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與需求分析
變電站作為電力系統中的樞紐設備,其安全穩定運行關系到整個電網的可靠性。然而,由于我國部分老舊變電站設計年代久遠,防雷接地系統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接地電阻過高,無法滿足現行《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中對接地電阻小于4Ω的要求;
雷擊通道不暢通,部分接地極腐蝕嚴重,形成高阻點;
地網腐蝕破壞嚴重,由于接地體長期埋設在土壤中,受到電化學腐蝕;
浪涌保護系統不完善或失效,導致雷擊時設備受損概率增高;
接地網與變電站結構金屬不等電位連接,產生反擊和感應雷故障風險。
為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對變電站的防雷接地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造,結合現代浪涌保護技術,提升系統整體抗雷擊能力和接地可靠性。
全面檢測:
接地電阻測量: 采用三極法或變頻法測量全站及關鍵設備接地電阻,繪制等電位圖。
導體狀態評估: 開挖抽查導體腐蝕程度(截面損失率)、連接點狀態(焊接/壓接質量)。
土壤電阻率測試: 采用溫納四極法分層測量,為降阻設計提供依據。
熱穩定校核: 根據最大入地短路電流校核現有接地網導體截面是否滿足要求。
均壓性能分析: 評估跨步電壓、接觸電壓是否滿足安全限值。
明確目標:
接地電阻降至目標值(通常 ≤ 0.5 Ω,或符合設計規程)。
導體截面滿足熱穩定要求,預期壽命 > 30年。
全站接觸電壓、跨步電壓符合安全標準。
構建與防雷設備、浪涌保護器協同配合的綜合防護體系。
變電站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防雷檢測
變電站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防雷檢測
變電站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防雷檢測
二、地凱科技接地網改造詳細步驟
1. 詳細勘察與設計,基于檢測數據,使用CDEGS等專業軟件進行電磁場仿真,優化網格密度、垂直接地極布置、降阻方案。確定新材料規格(如銅覆鋼絞線、放熱焊接材料)。
2. 方案評審與停電計劃,組織專家評審,制定分區域、分階段停電施工計劃,最大限度減少停電影響。編制詳細施工組織設計及應急預案。
3. 舊網局部拆除與開挖,按設計圖紙,在需改造區域謹慎開挖,保護運行中電纜及管道。對可利用部分進行防腐處理評估。
4. 新接地網敷設,水平導體:采用鍍錫銅覆鋼絞線(如CCS-70)或純銅絞線(如TJR-95),埋深≥0.8m。網格尺寸≤10m x 10m(重要區域加密)。
垂直接地極:采用銅覆鋼棒(如BCCu-14.2/60)或離子接地極,長度2.5-3m,間距≥2倍長度。
5. 降阻措施實施,深井接地:在高壓區或土壤電阻率高區域鉆設深井(>20m),安裝長垂直接地極。
降阻劑/回填料:在接地體周圍填充長效防腐物理降阻劑(如膨潤土基)。
外引接地:在站外低阻區敷設輔助接地網并可靠連接。
6. 主設備接地改造,變壓器: 中性點至少雙點接地,本體兩點接地(對角)。
GIS/HGIS:外殼多點接地,法蘭跨接。
構架/避雷針:獨立接地引下線,就近接入主網。
7.全面測試與驗收接地電阻復測:使用高精度接地電阻測試儀。
導通性測試:確保所有連接點電阻≤50mΩ。
接觸/跨步電壓測量:確保符合DL/T 621要求。
防腐層檢測(如有)。
變電站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防雷檢測
變電站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防雷檢測
三、地凱科技防雷設備與浪涌保護器(SPD)配置策略
一次設備防雷保護(構筑物與進線段):
避雷針/線:優化布置,確保全站設備處于保護范圍(滾球法計算)。構架避雷針采用熱鍍鋅鋼管,可靠接入獨立接地引下線。
線路型避雷器:在進線段1-2km內逐基塔安裝(重點:變電站前1-2基塔),有效截斷侵入波。選用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MOA)。
站用避雷器:
主變側:各電壓等級出線、母線、主變各側(特別是中性點)安裝電站型MOA。如:YH10WX-420/1046W(用于220kV母線)。
關鍵設備:GIS入口、CVT、開關設備旁安裝相應電壓等級的MOA。
參數選擇:持續運行電壓(Uc)≥系統最高相電壓,殘壓(Ur)需低于被保護設備絕緣配合水平(BIL)。
二次系統浪涌保護(SPD - 精細防護):
配置原則:分級(粗保+精保)、協調配合(能量+響應時間)、等電位連接。
安裝位置與選型:
電源系統:
第一級 (LPZ 0-1邊界): 站用變低壓側總配電屏。選用開關型或限壓型SPD(如:T1類,Imax≥12.5kA/相,Up≤4kV)。
第二級 (LPZ 1-2邊界):各繼保屏、通信屏、直流屏電源入口。選用限壓型SPD(T2類,In≥20kA/相,Up≤2.5kV)。
第三級 (設備前端):重要裝置(微機保護、RTU、交換機)電源前。選用精細保護SPD(T3類,In≥10kA/相,Up≤1.5kV)。
所有進出控制室電纜:如PT/CT二次、通信、網線、控制線等,在屏柜入口安裝專用信號SPD。
類型匹配:根據信號類型(RS485/232, Ethernet, 模擬量等)選擇接口、速率、工作電壓匹配的SPD(如:24V DC SPD, Up≤60V)。
關鍵點:保護裝置I/O端口、GPS對時接口、遠動通道。
SPD關鍵參數:
Up (電壓保護水平):必須低于被保護設備耐壓值,留有裕度。
In (標稱放電電流)、Imax (最大放電電流):滿足安裝位置預期雷電流要求。
Uc (最大持續工作電壓):高于線路可能出現的最大持續工頻過電壓。
響應時間:盡可能短(通常納秒級)。
等電位連接與接地:
SPD接地線應短直粗(長度≤0.5m,截面積≥6mm2銅線)。
所有SPD接地端、設備外殼、電纜屏蔽層就近接入局部等電位排(LEB),LEB再以最短路徑多點接入主接地網
地凱科技變電站防雷接地網改造是提升電力設施抗雷擊能力和保障供電可靠性的關鍵措施。通過科學合理的接地結構設計、等電位連接與浪涌保護系統建設,可以顯著提升變電站整體防雷等級。實施過程中,必須依據《GB/T 50057》《DL/T 621》《GB 50343》等標準進行嚴格施工與驗收,確保工程質量與防雷效能。未來,結合智能防雷監測技術,實現“可視化、遠程化、智能化”的運維管理,將成為變電站防雷改造的重要發展方向。
審核編輯 黃宇
-
變電站
+關注
關注
7文章
1318瀏覽量
43559 -
防雷接地
+關注
關注
2文章
129瀏覽量
112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鴻蒙110kV變電站電氣試驗設備方案
變電站的防雷系統設計要點+變電站的防雷裝置種類詳細介紹
變電站直流接地故障有什么危害
箱式變電站的運行要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