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氮化鎵(GaN)制造商納微半導體(Navitas)宣布,其650V元件產品將在未來1到2年內,從當前供應商臺積電(TSMC)逐步過渡至力積電半導體(PSMC)。臺積電回應稱,經全面評估,考慮到市場條件和長期業務戰略,決定在未來2年內逐步退出GaN業務。臺積電強調,這一決定不會影響先前公布的財務目標。
據供應鏈消息,臺積電決定退出第三類半導體之一的氮化鎵市場,其位于竹科的晶圓廠相關產線已停止生產。臺積電已向DIGITIMES證實這一消息,并表示正與客戶緊密合作,確保過渡期間的順利銜接,致力于滿足客戶需求。
事實上,納微半導體已與力積電擴大合作,將生產100V至650V的GaN產品組合。其中,650V相關產品將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從臺積電逐步轉由力積電代工,這也間接證實了臺積電退場的消息。
臺積電投入矽基氮化鎵(GaN-on-Si)研發多年,并提供6寸晶圓代工服務。除與意法半導體(STM)合作加速GaN制程技術的開發,還將分離式與整合式GaN元件導入市場。Navitas及GaN Systems等公司也在臺積電投片生產高壓功率元件,而臺積電旗下的世界先進則專注于8寸矽基氮化鎵相關研發。
面對產業市況的劇烈變動,臺積電自2025年初以來持續調整晶圓廠和先進封裝廠的藍圖。在各廠區,迅速進行各產線所投入的制程技術、產能規模與人力的重新規劃。供應鏈業者解讀,臺積電退出GaN市場,凸顯了中國低價戰對第三類半導體發展造成的巨大競爭壓力。臺積電不愿降價接單,且投片、出貨規模不大,因此決定逐步淡出這一競爭格局。
對于退出GaN業務,臺積電提出了相關影響與解決方案。在生產方面,將提供「最后下單」(Last Time Buy;LTB)選項,客戶須于2025年第3季前,確認LTB的數量與時程。若有試產(New Tape-Out;NTO)需要,臺積電會恢復6寸產線的新產品導入服務。
Navitas表示,力積電具備0.18微米制程的CMOS制程能力,在0.18微米制程節點上進行8寸矽基氮化鎵的生產,將能實現更高功率密度、更快速度和更高效率的器件,同時提升成本控制、規模化能力和制造良率。
臺積電逐步退出GaN晶圓代工業務,不僅反映了其自身業務戰略的調整,也將對整個氮化鎵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未來,隨著力積電等廠商承接相關業務,氮化鎵市場的格局可能會發生新的變化。
來源:半導體芯科技
審核編輯 黃宇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17瀏覽量
236025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747瀏覽量
1694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納微半導體攜手力積電,啟動8英寸氮化鎵晶圓量產計劃

從清華大學到鎵未來科技,張大江先生在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八年的堅守!
臺積電披露:在美國大虧 在大陸大賺 臺積電在美投資虧400億臺幣
氮化鎵充電器和普通充電器有啥區別?
臺積電2024年12月營收增長穩健,英偉達或成未來最大客戶
臺積電2025年起調整工藝定價策略
羅姆、臺積電就車載氮化鎵 GaN 功率器件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評論