AI政府間對話機制,這一成果令人振奮。
這一系列動態顯示,在技術領域的全球競爭中,中美之間的關系將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博弈,更是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方面的密切交融。而在這場競賽中,美國的一攬子限制政策不僅在表面上影響了中國,也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產業鏈的變化。未來,如何平衡技術合作與競爭將是中美兩國在全球科技舞臺上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審核編輯 黃宇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32瀏覽量
236390 -
ASM
+關注
關注
1文章
69瀏覽量
194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